一种屋顶绿化的植被模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931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绿化植被模型结构,自下而上包括:喷涂在原屋面结构层(6)上的聚脲树脂防水层(5)、铺在防水层(5)上的垫层(4)、砌在垫层(4)上面的一面高180-250mm的砖墙(2);防水层是利用高温高压直接喷涂在屋面结构层上厚为不小于2mm聚脲树脂;落水管出口高度距种植基层表面20mm以利于雨水注入水仓;种植基层中的盲孔内填充营养土或在整个种植基层上覆盖营养土并种植植物。这样种植基层、具有水仓作用的架空层、过滤层相互作用,创造出一种能像土地一样的长期稳定的植物生长环境,该模型可在自然物候条件下,保障植物正常生长,并能充分利用雨、雪水等自然资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绿化的植被模型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顶绿化的植被模型结构,属于屋顶绿化或者称为空中花园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屋顶绿化还只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即便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市,如2010年全市屋顶绿化面积也仅占可绿化屋顶的0.19%,与发达国家15% -30%的屋顶绿化率相差甚远,而且我国屋顶花园形式比较单一。因现有屋顶绿化的成本较高,如建造一座粗放型屋顶绿化的成本为200元/ m2-300元/ m2,因此基于提高城市绿化率和节能减排为目的的屋顶花园相对比较少。绿化屋顶的结构一般由结构层、防水层、泄水层、种植层以及其上的植被构成。现有屋顶绿化植物的种植方式,主要采用换土和人工养护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工序复杂,楼面额外荷载大,日常维护费用较高如需经常浇水;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如防水层寿命不能与结构同步,从而造成渗漏,给后期维护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屋顶绿化的植被模型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顶绿化的植被模型结构,自下而上包括:喷涂在原屋面结构层(6)上的聚脲树脂防水层(5)、铺在防水层(5)上的垫层(4)、砌在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屋顶绿化的植被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喷涂在原屋面结构层(6)上的聚脲树脂防水层(5)、铺在防水层(5)上的垫层(4)、砌在垫层(4)上面的一面高180?250mm的砖墙(2);砖墙(2)每隔2500mm空出一个宽50mm的缝隙(7),预制好的竹筋页岩陶粒多孔混凝土构件依次紧密地放置在砖墙(2)上、粘结,作为种植基层(1);竹筋页岩陶粒多孔混凝土构件上面预留有直径100mm的盲孔(9),竹筋页岩陶粒多孔混凝土构件的每边上预留2个直径10m?20m的半圆形散气孔(8);种植基层(1)和垫层(4)之间的空间是架空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绿化的植被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喷涂在原屋面结构层(6)上的聚脲树脂防水层(5)、铺在防水层(5)上的垫层(4)、砌在垫层(4)上面的一面高180-250mm的砖墙(2);砖墙(2)每隔2500mm空出一个宽50mm的缝隙(7),预制好的竹筋页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辉沈晓丹陈静张鹏徐璐樊晓潘婷婷钟正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洛阳正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