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872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面料,是以65D以下的超细旦DTY涤纶丝为原料,经向紧度≥80%,纬向紧度≥40%,且每个织物组织循环中至少有一个荷叶突结构组织其通过工序:选用65D以下的超细旦DTY涤纶丝为原料,进行整浆并工序,利用10—16片综框的多臂机进行织造,经向紧度≥80%,纬向紧度≥40%,进行染色工序,最后清水定型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加入任何化学防水助剂进行防水,而是通过改变原料的选择及织物结构即可达到防水效果,一方面使得防水效果好,防水时间持久,成本低,工序简单,同时对人体及环境减少危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面料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面料,特别涉及到一种防水面料。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涤纶面料的防水技术,一般是通过加入化学防水助剂防水,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后天洗涤中的揉搓和机洗,导致加入的化学防水助剂脱落或弱化,从而使布料使用寿命仅至半程时,防水性能消失。而特氟龙三防面料虽然可以达到相对长期的防水寿命,但加工费过高制约了产品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物理方法即可防水的面料,这种面料不用加入任何化学防水助剂进行防水,而是通过改变原料的选择及织物结构即可达到防水效果,一方面使得防水效果好,防水时间持久,成本低,工序简单,同时对人体及环境减少危害。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水面料,采用65d以下的超细旦DTY涤纶丝为原料,经向紧度≥80%,纬向紧度≥40%。如前所述防水面料,所述防水面料的每个经组织点的周围四个浮长均在2-4之间,且至少有两个浮长不相同,每个织物组织循环中至少有一个荷叶突结构组织,所述荷叶突结构组织是指周围四个浮长中最大浮长和最小浮长的浮长差最大的相邻经组织点的聚集。一种防水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工序:(I)原料选择:选用65D以下的超细旦DTY涤纶丝为原料;(2)整浆并工序;(3)织造工序:利用10-16片综框的多臂机进行织造,经向紧度≥80%,纬向紧度≥ 40% ;(4)染色工序;(5)清水定型。如前所述防水面料的生产方法,所述织造工序中,使得每个经组织点的周围四个浮长在2-4之间,且至少有两个浮长不相同,每个织物组织循环中至少有一个荷叶突结构组织,所述荷叶突结构组织是指周围四个浮长中最大浮长和最小浮长的浮长差最大的相邻经组织点的聚集。如前所述防水面料的生产方法,所述染色工序包括:将染化料溶液从常温进行加温,使得升温速度为1.5°c /分钟,升到最高温度130°C,保温60分钟,然后再以2°C/分钟的速度进行降温至常温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面料的防水功能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实现,防水效果好,防水功能持久,手感柔软,成本低,同时不用因为加入化学防水剂而采用特别的工序。面料的防水功能通过物理方法实现的原理是:常规雨滴直径0.1-7丽,用超细旦纤维做经纬原料,可以织造成高密纤维织物,按常规超细旦纤维的分级而言,超细旦丝最高单丝纤度为0.4D,直径不超过0.06MM,就超细旦纤维的紧度而言,微纤间间隙不大于直径,即0.06MM,而且面料紧度愈大,微纤间隙愈小,使得雨滴落到衣服的瞬间无法通过面料,自然滑落下来。本技术选用65D以下的超细旦DTY原料,经向紧度≥80%,纬向紧度≥40%(视组织纹理而定),组织结构采用10-16片综框来完成,采用10 —16片的综框,原因有二,其一是经向紧度大的面料经丝密度也大,必须多综片以达到经丝适度均衡分配的目的,其二是方便制作有助于防水的荷叶突结构组织,如变化破斜纹或泥地组织。 2、在面料表面加上组织荷叶突结构组织,所谓荷叶突结构组织是指周围四个浮长中最大浮长和最小浮长的浮长差最大的经组织点,模拟荷叶表面微细突起拒水原理,在平展的布面上断续突出有规律的组织高点,方便滴落其上的雨水通过自身重力作用,迅速脱离布面,以达到良好的拒水效果,这种结构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增强防水效果。3、由于未使用任何化学防水助剂,仅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水,减少了对人体及环境的污染,比较环保。 4、本技术得到的织物,耐水压可达到400丽水柱,45度斜面拒水测试达到四级半(最高五级)。5、本技术仅采用常规水处理即可达到特氟龙三防面料的长期防水效果,成本费用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织物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织物结构示意图。图中,白色方框为纬组织点,黑色方框为经组织点,两个X所在的方框的聚集表示荷叶突结构组织,下方数字表示不同的综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选择原料:经纬纱选用50D/144F的DTY长丝。整浆并工序(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做法):上浆浓度11.5%,上浆温度46摄氏度,干燥温度120度145度,经纱张力控制在0.1—0.3G/D之间,速度为180— 200转/分钟。织造工序:使用多臂喷水织机,采用16片综框的破斜纹变化组织,经向密度108根/CM,纬向密度为50根/CM,经向紧度94%,纬向紧度43.5%。如图1所示的编织方式,在每个织物循环中有2个荷叶突结构组织。染色工序:染色时,将染化料溶液从常温进行加温使得升温速度为1.5°C /分钟,升到最高温度130°C,保温60分钟,然后再以2V /分钟的速度进行降温至常温。脱水、定型工序:离心式脱水,拉幅定型,定型温度175度,速度55米/分钟,将布料绕经车后头清水槽进行清水定型。所得织物的性能评价:耐水压检测420丽水柱,45度角斜面漏斗滴定检测,四级半。染色色牢度四级以上,经向撕裂强力11.21纬向断裂强力8.91实施例2选择原料:经纬纱选用65D/192F的DTY长丝。整浆并工序(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做法)同上。织造工序:使用多臂喷水织机,采用10片综框的破斜纹变化组织,经向密度92根/CM,纬向密度为64根/CM,经向紧度80%,纬向紧度56%。如图2所示的编织方式,每个织物循环中有2个荷叶突结构组织。染色工序同上。脱水、定型工序同上。所得织物的性能评价:耐水压检测400丽水柱,45度角斜面漏斗滴定检测,四级半。染色色牢度四级以上,经向撕裂强力10.SN,纬向断裂强力9.0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65D以下的超细旦DTY涤纶丝为原料,经向紧度≥?80%,纬向紧度≥40%,所述防水面料的每个经组织点的周围四个浮长均在2?4之间,且至少有两个浮长不相同,每个织物组织循环中至少有一个荷叶突结构组织,所述荷叶突结构组织是指周围四个浮长中最大浮长和最小浮长的浮长差最大的相邻经组织点的聚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65D以下的超细旦DTY涤纶丝为原料,经向紧度≥80%,纬向紧度> 40%,所述防水面料的每个经组织点的周围四个浮长均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荣孙德明王振功邱成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