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少超专利>正文

新型小儿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473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用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小儿气管导管,其包括一个通气管,通气管分为两部分:气管部分和口腔部分。其中通气管口腔部分的外管径比通气管气管部分的外管径大0.5-1mm,气管部分的另一端为有坡度的斜口,斜口的对侧管壁有椭圆形的开口。口腔部分另一端为可与呼吸机管路连接的接头,其管腔内壁缠绕有螺旋钢丝。由于插入气管内的通气管表面无气囊,从而消除了对气管压迫而造成的缺血性损伤。由于通气管有两种管径型号,可以同时满足上下两个年龄阶段的患儿,所以大大降低了换管的几率及由此带来的损伤;并保证气管导管插入深度适当,有效地避免了气管导管插入过深或过浅的现象。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小儿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麻醉用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临床上手术麻醉或抢救重病时建立气道用的新型小儿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产生于18世纪。最初,气管导管是不带套囊的。1928年Guede和Water专利技术了带有套囊的气管导管。至今,临床上使用的气管导管结构仍未改变,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带套囊的,主要适用于6岁以下婴幼儿;一种是带套囊的主要适用于2岁以上较大儿童及成人。婴幼儿有其特有的喉部的解剖特征,该年龄组患儿气道的最狭窄处是环状软骨,这就决定了无囊的气管导管能密封环型的环状软骨,不会造成漏气或者反流误吸,也不会施加过多的压力于气管壁,造成气管局部黏膜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因此不需要使用套囊。但是,在临床操作中,由于小儿声门下的解剖特征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气管插管时,难以非常准确地选择合适的导管,在使用无囊气管导管时,经常会遇到以下困境:导管太粗可能导致声门下狭窄,有报道表示采用过粗的气管内导管是引起〈8岁儿童喉部损伤的主要原因(92%);导管太细导致漏气严重致使通气困难,并有肺误吸危险,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挥发性麻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小儿气管导管,包括通气管口腔部分(2),通气管气管部分(3),通气管口腔部分的另一端为可与呼吸机连接的接头(1),通气管气管部分(3)的另一端为有坡度的斜口(4),斜口(4)的对侧管壁有椭圆形的侧开口(7),通气管口腔部分(2)管腔内壁缠绕有螺旋钢丝(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小儿气管导管,包括通气管口腔部分(2),通气管气管部分(3),通气管口腔部分的另一端为可与呼吸机连接的接头(1),通气管气管部分(3)的另一端为有坡度的斜口( 4 ),斜口( 4 )的对侧管壁有椭圆形的侧开口( 7 ),通气管口腔部分(2 )管腔内壁缠绕有螺旋钢丝(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小儿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管口腔部分(2)及通气管气管部分(3)是一个连续的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超林晓莉
申请(专利权)人:王少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