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再顺专利>正文

侧置式吹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6693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侧置式吹瓶系统,其包括:一瓶胚部,其具有一瓶胚母模,一由升降构件带动可相对升降的瓶胚公模,一可于第一固定构件滑移的握持口模的第一移动板,以及可于第二固定构件滑移的握持口模的第二移动板;一第一吹瓶部,设于瓶胚部的一侧,其具一可对应于瓶胚并可吹气成型的第一吹模;一第二吹瓶部,非直线设置于第二吹瓶部其具有对应于瓶胚并具可吹气成型的第二吹模;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可程序化的交替于瓶胚部射出成型瓶胚后,移动至各自对应的吹瓶部为吹气成型。(*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置式吹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侧置吹瓶系统,尤指一种非直线配置的吹瓶系统,可为多组模具设置且缩短系统的机体长度。
技术介绍
按吹瓶技术已有多年历史,由于其具有生产半封闭的高分子材料瓶体的功能,而这些瓶体亦成为包装中不可或缺的选择之一,因此,以吹瓶成型的瓶体广泛地被使用于各种产品的包装,于是吹瓶系统应运而生。公知的吹瓶系统,由最初的以旋转循环方式,为瓶胚与吹瓶的加工作业,而后,改为采用直线往复式,如本技术申请人的中国技术第200320100632.2号专利「直线往复式吹瓶系统」即为一例。而同为本技术申请人的中国新型第200420003813.8号专利亦为采用直线往复方式。基本上,这种直线往复式工艺,可获得比以往旋转绕方式为佳的功效。实际上,于一些场合,如运输或厂房空间的限制,直线往复式其所需的同一方向的长度较长,而且,若模具采相同方向排列时,则整个系统的机台长度将更为可观,且在运输上,以一贯作业的机器而言,若欲将其拆解或分离以置入货柜,有所困难,因此,直线往复式对较大输出效能的吹瓶机器而言,实有其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置式吹瓶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侧置式吹瓶系统,包括:一瓶胚部,其具有一瓶胚母模,一由升降构件带动可相对升降的瓶胚公模,一可于第一固定构件滑移的握持口模的第一移动板,以及可于第二-->固定构件滑移的握持口模的第二移动板;一第一吹瓶部,设于瓶胚部的一侧,其具一可对应于瓶胚并可吹气成型的第一吹模;一第二吹瓶部,非直线设置于第二吹瓶部其具有对应于瓶胚并具可吹气成型的第二吹模;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程序化交替于瓶胚部射出成型瓶胚后,移动至各自对应的吹瓶部为吹气成型。其中的瓶胚部以射出机为射出瓶胚。其中的移动板由压缸控制以于固定构件上移动。其中的第一吹瓶部与第二吹瓶部呈九十度连结于瓶胚部。其中的第一吹瓶部与第二吹瓶部经由两延伸机构为上下升降。其中的第一吹瓶部与第二吹瓶部得进一步设置释瓶机构为吹瓶后成品的下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首先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基本上,本技术的侧置式吹瓶系统由一瓶胚部1,一第一吹瓶部2,一第二吹瓶部3,及一射出机4组合而成。为达到侧置的非直线目的,因此,本技术的第一吹瓶部2及第二吹瓶部3为非呈直线设置,如本技术实施例所示,两者呈九十度的侧向设置,但不以此为限,即其可呈直线外的任何角度的配置,唯共享一瓶胚部1。请参阅附图,瓶胚部1由一瓶胚母模11,及一射出公模机构12所组-->合而成,瓶胚母模2则具有至少一模穴(此为公知技术,图中未示),供合模时射出材料注入射出用,因此,其为程序化控制为开模与合模射出,此为公知技术,不拟赘述。而射出公模机构12则具至少一可与前述模穴对应的公模121,以及可使其上升或下降的公模升降机构13,而如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公模升降机构13可分两段,形成三定位点,即最低位置时供合模射出,中央位置时供握持口模14移动板15停滞,以及最高位置时的上升而脱离握持口模14的移动板15,实际,握持口模14的移动板15为两只设置,其分别供第一吹瓶部2及第二吹瓶部3使用。如图2所示,为公模121随升降机构13上升至最高位置,而瓶胚A停滞于中段位置。此外,为使其可为平移,因此,握持口模14的移动板15可经由传动件为程序化控制的往覆来回运动,并分别可停滞于瓶胚部1及吹瓶部2、3,且移动板15可滑移地连结于一固定构件16、17。第一吹瓶部2设于前述瓶胚部1的一侧,由一第一吹模21,该第一吹模21上具有至少一意欲形状的模穴(公知技术,图中未示),于瓶胚A下降合模后,吹瓶成型而得到成品,此吹瓶方法与技术为公知技术,较不拟赘述,前已述及,其具一握持口模14的移动板15,并连结于一固定第一固定机构16,而其升降则由可上下运动的第一延伸机构22带动,且具一第二延伸机构23为针对瓶胚上下运动,此外,可另设释瓶机构24为下降顶出。第二吹瓶部3设于前述瓶胚部1的一侧,但与前述第一吹瓶部2非呈直线,由于吹瓶时间为瓶胚射出时间至少长两倍,因此,共享单一瓶胚部1为合理且符合生产效率,第二吹瓶部3其一如前述第一吹瓶部2,亦具有至少具一模穴的第二吹模31,以及一可供夹合瓶胚并可于一第二固定构件17上经程序化控制滑移及定位的移动板15,实则,第二瓶胚部3与第一瓶胚部2为相同设计,只是动作方向不同,且作动时间是错开并交替,故其具一第一延伸机构32,及一第二延伸机构33,并可设置一释瓶机构34为吹瓶的顶出。射出机4为公知的,其可程序化控制于前述瓶胚公模121伸入瓶胚母-->模11公知技术,较不拟赘述。请再参阅附图,本技术于工作时,当第一移动板14位于瓶胚部1上方时,则升降构件13下降至最低点并使公模12深入模穴,且于合模后予以射出,而此同时,第二移动板15则夹持已射出的瓶胚A并落入第二吹模31内,且合模而为吹瓶,当瓶胚部1射出成型瓶胚A后,则射出公模机构12上升,且移动板15移至第一吹瓶部2为吹瓶,而此时则第二吹瓶部3的另一移动板14于瓶体成品脱模后移至瓶胚部1为射出,如此交替进行,即可为吹瓶作业。所以,经由本技术的实施,由于两吹瓶即与瓶胚部间非为直线配置,如此可缩短机台的长度,此对于多只射出模设置的场合,尤其显然。本技术所描述的,为较佳实施例,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而为熟习该项技术人士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技术的专利权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置式吹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瓶胚部,其具有一瓶胚母模,一由升降构件带动相对升降的瓶胚公模,一于第一固定构件滑移的握持口模的第一移动板,以及于第二固定构件滑移的握持口模的第二移动板;一第一吹瓶部,设于瓶胚部的一侧,其具一对应于瓶胚并吹气成型的第一吹模;一第二吹瓶部,非直线设置于第二吹瓶部其具有对应于瓶胚并具吹气成型的第二吹模;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程序化交替于瓶胚部射出成型瓶胚后,移动至各自对应的吹瓶部为吹气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置式吹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瓶胚部,其具有一瓶胚母模,一由升降构件带动相对升降的瓶胚公模,一于第一固定构件滑移的握持口模的第一移动板,以及于第二固定构件滑移的握持口模的第二移动板;一第一吹瓶部,设于瓶胚部的一侧,其具一对应于瓶胚并吹气成型的第一吹模;一第二吹瓶部,非直线设置于第二吹瓶部其具有对应于瓶胚并具吹气成型的第二吹模;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程序化交替于瓶胚部射出成型瓶胚后,移动至各自对应的吹瓶部为吹气成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置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再顺吴文麟
申请(专利权)人:张再顺吴文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