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平衡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925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平衡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组、电容器外壳、电容器壳盖、引出端子、导引线、平衡阀,所述电容器外壳内部设置有横密封壁、竖密封壁,所述横密封壁和所述竖密封壁将所述电容器外壳内部分割为口部、芯组部、压力仓三部分,所述电容器壳盖与所述口部扣合,所述引出端子固设于所述电容器壳盖,所述引出端子通过所述导引线与所述电容器芯组电连接,所述电容器芯组位于所述芯组部,所述压力仓填充有高压填充气,所述电容器外壳设置有滑槽连通所述芯组部、所述压力仓以及外界大气,所述平衡阀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压力平衡电容器,通过设计合理的电容器内部结构,并设置平衡阀,从而使得电容器能够自适应外界气压的变化,始终保持与外界气压相同的内压,从而提高了电容器密封性能,降低了电容器破裂和电气性能下降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平衡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平衡电容器。
技术介绍
充气式电容器通过填充惰性气体(如氮气),来减缓电容器内部组件发生氧化的速率,以及提高电容器内部的组件之间绝缘性能。但充气式电容器的内压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内压过高会导致电容器破裂、内容物外泄;而内压过低,则会影响电容器的电气性能,使电容器内部的组件被加速氧化,缩短电容器的使用寿命。而应用于不同环境、不同海拔、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外界气压的变化都存在较大的波动,对充气式电容器的密封性能都存在着巨大的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平衡电容器,通过设计合理的电容器内部结构,并设置平衡阀,从而使得电容器能够自适应外界气压的变化,始终保持与外界气压相同的内压,从而提高电容器的密封性能,降低电容器破裂和电气性能下降的几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力平衡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组、电容器外壳、电容器壳盖、引出端子、导引线、平衡阀,所述电容器外壳内部设置有横密封壁、竖密封壁,所述横密封壁和所述竖密封壁将所述电容器外壳内部分割为口部、芯组部、压力仓三部分,所述电容器壳盖与所述口部扣合,所述引出端子固设于所述电容器壳盖,所述引出端子通过所述导引线与所述电容器芯组电连接,所述电容器芯组位于所述芯组部,所述压力仓填充有高压填充气,所述电容器外壳设置有滑槽连通所述芯组部、所述压力仓以及外界大气,所述平衡阀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压力平衡电容器,所述平衡阀设置有横向通路、常通口、充气口、排气口,所述横向通路连通所述常通口、所述充气口、所述排气口,所述常通口与所述芯组部始终保持连通,所述充气口可以与所述压力仓实现连通或阻隔、所述排气口可以与外界大气实现连通或阻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压力平衡电容器,所述压力仓底部设置有仓口,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仓口下方,所述压力阀顶部与所述仓口底部紧密配合,所述常通口方向朝下,所述充气口方向朝上,所述常通口位于所述平衡阀的朝向所述电容器外壳内侧的一端,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平衡阀的朝向所述电容器外壳外侧的一端,所述充气口位于所述常通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压力平衡电容器,所述平衡阀设置有内限位凸起和外限位凸起,所述外限位凸起位于所述排气口的右侧,所述内限位凸起位于所述常通口的右侧。所述右侧是指朝向所述电容器外壳外的一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压力平衡电容器,通过设计合理的电容器内部结构,并设置平衡阀,从而使得电容器能够自适应外界气压的变化,始终保持与外界气压相同的内压,从而提高了电容器密封性能,降低了电容器破裂和电气性能下降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压力平衡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平衡阀附近放大结构示意图。I为电容器壳盖,2为引出端子,3为导引线,4为横密封壁,5为竖密封壁,6为电容器芯组,7为压力仓,8为电容器外壳,9为仓口,10为平衡阀,11为内压面,12为常通口,13为外限位凸起,14为排气口,15为外压面,16为充气口,17为横向通路,18为内限位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平衡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组6、电容器外壳8、电容器壳盖1、引出端子2、导引线3、平衡阀10,所述电容器外壳8内部设置有横密封壁4、竖密封壁5,所述横密封壁4和所述竖密封壁5将所述电容器外壳8内部分割为口部、芯组部、压力仓7三部分,所述电容器壳盖I与所述口部扣合,所述引出端子2固设于所述电容器壳盖I,所述引出端子2通过所述导弓丨线3与所述电容器芯组6电连接,所述电容器芯组6位于所述芯组部,所述压力仓7填充有高压填充气,所述电容器外壳8设置有滑槽连通所述芯组部、所述压力仓7以及外界大气,所述平衡阀10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具体地,所述平衡阀10设置有横向通路17、常通口 12、充气口 16、排气口 14,所述横向通路17连通所述常通口 12、所述充气口 16、所述排气口 14,所述常通口 12与所述芯组部始终保持连通,所述充气口 16可以与所述压力仓7实现连通或阻隔、所述排气口 14可以与外界大气实现连通或阻隔。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压力仓7底部设置有仓口 9,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仓口 9下方,所述平衡阀10顶部与所述仓口 9底部紧密配合,所述常通口 12方向朝下,所述充气口 16方向朝上,所述常通口 12位于所述平衡阀10的朝向所述电容器外壳8内侧的一端,所述排气口 14位于所述平衡阀10的朝向所述电容器外壳8外侧的一端,所述充气口 16位于所述常通口 12和所述排气口 14之间。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平衡阀10设置有内限位凸起18和外限位凸起13,所述外限位凸起13位于所述排气口 14的右侧,所述内限位凸起18位于所述常通口 12的右侧。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充气口 16、排气口 14均位于所述电容器外壳8的所述滑槽内,从而分别与所述压力仓7、外界大气实现阻隔;当内压面11受到的压力大于外压面15受到的压力时,说明所述芯组部气压大于外部大气压,所述平衡阀10就会向右侧移动,使得所述排气口 14与外界大气连通,从而降低所述芯组部的气压,直至重新达到平衡;图中未示出的,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可以使所述平衡阀自动复位至平衡状态时的位置。当内压面11受到的压力小于外压面15受到的压力时,说明所述芯组部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所述平衡阀10就会向左侧移动,使得所述充气口 16与压力仓7连通,从而增加所述芯组部的气压,直至重新达到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平衡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芯组(6)、电容器外壳(8)、电容器壳盖(1)、引出端子(2)、导引线(3)、平衡阀(10),所述电容器外壳(8)内部设置有横密封壁(4)、竖密封壁(5),所述横密封壁(4)和所述竖密封壁(5)将所述电容器外壳(8)内部分割为口部、芯组部、压力仓(7)三部分,所述电容器壳盖(1)与所述口部扣合,所述引出端子(2)固设于所述电容器壳盖(1),所述引出端子(2)通过所述导引线(3)与所述电容器芯组(6)电连接,所述电容器芯组(6)位于所述芯组部,所述压力仓(7)填充有高压填充气,所述电容器外壳(8)设置有滑槽连通所述芯组部、所述压力仓(7)以及外界大气,所述平衡阀(10)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平衡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芯组(6)、电容器外壳(8)、电容器壳盖(I)、引出端子(2)、导引线(3)、平衡阀(10),所述电容器外壳(8)内部设置有横密封壁(4)、竖密封壁(5),所述横密封壁(4)和所述竖密封壁(5)将所述电容器外壳(8)内部分割为口部、芯组部、压力仓(7)三部分,所述电容器壳盖(I)与所述口部扣合,所述引出端子(2 )固设于所述电容器壳盖(I),所述引出端子(2 )通过所述导引线(3 )与所述电容器芯组(6)电连接,所述电容器芯组(6)位于所述芯组部,所述压力仓(7)填充有高压填充气,所述电容器外壳(8)设置有滑槽连通所述芯组部、所述压力仓(7)以及外界大气,所述平衡阀(10)设置于所述滑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10)设置有横向通路(17)、常通口(12)、充气口(16)、排气口(14),所述横向通路(17)连通所述常通口(12)、所述充气口( 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喆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射阳县供电公司射阳县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