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以往,数值控制装置预先存储机床的滚珠丝杠的螺距误差量,在工作台等移动时读出校正量来对滚珠丝杠的螺距误差进行校正。数值控制装置预先使工作台在滚珠丝杠的整个行程中在每隔规定间隔的位置处停止,通过激光测长仪等对螺距误差进行测量。数值控制装置计算各测量点处的校正量,存储所计算出的校正量。数值控制装置在工作台移动时基于当前的位置取出相应的校正量并对螺距误差进行校正。当规定间隔大时,数值控制装置不知道规定间隔内的螺距误差,因此无法正确地进行校正。当规定间隔小时,数值控制装置能够精细地进行校正,但是由于测量点变多,因此测量耗费时间。日本特许公开2000年99119号公报公开了滚珠丝杠螺距误差的校正方法。在该方法中,按每个导程间隔测量滚珠丝杠的误差量,提取出代表性的一个区间(或多处)。对提抽出的区间进行细分,在进行细分所得的位置处测量螺距误差,将测量值反映到所有区间。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校正方法是将代表性的一个区间反映到所有区间,因此未反应出实际的测量误差。在滚珠丝杠的导程间隔小的情况下,测量间隔变小。因此测量点增力口,测量时间变长。【专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值控制装置(1),对通过滚珠丝杠(8、10)将机床(2)的移动体(6)移动到控制位置的电动机(31、33、34)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使用存储装置(13)所存储的上述滚珠丝杠的螺距误差来对上述移动体进行定位,该数值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测量部(11、S3),其使上述移动体以固定速度移动上述滚珠丝杠的整个行程,在该移动体从上述整个行程的一端起开始移动之后,每隔规定时间测量一次上述移动体的位置;存储部(11、S4),其将移动位置信息(52)存储到上述存储装置中,该移动位置信息是由上述第一测量部测量出的每隔上述规定时间的上述移动体的位置的信息;第二测量部(11、S2、 ...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27 JP 2012-1664651.一种数值控制装置(I),对通过滚珠丝杠(8、10)将机床(2)的移动体(6)移动到控制位置的电动机(31、33、34)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使用存储装置(13)所存储的上述滚珠丝杠的螺距误差来对上述移动体进行定位,该数值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测量部(11、S3),其使上述移动体以固定速度移动上述滚珠丝杠的整个行程,在该移动体从上述整个行程的一端起开始移动之后,每隔规定时间测量一次上述移动体的位置; 存储部(11、S4),其将移动位置信息(52)存储到上述存储装置中,该移动位置信息是由上述第一测量部测量出的每隔上述规定时间的上述移动体的位置的信息; 第二测量部(11、S2、S8),其使上述移动体从上述一端起移动,分别测量多个移动位置,该多个移动位置是该移动体在上述整个行程内预先设定的多个基准位置(Cl、c2)分别停止时的实际位置⑷; 第一计算部(11、S9),其基于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移动位置信息,分别计算多个移动时间(el、e2),该多个移动时间是上述移动体分别到达由上述第二测量部测量出的上述多个移动位置所需的时间; 第二计算部(11、SlO),其基于由上述第一计算部分别计算出的上述多个移动时间,分别计算每个校正间隔的移动时间(f),该校正间隔是对上述螺距误差进行校正的上述滚珠丝杠的校正位置的间隔; 第三计算部(11、S14),其基于由上述第二计算部计算出的每个上述校正间隔的上述移动时间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移动位置信息,计算与上述校正位置对应的上述移动体的近似位置(h);以及 第四计算部(11、S15),其计算上述螺距误差,该螺距误差是上述校正位置与对应的由上述第三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近似位置之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值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测量部(11、S2、S8)使上述移动体从上述一端起移动,分别测量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该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是该移动体在上述整个行程内预先设定的两个基准位置(cl、c2)分别停止时的实际位置(d); 上述第一计算部(11、S9)基于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移动位置信息,分别计算第一移动时间(el)和第二移动时间(e2),该第一移动时间和第二移动时间是上述移动体分别到达由上述第二测量部测量出的上述第一移动位置和上述第二移动位置所需的时间; 上述第二计算部(11、S10)基于由上述第一计算部分别计算出的上述第一移动时间和上述第二移动时间,分别计算每个校正间隔的移动时间(f),该校正间隔是对上述螺距误差进行校正的上述滚珠丝杠的校正位置的间隔; 上述第三计算部(11、S14)基于由上述第二计算部计算出的每个上述校正间隔的上述移动时间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移动位置信息,计算与上述校正位置对应的上述移动体的近似位置(h);以及 上述第四计算部(11、S15)计算上述螺距误差,该螺距误差是上述校正位置与对应的由上述第三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近似位置之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值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准位置是上述移动体从上述一端开始移动之后达到上述固定速度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值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计算部在上述移动位置信息中分别确定由每隔上述规定时间的上述移动体的位置构成的上述位置的多个区间中的、上述第一移动位置和上述第二移动位置所属的上述区间,使用与所确定出的各个上述区间的最初和最后的各位置分别对应的两个对应时间,通过直线近似法来分别计算上述第一移动时间和上述第二移动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值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计算部在上述移动位置信息中分别确定由每隔上述规定时间的上述移动体的位置构成的上述位置的多个区间中的、上述第一移动位置和上述第二移动位置所属的上述区间,使用与所确定出的各个上述区间的最初和最后的各位置分别对应的两个对应时间,通过直线近似法来分别计算上述第一移动时间和上述第二移动时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值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计算部基于上述第一移动时间或上述第二移动时间来分别计算每个上述校正间隔的上述移动体的到达预测时间,确定上述移动位置信息的每隔上述规定时间的多个区间中的、所计算出的上述到达预测时间所属的上述区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