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滚动码智能防盗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7082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遥控滚动码智能防盗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主机和遥控手柄,壳腔内安装线路板和蜂鸣片构成主机,壳腔内安装线路板和按键构成遥控手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滚动码技术,在传输代码之前用滚动码加密算法对原始代码进行非线性加密,从而产生高度保密的滚动码,使得每次传输的代码都是唯一的,绝不重复,既安全可靠又方便,使捕捉和扫描跟踪的手段都难以凑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遥控滚动码智能防盗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遥控滚动码智能防盗控制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固定编码是基于单向传输的安全系统,只能提供有限的保护,因为这种系统的保密性是靠提高代码的长度来实现的,而代码的长度是有限的,因而只能得到有限的代码组合,用空中捕捉和扫描跟踪的办法就很容易得到代码,这样就被非法用户擅自使用,大大降低了电动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滚动码智能防盗控制器,采用滚动码技术,在传输代码之前用滚动码加密算法对原始代码进行非线性加密,从而产生高度保密的滚动码,使得每次传输的代码都是唯一的,绝不重复,既安全可靠又方便,使捕捉和扫描跟踪的手段都难以凑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控制器包括主机和遥控手柄,壳腔内安装线路板和蜂鸣片构成主机,壳腔内安装线路板和按键构成遥控手柄;主机共引出6根线,有天线、锁前线、接电线、锁后线、电机转动检测线和锁电机信号线,主机的线路板上各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如下: 电源模块:60V电源线接二极管D6的正极,D6的负极形成结点,I支路接网络标号V+,2支路接电阻R36的一端,R36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ZD3稳压管的负极相连;2支路与电解电容C25的正极相连,3支路与电容C26的一端相连,4支路与单片机U4三端稳压管78L05的输入脚相连;ZD3的负极接地,C25的负极接地,C26的另一端接地,U4的2脚接地,U4的输出脚形成结点,其为精基准5V,I支路与电解电容C24的正极相连,2支路与电容C23的一端相连,C24的负极接地,C23的另一端接地;低电平锁电机信号输出模块:单片机U2的21脚接电阻R31,R3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6的基极,Q6的发射极接地,Q6的集电极接电阻R34的一端,R34的另一端接LL出线孔; 音频模块:单片机U2的19脚接电容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与电阻R35相连,2支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R35的另一端接地,Q7的集电极形成结点,I支路与变压器Tl初级线圈的一端,2支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Q7的发射极接Q8的集电极,Q8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Tl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电阻R39,R39的另一端接网络标号V+ ; 复位模块:单片机U2的6脚接R52的一端,R52的另一端接3支路接5V ; 音频模块:单片机U2的19脚接电容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与电阻R35相连,2支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R35的另一端接地,Q6的集电极形成结点,I支路与变压器Tl初级线圈的一端,2支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Q7的发射极接Q8的基极,Q8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Tl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电阻R39,R39的另一端接网络标号V+,电感Tl的I脚接蜂鸣片的一端相连,蜂鸣片的另一脚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感Tl的2脚与电源正极相连; 程序在线烧录模块:编程端口 Pl的I脚接单片机U2电源脚12脚的端口,编程端口 Pl的2脚接单片机U2的6脚,且在6脚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52,R52的另一端接5V,编程端口 Pl第3脚接单片机U2的第23脚,编程端口 Pl的第4脚接单片机U2的22脚,编程端口 Pl第5脚接单片机U2的9脚,编程端口 Pl第6脚接单片机U2的8脚,编程端口 Pl的7脚接单片机U2的7脚,且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59,R59的另一端接Pl的8脚,Pl的8脚接单片机U2的11脚; 学习模块:单片机U2的24脚接K2,K2的另一端接地; 电门锁输出检测模块:单片机U2的16脚接电阻R28的一端,R2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基极,Q3的发射极接地,Q3的集电极接电阻R66,R66的另一端形成结点,一支路接二极管D4的正极,二支路接60V接线孔形成结点,I支路接二极管D4的负极,2支路接继电器Kl线圈的一端;网络标号V+形成结点,I支路接D4的负极,2支路接继电器Kl线圈的另一端,继电器Kl常闭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48V,2支路接电阻R38,3支路接电阻R37,R3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9发射极,R37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Q9的基极,2支路接电阻R32,Q9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5的正极,D5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继电器Kl常开点,2支路接SUO出线孔,R3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Q4的基极接电阻R29,R29另一端接单片机18脚,Q4的发射极形接地,单片机17脚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27,2支路接电容C21,3支路接稳压管ZD2负极,4支路接电阻R33,R27的另一端接地,C21的另一端接地,ZD2的另一端接地,R33的另一端接SUO的出线孔; 无线电信号接收放大模块:天线TX接线孔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感LI的一端,2支路接电容Cl的一端,3支路接电容C2的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三极管R25的基极,2支路接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Ql的集电极形成结点,I支路电阻R3的一端,2支路接电容C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2的另一端,2支路接电阻Rl的一端,Rl的另一端接5V,电容C3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6,2支路接电容C4,3支路接电感L3的一端,4支路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容C9,C4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连接电阻R5的一端,2支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3支路连接电阻R4的一端,4支路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接5V,电容C6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容C7的一端,2支路接可调电感L2的一端,L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8的一端,2支路接电容C7的另一端,3支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4支路接电容C5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5V,电容C5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感L3的另一端,2支路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容C9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9的一端,2支路接电容ClO的一端,3支路接Ul芯片LM324的3脚,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lO的另一端接地,Ul的2脚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10,2支路接电阻Rll的一端,RlO的另一端接地,Rll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连接到Ul的I脚,2支路连接到电容C17的一端,C17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13的一端,2支路接电阻R15,3支路接Ul的5脚,电阻R13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14,2支路接电阻R12,3支路与Ul的6脚相连,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5V,电阻R15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Ul的7脚,2支路接电阻R16的一端,R16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9脚,电容C8的一端接5V,另一端接地,电容Cll的一端接5V,另一端接地,Ul的4脚接5V,Ul的11脚接地;电机转动信号检测模块:电机转动信号检测孔XS接电阻R20的一端,R20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19的一端,2支路接稳压二极管ZDl的负极,3支路接电解电容C15的负极,电阻R19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ZDl的正极接地,电解电容C15的正极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解电容C12的正极,2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遥控滚动码智能防盗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主机和遥控手柄,壳腔内安装线路板和蜂鸣片构成主机,壳腔内安装线路板和按键构成遥控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机共引出6根线,有天线、锁前线、接电线、锁后线、电机转动检测线和锁电机信号线,主机的线路板上各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如下:电源模块:60V电源线接二极管D6的正极,D6的负极形成结点,1支路接网络标号V+,2支路接电阻R36的一端,R36的另一端形成结点,1支路接ZD3稳压管的负极相连;2支路与电解电容C25的正极相连,3支路与电容C26的一端相连,4支路与单片机U4三端稳压管78L05的输入脚相连;ZD3的负极接地,C25的负极接地,C26的另一端接地,U4的2脚接地,U4的输出脚形成结点,其为精基准5V,1支路与电解电容C24的正极相连,2支路与电容C23的一端相连,C24的负极接地,C23的另一端接地;低电平锁电机信号输出模块:单片机U2的21脚接电阻R31,R3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6的基极,Q6的发射极接地,Q6的集电极接电阻R34的一端,R34的另一端接LL出线孔;音频模块:单片机U2的19脚接电容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1支路与电阻R35相连,2支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R35的另一端接地,Q7的集电极形成结点,1支路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2支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Q7的发射极接Q8的集电极,Q8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电阻R39,R39的另一端接网络标号V+;复位模块:单片机U2的6脚接R52的一端,R52的另一端接3支路接5V;音频模块:单片机U2的19脚接电容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1支路与电阻R35相连,2支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R35的另一端接地,Q6的集电极形成结点,1支路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2支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Q7的发射极接Q8的基极,Q8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电阻R39,R39的另一端接网络标号V+,电感T1的1脚接蜂鸣片的一端相连,蜂鸣片的另一脚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感T1的2脚与电源正极相连;程序在线烧录模块:编程端口P1的1脚接单片机U2电源脚12脚的端口,编程端口P1的2脚接单片机U2的6脚,且在6脚形成结点,1支路接电阻R52,R52的另一端接5V,编程端口P1第3脚接单片机U2的第23脚,编程端口P1的第4脚接单片机U2的22脚,编程端口P1第5脚接单片机U2的9脚,编程端口P1第6脚接单片机U2的8脚,编程端口P1的7脚接单片机U2的7脚,且形成结点,1支路接电阻R59,?R59的另一端接P1的8脚,P1的8脚接单片机U2的11脚;学习模块:单片机U2的24脚接K2,K2的另一端接地;电门锁输出检测模块:单片机U2的16脚接电阻R28的一端,R2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基极,Q3的发射极接地,Q3的集电极接电阻R66,R66的另一端形成结点,一支路接二极管D4的正极,二支路接60V接线孔形成结点,1支路接二极管D4的负极,2支路接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网络标号V+形成结点,1支路接D4的负极,2支路接继电器K1线圈的另一端,继电器K1常闭端形成结点,1支路接48V,2支路接电阻R38,3支路接电阻R37,R3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9发射极,R37的另一端形成结点,1支路接Q9的基极,2支路接电阻R32,Q9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5的正极,D5的另一端形成结点,1支路接继电器K1常开点,2支路接SUO出线孔,R3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Q4的基极接电阻R29,R29另一端接单片机18脚,Q4的发射极形接地,单片机17脚形成结点,1支路接电阻R27,2支路接电容C21,3支路接稳压管ZD2负极,4支路接电阻R33,R27的另一端接地,C21的另一端接地,ZD2的另一端接地,R33的另一端接SUO的出线孔;无线电信号接收放大模块:天线TX接线孔形成结点,1支路接电感L1的一端,2支路接电容C1的一端,3支路接电容C2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1支路接三极管R25的基极,2支路接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Q1的集电极形成结点,1支路电阻R3的一端,2支路接电容C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形成结点,1支路接电阻R2的另一端,2支路接电阻R1的一端,R1的另一端接5V,电容C3的另一端形成结点,1支路接电阻R6,2支路接电容C4,3支路接电感L3的一端,4支路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的另...

【技术特征摘要】
1.遥控滚动码智能防盗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主机和遥控手柄,壳腔内安装线路板和蜂鸣片构成主机,壳腔内安装线路板和按键构成遥控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机共引出6根线,有天线、锁前线、接电线、锁后线、电机转动检测线和锁电机信号线,主机的线路板上各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如下: 电源模块:60V电源线接二极管D6的正极,D6的负极形成结点,I支路接网络标号V+,2支路接电阻R36的一端,R36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ZD3稳压管的负极相连;2支路与电解电容C25的正极相连,3支路与电容C26的一端相连,4支路与单片机U4三端稳压管78L05的输入脚相连;ZD3的负极接地,C25的负极接地,C26的另一端接地,U4的2脚接地,U4的输出脚形成结点,其为精基准5V,I支路与电解电容C24的正极相连,2支路与电容C23的一端相连,C24的负极接地,C23的另一端接地; 低电平锁电机信号输出模块:单片机U2的21脚接电阻R31,R3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6的基极,Q6的发射极接地,Q6的集电极接电阻R34的一端,R34的另一端接LL出线孔; 音频模块:单片机U2的19脚接电容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与电阻R35相连,2支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R35的另一端接地,Q7的集电极形成结点,I支路与变压器Tl初级线圈的一端,2支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Q7的发射极接Q8的集电极,Q8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Tl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电阻R39,R39的另一端接网络标号V+ ; 复位模块:单片机U2的6脚接R52的一端,R52的另一端接3支路接5V ; 音频模块:单片机U2的19脚接电容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与电阻R35相连,2支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R35的另一端接地,Q6的集电极形成结点,I支路与变压器Tl初级线圈的一端,2支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Q7的发射极接Q8的基极,Q8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Tl初级 线圈的另一端接电阻R39,R39的另一端接网络标号V+,电感Tl的I脚接蜂鸣片的一端相连,蜂鸣片的另一脚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感Tl的2脚与电源正极相连; 程序在线烧录模块:编程端口 Pl的I脚接单片机U2电源脚12脚的端口,编程端口 Pl的2脚接单片机U2的6脚,且在6脚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52,R52的另一端接5V,编程端口 Pl第3脚接单片机U2的第23脚,编程端口 Pl的第4脚接单片机U2的22脚,编程端口 Pl第5脚接单片机U2的9脚,编程端口 Pl第6脚接单片机U2的8脚,编程端口 Pl的7脚接单片机U2的7脚,且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59,R59的另一端接Pl的8脚,Pl的8脚接单片机U2的11脚; 学习模块:单片机U2的24脚接K2,K2的另一端接地; 电门锁输出检测模块:单片机U2的16脚接电阻R28的一端,R2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基极,Q3的发射极接地,Q3的集电极接电阻R66,R66的另一端形成结点,一支路接二极管D4的正极,二支路接60V接线孔形成结点,I支路接二极管D4的负极,2支路接继电器Kl线圈的一端;网络标号V+形成结点,I支路接D4的负极,2支路接继电器Kl线圈的另一端,继电器Kl常闭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48V,2支路接电阻R38,3支路接电阻R37,R3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9发射极,R37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Q9的基极,2支路接电阻R32,Q9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5的正极,D5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继电器Kl常开点,2支路接SUO出线孔,R3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Q4的基极接电阻R29,R29另一端接单片机18脚,Q4的发射极形接地,单片机17脚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27,2支路接电容C21,3支路接稳压管ZD2负极,4支路接电阻R33,R27的另一端接地,C21的另一端接地,ZD2的另一端接地,R33的另一端接SUO的出线孔; 无线电信号接收放大模块:天线TX接线孔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感LI的一端,2支路接电容Cl的一端,3支路接电容C2的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三极管R25的基极,2支路接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Ql的集电极形成结点,I支路电阻R3的一端,2支路接电容C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2的另一端,2支路接电阻Rl的一端,Rl的另一端接5V,电容C3的另一端形成结点,I支路接电阻R6,2支路接电容C4,3支路接电感L3的一端,4支路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林枫程相权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金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