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兴轻专利>正文

空压式烫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37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压式烫领机。它是在主机体之左侧设一气压式传动之机械手臂,机械手臂下方有一可旋转之托架;而机械手臂是由一夹钳与射出押管以一联结杆结合,夹钳后端之尾杆与一气压管杆轴及杆轴两侧之轴架固设;托架是以一转架于末端藉一转轴植设在机体侧壁的轴管上而具有180°旋转作用,转架之前具有一轴管。该产品藉由机械手臂与托架之配合得以自动摭拾领子,能整齐叠放而快速捆扎包装,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生产产量。(*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压式烫领机,系针对于利用两段式空压器控制烫领板而使其分别做两次上升与下降之动作,又于烫领板器主机体上设有二一段式空压式管轴的烫领机而研加改进者。目前的空压式烫领机是利用两段式气压管来控制烫领板,使其做两次上升与下降之动作,并于烫领板之主体机上设有二气压管轴,以顶住领子于烫领板上使其不致掉落,经由此构造而达到使领型更为坚美、挺拔之目的。但是,当领子于烫压完成又自动退却后,会滑落于机台前之沟渠槽内,这时还需藉由人为之摭拾,并一片一片的将领子叠合而捆绑起来,由于需藉由人工之收拾,使得原有之操作程序更加缓慢,进而影响生产量及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机械手臂来摭拾领子、替代人为之捡拾的空压式烫领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在主机体之左侧设置一气压式传动之机械手臂,机械手臂下方设置一可旋转之托架;而机械手臂是由一夹钳与射出押管以一联结杆结合,夹钳后端之尾杆与一气压管杆轴及杆轴两侧之轴架固设,气压管与两轴架是架设于挡板上,挡板锁固于主机台上,气压管末端还具有一挡块;托架是以一转架于末端藉一转轴植设在机体侧壁的轴管上而具有180°旋转作用,转架之前具有一轴管,轴管中植设有一倒L型之转杆可具有360°之旋转作用,L型转杆上具有二舌板,又L型转杆之两侧并排有二支杆且与二舌板固设,其中较长之舌板必须位设于L型转杆之较前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之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机械手臂之实体图。图3为本技术托架之实体图。图4为本技术机械手臂之夹钳与射出押管动作图。图5为本技术机械手臂之动作图。图6为本技术机械手臂之夹钳剖视动作图。图7为本技术机械手臂释放领子至托架上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有关轴架触碰定位开关之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两个气压缸设置于控制箱(2)内,而显得更为美观。在主机体(1)上有左、右两组领模(4)、(5),先将领子套入于右侧之领模(5)上,打开控制箱(2)上有关右侧领模之电源,右领模(5)即沿着轨道(6)前行,进而使右领模(5)入于烫领器(11)之下方,这时藉由两段式空压器使烫领器(11)缓缓下降于烫板(13)上[领模(5)是介于烫领器(11)与烫板(13)之间],领子在领模(5)上被烫压完成后,烫领器(11)立即上升且领模(5)自动退回,于是完成了领子正面之烫压。这是第一道过程,至于第二道过程,即是完成领子反面之烫压,此时将第一道烫压完成之领子翻面而套入于左领模(4)上,并打开左侧领模之电源即可进行操作,有关左领模(4)之上升与退回及左侧烫领器(11)、烫板(14)之动作完全与右侧之操作过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当左领模(4)将领子(43)送入烫压器(10)与烫板(14)之间,而完成领子反面之烫压后,左领模(4)则沿轨道(7)自动下降退回,而领子(43)自会由烫板(14)上滑落而下,由于主机体(1)之台面是呈15°之倾斜,因此下落之领子(43)会落入于沟渠槽(8)内。每一领子的烫压过程如同上述,于正、反面烫至完成后自动滑落于沟渠槽(8)内,于堆满之则藉由操作者将领子一片一片地收拾叠合整齐并以绳子将其捆绑成束。-->机械手臂是设于主机体(1)台面之左侧,是由一夹钳(24)、射出押管(17)、联结杆(37),以及一具有推送杆轴之气压管(9)和两轴架(27)、(28),一挡块(19)与挡板(12)等所组成[可同时参阅图2所示]。其动作过程为当左领模(4)将领子入于左烫领器(10)及烫板(14)之间[如图4所示,图示中未表示出领子],于烫领完成后,左领模(4)欲退回,这时夹钳(24)之两夹子(30)、(31)立刻夹合,同时射出押管(17)之射出押(21)立刻伸出[夹钳(24)与射出押管(17)是同一条气压管路,故能同时动作];由于领子欲将滑落,但受到夹钳两夹子(30)、(31)之夹合及射出押管之射出押(21)的夹持而摭拾。这时候,气压管(9)之杆轴(15)立刻推升而出,连同两旁之轴架(27)、(28)也一并推出[如图5所示],气压杆轴(15)与两轴架之前端是与夹钳之尾杆(40)固设。气压杆轴(15)推至尽处后,夹钳(24)之两夹子(30)与(31)立刻松放,同时射出押管(17)之射出押(21)立刻收回,领子(43)即掉落于托架(3)上。托架(3)之结构如图3所示,是由一转架(23)以一转轴(16)植设在轴管(36)上,而具180°度之旋转作用;另于转架(23)前固设一轴管(35),于轴管(35)植设有一倒L型之转杆(38),该转杆(38)可具360°之旋转作用,且在该杆上设有两片舌板(25)、(26),其中较长之舌板(26)必需设在L型转杆(38)之较前端[即离轴管(35)圆中心较远之舌板必须为长舌板],两舌板之下方各具有一斜沟(33)、(34),于两斜沟上可置放一绳(44),该绳是用以捆绑领子用。另外,L型转杆(38)之两侧还设有二支杆(18),俾以便能安稳置放领子。托架(3)之两舌板(25)、(26)必须恰好位于机械手臂在推升至尽处的下方,俾以接受自夹钳(24)释放而下之领子[如图5所示]。当夹钳(24)之两夹子(30)与(31)释放领子(43),且射出押管(17)之射出押(21)又收回,即领子即下落于托架之两舌板(25)、(26)之间,并能整-->齐叠放不致紊乱[如图7所示],于领子叠合到适高处时,即以绳子(44)将予捆绑。在机械手臂释放领子后,立刻收复于原位,即如图2所示[图示之气压管(9)之进气管为(29),排气管为(20)],然后再准备下一次之操作。气压管(9)之两侧有轴架(27)、(28),其中,轴架(28)之末端有一凸杆(39)[如图8所示],轴架(28)于复回归位时,凸杆(39)将会触碰到挡块(19)前之定位开关(32)的感应器(22),于触碰后定位开关(32)立即感应至控制箱(2)之限时电驿,藉由限时电驿控制气压何时进气或排气入于夹钳(24)与射出押管(17)或气压管(9)内。有关夹钳之构造如图6所示,夹钳(24)前有上、下两夹子(30)、(31),两夹子是铆设在夹钳管壁前,并以一弹簧(41)作为两夹子之复张元件,两夹子之闭合是藉一活塞杆轴(42)之推送[于夹钳管进气时]而使两夹子紧密闭合,于夹钳(24)排气后,弹簧(41)自会将两夹子撑开。本技术藉由机械手臂与托架之配合得以达到自动摭拾领子,并能整齐叠放而快速捆扎包装,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生产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压式烫领机,其特征为:它是在主机体之左侧设置一气压式传动之机械手臂,机械手臂下方设置一可旋转之托架;而机械手臂是由一夹钳与射出押管以一联结杆结合,夹钳后端之尾杆与一气压管杆轴及杆轴两侧之轴架固设,气压管与两轴架是架设于挡板上,挡板锁固于主机台上,气压管末端还具有一挡块;托架是以一转架于末端藉一转轴植设在机体侧壁的轴管上而具有180°旋转作用,转架之前具有一轴管,轴管中植设有一倒L型之转杆可具有360°之旋转作用,L型转杆上具有二舌板,又L型转杆之两侧并排有二支杆且与二舌板固设,其中较长之舌板必须位设于L型转杆之较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式烫领机,其特征为:它是在主机体之左侧设置一气压式传动之机械手臂,机械手臂下方设置一可旋转之托架;而机械手臂是由一夹钳与射出押管以一联结杆结合,夹钳后端之尾杆与一气压管杆轴及杆轴两侧之轴架固设,气压管与两轴架是架设于挡板上,挡板锁固于主机台上,气压管末端还具有一挡块;托架是以一转架于末端藉一转轴植设在机体侧壁的轴管上而具有180°旋转作用,转架之前具有一轴管,轴管中植设有一倒L型之转杆可具有360°之旋转作用,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兴轻
申请(专利权)人:肖兴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