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铝合金幕墙,插接式组合幕墙。其结构为:幕墙的铝合金横梁、立柱与分类连接构件配合连接,组合成具有指定形式的幕墙主框。横梁、立柱与明框幕墙类连接构件组合成明框幕墙的主框;与隐框幕墙类连接构件组合成隐框幕墙的主框。并用螺钉锁住防止相对滑动。之后,再与各自的墙面系统(墙面材料及其支撑框)组合成相应形式的幕墙。组合方式均采用榫、槽配合连接方式。铝横梁、立柱上设计有标准化的槽,分类连接构件上设计有标准化榫,相互配合连接。墙面系统与主框之间也采用榫、槽配合连接方式:钩榫插挂连接;其定位方式采用“占位性锁定”方法,即用螺钉(或加限位块)占据钩榫插挂连接必须的移动空位,使其不能脱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铝合金幕墙,插接式组合幕墙。其结构为:幕墙的铝合金横梁、立柱与分类连接构件配合连接,组合成具有指定形式的幕墙主框。横梁、立柱与明框幕墙类连接构件组合成明框幕墙的主框;与隐框幕墙类连接构件组合成隐框幕墙的主框。并用螺钉锁住防止相对滑动。之后,再与各自的墙面系统(墙面材料及其支撑框)组合成相应形式的幕墙。组合方式均采用榫、槽配合连接方式。铝横梁、立柱上设计有标准化的槽,分类连接构件上设计有标准化榫,相互配合连接。墙面系统与主框之间也采用榫、槽配合连接方式:钩榫插挂连接;其定位方式采用“占位性锁定”方法,即用螺钉(或加限位块)占据钩榫插挂连接必须的移动空位,使其不能脱出。【专利说明】插接式组合幕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眷墙结构,特别涉及招合金眷墙。
技术介绍
铝合金幕墙,均以铝合金型材为框架,按结构形式分为明框幕墙和隐框幕墙。不管是何种结构形式,都是主框加墙面系统(墙面材料及其支撑框)组成。各种幕墙之间主框材料没有互换性。如,隐框幕墙有专用的主框材料(立柱和横梁),不能用于明框幕墙。这导致各种幕墙铝合金型材,特别是大断面的主框型材种类繁多。无论是生产铝型材或制造安装幕墙都十分不便。型材种类多,生产资金占用多,管理复杂,不经济。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9-1出版的图集,《铝合金玻璃幕墙》,图集号97SJ103-1,就有多种幕墙,各种幕墙之间并没有可以互换的主框元件。另一方面,传统的铝合金幕墙,无论是明框幕墙还是隐框幕墙,都有使用螺钉压板固定墙面材料的情况。须知这种固定方式在动态风荷载作用下,螺纹会“退扣”松动,导致.墙结构不安全。这种墙面系统固定方式在《招合金玻璃.墙》图集中也有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插接式组合幕墙(简称XZH (即“新组合”)幕墙)。插接式组合幕墙采用标准的立柱、横梁,与分类连接构件以榫、槽配合连接方式组合成为主框,然后与对应的墙面构件以榫、槽配合连接方式组合成幕墙。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铝合金立柱、横梁与分类连接构件配合连接,组合成具有指定形式的幕墙主框。立柱、横梁与不同的分类连接构件组合成不同形式的幕墙主框:与明框幕墙类连接构件组合成明框幕墙的主框;与隐框幕墙类连接构件组合成隐框幕墙的主框。组合方式采用榫、槽配合连接方式:槽、榫尺寸统一,相互配合连接。为使连接构件与立柱(或横梁)不产生相对滑动,可用螺钉锁止。之后,再与各自的墙面系统(墙面材料及其支撑框铝型材)组合成明框幕墙或隐框幕墙。(与不同的墙面材料连接使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设计不同的连接构件。但与立柱或横梁连接组合均使用相同的组合方式。)铝合金立柱、横梁截面横向尺寸统一,两侧胶条固定槽口尺寸固定(标准化),中央连接槽口尺寸固定(标准化);铝合金立柱、横梁截面纵向高度根据幕墙不同的抗风压要求,系列化为不同的尺寸。分类连接构件根据不同的幕墙形式有不同的截面形状,但都具有与立柱、横梁连接槽口配合的统一尺寸(标准化)的榫。墙面系统之支撑型材与主框之间也采用榫、槽配合连接方式。为方便现场安装而使用同方向的钩榫,直接钩挂连接。其定位方式采用“占位式锁定”方法,即用螺钉(或加限位块)占据钩榫插挂连接必须的移动空位,使其不能脱出。明框幕墙墙面系统钩榫设计为燕尾形式,即带有一定斜度,可以增加连接的稳固,不易脱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同种类的幕墙均可以使用相同的立柱(或横梁)作为受力主框。使得幕墙的大截面主型材可以标准化、系列化。减少幕墙主型材生产的模具种类,增加主型材的互换性。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完全采用榫、槽配合连接方式,彻底摒弃了螺钉压板结构。幕墙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而“占位式锁定”方法,使得榫槽钩挂的方式不会脱出,使其可靠性也得以提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插接式组合幕墙组合的明框幕墙。由立柱(或横梁)1、明框连接件2、组成明框幕墙主框,锁紧螺钉3锁定。由带钩榫的压板5固定玻璃6,并用螺钉4锁定。7为外装饰型材。图2为本专利技术插接式组合幕墙组合的隐框幕墙。由立柱(或横梁)1、隐框连接件2组成明框幕墙主框。玻璃6用结构胶7粘于玻框型材5 (及5a)上插入主框,用限位块4与螺钉3锁定。图3为传统明框幕墙,典型的螺钉压板结构固定墙面系统。1,主框;2,压板;3,连接螺钉;4,装饰材;5,玻璃。图4为传统隐框幕墙,常用的螺钉压板方式固定墙面系统。1,主框;2,压板;3,连接螺钉;4,玻璃支撑框型材;5,玻璃。图5为本专利技术插接式组合幕墙的立柱(或横梁)截面图。I,立柱(或横梁);2,连接槽口 ;3,胶条固定槽口 ;4,截面横向尺寸A,统一,标准化;5,截面纵向尺寸B,按强度要求系列化。图6为本专利技术插接式组合幕墙分类连接构件示意图。I,隐框眷墙连接件;2,明框眷墙连接件;3,相冋(标准化)的禪。图7为明框幕墙墙面支撑型材与主框连接件之间的燕尾形式钩榫设计图。1,明框幕墙连接件;2,玻璃压板;3,设计为燕尾形式的钩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由图1、图2可见,插接式组合幕墙的立柱(或横梁)I设计的连接槽具有标准化的统一尺寸,与明框连接件2(图1)上相对应的标准化的统一尺寸的榫配合联结,可以组合成明框幕墙的主框;与隐框连接件2(图2)上相对应的标准化的统一尺寸的榫配合联结,可以组合成隐框幕墙的主框。采用定位螺钉3(图1、图2)可以防止两型材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移。因此,插接式组合幕墙的立柱(或横梁)I可以标准化和互换性,既可用于明框幕墙也可用于隐框幕墙。插接式组合幕墙受力连接完全采用榫、槽结构,能很好地传递风荷载。本专利技术中墙面(玻璃,或其他板材)固定用铝型材与主框之间的连接,也采用榫、槽结构,而且是同向钩榫钩挂连接。如图1 (及图2)中型材2与5的连接。这就杜绝了压板螺钉连接,螺钉直接受力的方式,即消除了在动态风荷载作用下,螺纹会“退扣”松动,导致幕墙结构不安全的因素。明框幕墙(图1)中的限位螺钉4,或隐框幕墙(图2)中的限位块4与螺钉3,均为“占位式锁定”,即它们占据了钩榫连接的必须的移动空位,使钩榫不会脱出。【权利要求】1.一种插接式组合幕墙,包括主框和墙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截面结构相同的立柱、横梁与不同的分类连接构件组合成不同形式的幕墙主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式组合幕墙,其特征在于:立柱、横梁与不同的分类连接构件组合方式均采用榫、槽配合连接方式:槽、榫尺寸统一,相互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及2所述的插接式组合幕墙,其特征在于:立柱、横梁与分类连接构件组合时,用螺钉锁定,防止滑动位移。4.根据权利要求1及2所述的插接式组合幕墙,其特征在于:铝合金立柱、横梁截面横向尺寸统一,两侧胶条固定槽口尺寸固定(标准化),中央连接槽口尺寸固定(标准化);铝合金立柱、横梁截面纵向高度根据幕墙不同的抗风压要求,系列化为不同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1及2所述的插接式组合幕墙,其特征在于:分类连接构件根据不同的幕墙形式有不同的截面形状,但都具有与立柱、横梁连接槽口配合的统一尺寸(标准化)的榫。6.根据权利要求1及2所述的插接式组合幕墙,其特征在于:墙面系统之支撑型材与主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接式组合幕墙,包括主框和墙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截面结构相同的立柱、横梁与不同的分类连接构件组合成不同形式的幕墙主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增厚,
申请(专利权)人:谢增厚,广西新宝铝铝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