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敬银专利>正文

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及模唇的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5885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3:45
一种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包括模头本体、设置在模头本体上的模唇、导向块、依次编号的若干个微调螺杆、测厚仪和控制装置;还包括左右移动机构、拖板、扳手、进给横梁、气缸、联轴节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模头本体上,左右移动机构驱动拖板;扳手与进给横梁枢接,所述气缸固定在拖板上,气缸的活塞杆头与进给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联轴节与旋转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并与扳手配合;联轴节与扳手在轴向上滑动配合,联轴节和扳手同步转动;所述扳手的下端与螺杆的头部嵌合,或分离;所述控制装置与左右移动机构、旋转驱动装置和气缸连接。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测厚仪不断地检测平膜的厚度,当厚度出现异常时,达到调节平膜厚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及模唇的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膜模头,尤其是一种平膜模头的模唇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平膜(流延)制品是近几年发展非常快的一个塑料制品品种,其生产工艺的特点是:模头幅面相对较宽,熔料必须均匀分配。在整个模头幅面宽度方向上,熔体以相同的速度离开开度均匀的模唇是保证制品厚度均匀和表面平整的重要条件。模唇开度在生产中是需要调节的,一是生产制品规格的转换,模唇开口间隙需要调节;二是生产中,由于压力的变化产生模体涨壳变形作用,实际模唇开口间隙可能大于预计值或最终调节值,需要调节。现有模唇开口间隙(又称开度)的调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动调节微调螺栓进退来调节模唇开度。操作人员从测厚仪显示屏上观察制品厚薄的变化,使用扳手拧动与其相对应的微调螺栓来调节模唇开度,使模唇开口间隙达到预设值,控制制品厚度误差,以实现制品厚度及其均匀性。另一种是采用热敏材料加工微调螺栓,通过电加热调节微调螺栓长度来调节模唇开度。当生产机组运转正常,温度、压力稳定后,从测厚仪显示屏上观察制品厚薄的变化,调节与其相对应的模头微调螺丝电加热温度以调节微调螺栓长度来推靠模唇,使模唇开口间隙达到预设值,使模唇整个幅面的开口都均匀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它可以实现自动调节,而且精度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包括模头本体、设置在模头本体上的模唇、导向块、依次编号的若干个微调螺杆、测厚仪和控制装置;所述微调螺杆穿过模头本体上的螺栓孔和导向块的螺纹孔,其端部与模唇抵靠;控制装置与测厚仪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左右移动机构、拖板、扳手、进给横梁、气缸、联轴节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模头本体上,左右移动机构驱动拖板;扳手与进给横梁枢接,所述气缸固定在拖板上,气缸的活塞杆头与进给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联轴节与旋转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并与扳手配合;联轴节与扳手在轴向上滑动配合,联轴节和扳手同步转动;所述扳手的下端与螺杆的头部嵌合,或分离;所述控制装置与左右移动机构、旋转驱动装置和气缸连接。所述的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导向杆、螺轴、螺母、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减速器和架板,所述架板设置在模头本体的两端,导向杆两端与架板固定连接;螺轴的两端与架板枢接;螺母固定在拖板上,螺轴与螺母配合。所述拖板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固定在架板上,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螺轴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减速器。所述的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减速器固定在拖板上,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联轴节固定连接;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减速器。平膜模头模唇的调节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测厚仪即时检测平膜厚度,并将检测的信号传递到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对检测信号进运算处理,当检测到的厚度数据超过标准时,确定相应编号的螺杆,控制装置通知左右移动机构移动;(3)左右移动机构移动到步骤(2)确定的螺杆部位时,停止移动;(4)气缸动作,扳手与螺杆的头部嵌合;(5)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扳手转动;(6)旋转驱动机构停止转动,气缸复位,扳手与螺杆的头部分离;(7)左右移动机构向初位置方向移动,复位。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测厚仪不断地检测平膜的厚度,当厚度出现异常时,测厚仪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进行计算、确定与厚度异常部位相对应的微调螺杆的编号并输出,然后左右移动机构移动到相应编号的微调螺杆部位,停止移动;气缸动作,扳手与螺杆嵌合;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扳手调节螺杆,达到调节平膜厚度的目的,调节完毕后;旋转驱动装置停止工作,气缸复位,扳手与螺杆分离;左右移动机构复位。使用方便,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A向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包括模头本体1、模头本体1上的模唇2、设置在模头本体导向块3、依次编号的若干个微调螺杆4、测厚仪(图中未示出)和控制装置;所述导向块3设置在模唇2上部的凹槽内;所述微调螺杆4穿过模头本体1上的螺栓孔和导向块3的螺纹孔,其螺杆4的端部与模唇2抵靠;控制装置与测厚仪连接。还包括左右移动机构、拖板5、扳手6、进给横梁7、气缸8、联轴节9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模头本体1,左右移动机构驱动拖板5;扳手6与进给横梁7枢接,所述气缸8固定在托板5上,气缸8的活塞杆与进给横梁7固定连接;所述联轴节9与旋转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并与扳手6配合,联轴节9与扳手6在轴向上滑动配合,联轴节9和扳手6同步转动;联轴节9和扳手6采用花键连接,二者可以相对滑动,同步转动。所述扳手6的下端与螺杆4的头部嵌合,或分离;所述控制装置与左右移动机构、旋转驱动装置和气缸8连接。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导向杆101、螺轴102、螺母、第一伺服电机103、第一减速器105和架板104。所述架板104设置在模头本体1的两端,导向杆101两端与架板104固定连接;螺轴102的两端与架板104枢接;螺母固定在拖板5上,螺轴102与螺母配合。所述拖板5与导向杆10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105固定在架板104上,第一减速器105的输出轴与螺轴102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03驱动第一减速器105。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121和第二减速器122,所述第二减速器122固定在拖板5上,第二减速器122的输出轴与联轴节9固定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21驱动第二减速器122。测厚仪:佛山市中科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实施例2如图1、图2、图3所示,平膜模头模唇的调节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测厚仪即时检测平膜厚度,并将检测的信号传递到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对检测信号进运算处理,当检测到的厚度数据超过标准时,确定相应编号的螺杆4,控制装置通知左右移动机构向右移动;(3)左右移动机构移动到步骤(2)确定的螺杆4部位时,停止移动;(4)气缸8动作,扳手6与螺杆4的头部嵌合;(5)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扳手6转动微调螺杆4,进入调节;(6)旋转驱动机构停止转动,气缸8复位,扳手6与螺杆4的头部分离;(7)左右移动机构向初位置方向,向左移动,复位。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及模唇的调节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包括模头本体、设置在模头本体上的模唇、导向块、依次编号的若干个微调螺杆、测厚仪和控制装置;所述微调螺杆穿过模头本体上的螺栓孔和导向块的螺纹孔,其端部与模唇抵靠;控制装置与测厚仪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移动机构、拖板、扳手、进给横梁、气缸、联轴节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模头本体上,左右移动机构驱动拖板;扳手与进给横梁枢接,所述气缸固定在拖板上,气缸的活塞杆头与进给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联轴节与旋转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并与扳手配合;联轴节与扳手在轴向上滑动配合,联轴节和扳手同步转动;所述扳手的下端与螺杆的头部嵌合,或分离;所述控制装置与左右移动机构、旋转驱动装置和气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模唇自动调节装置的平膜模头,包括模头本体、设置在模头本体上的模唇、导向块、依次编号的若干个微调螺杆、测厚仪和控制装置;所述微调螺杆穿过模头本体上的螺栓孔和导向块的螺纹孔,其端部与模唇抵靠;控制装置与测厚仪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移动机构、拖板、扳手、进给横梁、气缸、联轴节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模头本体上,左右移动机构驱动拖板;扳手与进给横梁枢接,所述气缸固定在拖板上,气缸的活塞杆头与进给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联轴节与旋转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并与扳手配合;联轴节与扳手在轴向上滑动配合,联轴节和扳手同步转动;所述扳手的下端与螺杆的头部嵌合,或分离;所述控制装置与左右移动机构、旋转驱动装置和气缸连接;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导向杆、螺轴、螺母、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减速器和架板,所述架板设置在模头本体的两端,导向杆两端与架板固定连接;螺轴的两端与架板枢接;螺母固定在拖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敬银
申请(专利权)人:葛敬银中山市和美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