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向喷管装配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841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2:58
一种多方向喷管装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座、辅助支撑结构、多向转动可调机构和限位固定构件;支承座作为主要支撑承力构件,位于整个机构的两侧,用于支撑整个机构;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盒和支撑杆,多向转动可调机构主要包括转动盘、带齿的转动盘、电机和齿轮,电机与齿轮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内侧与电机固定连接,外侧通过锯齿与带齿的转动盘啮合;限位固定构件主要为转动限位块,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支承座,侧面带有突出限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能够实现喷管水平装配或竖直装配两种装配方式相互转换和自动调节,可实现装配过程中的转动,方便装配,可实现系列化设计,具有经济性好、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方向喷管装配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喷管组合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多方向喷管装配车,也适用于类似结构的组合装配领域。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喷管的组成结构件在设计加工后,需要进行组合装配。但是由于各个承制厂或车间的装配工艺存在差异,需要的装配车也不尽相同,另外由于航空发动机喷管工作的需要,需要经常进行分解和装配,而分解和装配厂家和人员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喷管在装配完成后需要转移位置。目前,对于航空发动机喷管的装配车都只具有单一功能,即只能在水平状态装配或竖直状态装配,不能满足喷管的装配环境变化的需要。为此,需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喷管水平装配或竖直装配两种装配方式相互转换和自动调节,可实现装配过程中的转动,方便装配,同时具有经济性好、操作简单的多方向喷管装配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喷管水平装配或竖直装配两种装配方式相互转换和自动调节,可实现装配过程中的转动,方便装配,同时具有经济性好、操作简单,特提供了一种多方向喷管装配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方向喷管装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座1、辅助支撑结构、多向转动可调机构和限位固定构件,具体为:支承座1作为主要支撑承力构件,位于整个机构的两侧,用于支撑整个机构;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盒6和支撑杆7,其中支撑盒6固定在支承座1上,为开有圆形滑槽的盒形结构,用于支撑支撑杆7,同时使支撑杆7能够沿支撑盒6的圆形滑槽滑动;支撑杆7为两端竖直、中部为半圆环形的条状结构,主要用于装配车竖直状态的附注支撑;多向转动可调机构主要包括转动盘2、带齿的转动盘3、电机5和齿轮16,其中转动盘2作为多向转动可调机构的主要支撑构件,左右两端通过转动副与支承座1连接,以适用于竖直装配和水平装配的不同要求;带齿的转动盘3为内圈为圆形,外圈带有齿形结构,侧面沿周向开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喷管的螺栓孔,螺栓孔中心连线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螺栓孔可根据喷管的大小设计多层,通过转动副连接在转动盘上,外圈的齿形结构与齿轮16组成齿轮副实现啮合;电机5与齿轮16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齿轮16转动,通过齿轮16的转动带动带齿的转动盘3转动,从而实现喷管装配时的不同位置;齿轮16内侧与电机5固定连接,外侧通过锯齿与带齿的转动盘3啮合;限位固定构件主要为转动限位块4,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支承座1,侧面带有突出限位结构,用于装配车在不同装配状态下转动盘2的附注限位和固定。支撑座1底部支撑结构为可伸缩结构,增加滑轨支撑座8,支承座1与滑轨支撑座8通过滑动副连接;增加移动轮9,分别固定在支承座1底部和滑轨支撑座8底部,数量为3~4个。辅助支撑机构为自动可调结构,即增加电机10和齿轮12,同时支撑杆7底部平板内侧带有齿形结构,其中电机10与齿轮12固定连接;齿轮12内侧与电机5固定连接,外侧通过锯齿与支撑杆7的锯齿组成齿轮副实现啮合;通过电机10转动带动齿轮12转动使支撑杆7沿支撑盒6内侧转动。为实现装配车水平装配与竖直装配的自动翻转,在支承座1侧壁上设计有自动翻转调节机构,包括电机12、齿轮13、传动链条14和齿轮15,其中电机12与齿轮15固定连接,电机12转动带动齿轮15转动,通过传动链条14带动齿轮13转动,从而实现转动盘2的旋转;齿轮13与转动盘2的两侧的转动副固定连接;齿轮13、传动链条14和齿轮15组成链条传动。为实现装配车水平装配与竖直装配的自动翻转,在支承座1侧壁上设计有自动翻转调节机构,包括电机12、齿轮13和齿轮15,其中电机12与齿轮15固定连接;齿轮13和齿轮15组成齿轮副;齿轮13与转动盘2的两侧的转动副固定连接;电机12转动带动齿轮15转动,通过齿轮副传动给齿轮13,从而实现转动盘2的旋转。为实现装配车水平装配与竖直装配的自动翻转,在支承座1侧壁上设计有自动翻转调节机构,即将电机12直接与转动盘2两侧的转动副通过连接构件固定连接,通过电机12的转动带动转动盘2转动。支承座1侧壁上的自动翻转调节机构数量为1~2套,即电机12、齿轮13、传动链条14和齿轮15的数量相同,均为1~2个。支承座1侧壁上的自动翻转调节机构数量为1~2套,即电机12、齿轮13和齿轮15的数量相同,均为1~2个。支承座1侧壁上的自动翻转调节机构数量为1~2套,即电机12数量为1~2个。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能够实现喷管水平装配或竖直装配两种装配方式相互转换和自动调节,可实现装配过程中的转动,方便装配,可实现系列化设计,具有经济性好、操作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多方向喷管装配车主视图;图2为多方向喷管装配车左视图;图3为多方向喷管装配车A-A剖视图;图4为多方向喷管装配车A-A剖视局部放大图;图5为多方向喷管装配车B-B剖视局部放大图;图6为多方向喷管装配车俯视图;图7为多方向喷管装配车俯视剖视图;图8为多方向喷管装配车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方向喷管装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座1、辅助支撑结构、多向转动可调机构和限位固定构件,具体为:支承座1作为主要支撑承力构件,位于整个机构的两侧,用于支撑整个机构;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盒6和支撑杆7,其中支撑盒6固定在支承座1上,为开有圆形滑槽的盒形结构,用于支撑支撑杆7,同时使支撑杆7能够沿支撑盒6的圆形滑槽滑动;支撑杆7为两端竖直、中部为半圆环形的条状结构,主要用于装配车竖直状态的附注支撑;多向转动可调机构主要包括转动盘2、带齿的转动盘3、电机5和齿轮16,其中转动盘2作为多向转动可调机构的主要支撑构件,左右两端通过转动副与支承座1连接,以适用于竖直装配和水平装配的不同要求;带齿的转动盘3为内圈为圆形,外圈带有齿形结构,侧面沿周向开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喷管的螺栓孔,螺栓孔中心连线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螺栓孔可根据喷管的大小设计多层,通过转动副连接在转动盘上,外圈的齿形结构与齿轮16组成齿轮副实现啮合;电机5与齿轮16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齿轮16转动,通过齿轮16的转动带动带齿的转动盘3转动,从而实现喷管装配时的不同位置;齿轮16内侧与电机5固定连接,外侧通过锯齿与带齿的转动盘3啮合;限位固定构件主要为转动限位块4,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支承座1,侧面带有突出限位结构,用于装配车在不同装配状态下转动盘2的附注限位和固定。支撑座1底部支撑结构为可伸缩结构,增加滑轨支撑座8,支承座1与滑轨支撑座8通过滑动副连接;增加移动轮9,分别固定在支承座1底部和滑轨支撑座8底部,数量为3个。辅助支撑机构为自动可调结构,即增加电机10和齿轮12,同时支撑杆7底部平板内侧带有齿形结构,其中电机10与齿轮12固定连接;齿轮12内侧与电机5固定连接,外侧通过锯齿与支撑杆7的锯齿组成齿轮副实现啮合;通过电机10转动带动齿轮12转动使支撑杆7沿支撑盒6内侧转动。为实现装配车水平装配与竖直装配的自动翻转,在支承座1侧壁上设计有自动翻转调节机构,包括电机12、齿轮13、传动链条14和齿轮15,其中电机12与齿轮15固定连接,电机12转动带动齿轮15转动,通过传动链条14带动齿轮13转动,从而实现转动盘2的旋转;齿轮13与转动盘2的两侧的转动副固定连接;齿轮13、传动链条14和齿轮15组成链条传动。为实现装配车水平装配与竖直装配的自动翻转,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方向喷管装配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方向喷管装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座(1)、辅助支撑结构、多向转动可调机构和限位固定构件,具体为:支承座(1)作为主要支撑承力构件,位于整个机构的两侧,用于支撑整个机构;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盒(6)和支撑杆(7),其中支撑盒(6)固定在支承座(1)上,为开有圆形滑槽的盒形结构,用于支撑支撑杆(7),同时使支撑杆(7)能够沿支撑盒(6)的圆形滑槽滑动;支撑杆(7)为两端竖直、中部为半圆环形的条状结构,主要用于装配车竖直状态的附注支撑;多向转动可调机构主要包括转动盘(2)、带齿的转动盘(3)、电机(5)和齿轮(16),其中转动盘(2)作为多向转动可调机构的主要支撑构件,左右两端通过转动副与支承座(1)连接,以适用于竖直装配和水平装配的不同要求;带齿的转动盘(3)为内圈为圆形,外圈带有齿形结构,侧面沿周向开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喷管的螺栓孔,螺栓孔中心连线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螺栓孔可根据喷管的大小设计多层,通过转动副连接在转动盘上,外圈的齿形结构与齿轮(16)组成齿轮副实现啮合;电机(5)与齿轮(16)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齿轮(16)转动,通过齿轮(16)的转动带动带齿的转动盘(3)转动,从而实现喷管装配时的不同位置;齿轮(16)内侧与电机(5)固定连接,外侧通过锯齿与带齿的转动盘(3)啮合;限位固定构件主要为转动限位块(4),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支承座 (1),侧面带有突出限位结构,用于装配车在不同装配状态下转动盘(2)的附注限位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向喷管装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座(1)、辅助支撑结构、多向转动可调机构和限位固定构件,具体为:为实现装配车水平装配与竖直装配的自动翻转,在支承座(1)侧壁上设计有自动翻转调节机构;支承座(1)作为主要支撑承力构件,位于整个机构的两侧,用于支撑整个机构;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盒(6)和支撑杆(7),其中支撑盒(6)固定在支承座(1)上,为开有圆形滑槽的盒形结构,用于支撑支撑杆(7),同时使支撑杆(7)能够沿支撑盒(6)的圆形滑槽滑动;支撑杆(7)为两端竖直、中部为半圆环形的条状结构,主要用于装配车竖直状态的辅助支撑;多向转动可调机构主要包括转动盘(2)、带齿的转动盘(3)、电机一(5)和齿轮四(16),其中转动盘(2)作为多向转动可调机构的主要支撑构件,左右两端通过转动副与支承座(1)连接,以适用于竖直装配和水平装配的不同要求;带齿的转动盘(3)内圈为圆形,外圈带有齿形结构,侧面沿周向开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喷管的螺栓孔,螺栓孔中心连线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螺栓孔可根据喷管的大小设计多层,带齿的转动盘(3)通过转动副连接在转动盘上,外圈的齿形结构与齿轮四(16)组成齿轮副实现啮合;电机一(5)与齿轮四(16)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齿轮四(16)转动,通过齿轮四(16)的转动带动带齿的转动盘(3)转动,从而实现喷管装配时的不同位置;齿轮四(16)内侧与电机一(5)固定连接,外侧通过锯齿与带齿的转动盘(3)啮合;限位固定构件为转动限位块(4),转动限位块(4)的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支承座(1)连接,侧面带有突出限位结构,用于装配车在不同装配状态下转动盘(2)的辅助限位和固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喷管装配车,其特征在于:支承座(1)底部支撑结构为可伸缩结构,增加滑轨支承座(8),支承座(1)与滑轨支承座(8)通过滑动副连接;增加移动轮(9),分别固定在支承座(1)底部和滑轨支承座(8)底部,数量为3~4个。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喷管装配车,其特征在于:辅助支撑机构为自动可调结构,即包括电机二(10)和齿轮一,同时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生徐速金文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