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宏斌专利>正文

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024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8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包括主要由混凝土形成的实心柱体,柱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柱体,钢筋混凝土柱体的圆柱状的外表面同轴环覆有素混凝土柱体,钢筋混凝土柱体与素混凝土柱体的接合面处设有波纹筒;钢筋混凝土柱体内圆周分布有多根高强螺杆,多根高强螺杆之间通过箍筋连接,高强螺杆与混凝土之间通过套管隔开,钢筋混凝土柱体的下部设有锚固板,高强螺杆的下端与锚固板之间通过螺母连接,高强螺杆的上端设有螺母。使整个基础结构可以承受由上部高耸结构传来的巨大弯矩,产生更为有效的加固混凝土支撑基础。(*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预应力单管粧高耸塔架基础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设、建筑工程中利用机械结构固定诸如电塔或塔架等大型设备的刚性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大型或超大型设备的机架、塔架的固定,包括电塔基础、电信信号基站、输电线、街道照明和信号装置、桥梁支座、商业招牌、高速公路招牌、滑雪缆车等等多采用现场构造的混凝土支撑基础。由于这些设备或装置多置于户外,且高大沉重,而且对于不同土质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其基础结构的可靠性;因此不同的基础结构产生的支撑力及抗巨大弯矩是存在很大的差别的。现有技术中的基础结构难以满足支撑力及抗巨大弯矩的能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力强、抗巨大弯矩能力大的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包括主要由混凝土形成的实心柱体,所述柱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柱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的圆柱状的外表面同轴环覆有素混凝土柱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与素混凝土柱体的接合面处设有波纹筒;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内圆周分布有至少四根高强螺杆,所述的至少四根高强螺杆之间通过至少一根箍筋连接,所述高强螺杆与混凝土之间通过套管隔开,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的下部设有锚固板,所述高强螺杆的下端与所述锚固板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所述高强螺杆的上端设有螺母。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由于包括主要由混凝土形成的实心柱体,柱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柱体,钢筋混凝土柱体的圆柱状的外表面同轴环覆有素混凝土柱体,钢筋混凝土柱体与素混凝土柱体的接合面处设有波纹筒;钢筋混凝土柱体内圆周分布有多根高强螺杆,多根高强螺杆之间通过箍筋连接,高强螺杆与混凝土之间通过套管隔开,钢筋混凝土柱体的下部设有锚固板,高强螺杆的下端与锚固板之间通过螺母连接,高强螺杆的上端设有螺母。使整个基础结构可以承受由上部高耸结构传来的巨大弯矩,产生更为有效的加固混凝土支撑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坑开挖面,2 — 1、钢筋混凝土柱体,2 — 2、素混凝土柱体,3、波纹筒,4、套管,5、高强螺杆,6、箍筋,7、螺母,8、锚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包括主要由混凝土形成的实心柱体,所述柱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柱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的圆柱状的外表面同轴环覆有素混凝土柱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与素混凝土柱体的接合面处设有波纹筒;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内圆周分布有至少四根高强螺杆,所述的至少四根高强螺杆之间通过至少一根箍筋连接,所述高强螺杆与混凝土之间通过套管隔开,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的下部设有锚固板,所述高强螺杆的下端与所述锚固板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所述高强螺杆的上端设有螺母。所述波纹筒由2.8-3毫米的镀锌钢板压制而成,截面为折线型、直线型或波浪型。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的材料包括C25-C35标号的混凝土,所述素混凝土柱体的材料包括C25-C35标号的混凝土。所述高强螺杆向上伸出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的上表面25-50厘米。所述高强螺杆由螺纹钢制做,所述套管的材料为PVC材料,内直径大于所述高强螺杆的外径3-5毫米,所述箍筋为金属材质。所述锚固板为金属材质的矩形结构,其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高强螺杆的下端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螺母与锚固板紧固的连接为一体。本技术的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建造在挖好的基坑当中,圆柱体基础结构外围采用波纹钢筒结构,使其成为外围衬砌和工作面。波纹钢筒结构外面与开挖面之间用素混凝土回填。结构下部预埋钢锚固板;后张拉高强螺杆可按照风机塔筒下法兰模式均匀固定在锚固板上。所有的后张拉高强螺杆垂直向上伸出基础结构顶面,将来和风机塔筒下法兰由高强螺母固定。高强螺杆中部和混凝土接触范围外套PVC套管或其它同等材料,使后张拉高强螺杆或锚杆和混凝土分隔,以保证对高强螺杆后张拉时产生巨大拉力,而对混凝土产生巨大压紧效果。从而使整个基础结构可以承受由上部高耸结构传来的巨大弯矩,以产生更为有效的加固混凝土支撑基础,进一步提高基础结构支撑力及抗巨大弯矩的效果。本技术中素混凝土结构即是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置受力钢筋,如高强螺杆。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要由混凝土形成的实心柱体,包括: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柱体2 - 1,素混凝土柱体2 - 2,高强螺杆5,锚固板8,镀锌波纹钢筒外筒3,箍筋6,套管4 ;素混凝土是指C25标号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指C25以上标号的混凝土。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体2 -1为圆柱状结构,该钢筋混凝土柱体2 -1圆柱状的外表面同轴环覆有素混凝土柱体2 - 2 (即钢筋混凝土柱体2 -1和素混凝土柱体2 - 2同轴),该素混凝土柱体2 - 2为素混凝土,素混凝土柱体2 - 2截面为两个倒立的直角边贴覆在钢筋混凝土柱体2 -1圆柱形的边缘的直角三角形,使钢筋混凝土柱体2 — I和素混凝土柱体2 - 2整体截面形成一个上底向下的倒梯形状态,这种状态使结构更为稳定。所述的波纹钢筒外筒3同轴埋设位于该钢筋混凝土柱体2 -1与素混凝土柱体2-2之间并分别与之紧密接触;所述的锚固板8为金属材质埋设置于或预埋入设置于该钢筋混凝土柱体2 -1内,如图2为锚固板8设置于素混凝土柱体2 — I内靠近一端面处(梯形上底处),该锚固板8为圆环(或发兰盘)结构,其上(端面)设置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的通孔成至少一个圆周(例如单圆周或双圆周,本例为双圆周状)分别均匀设置在该锚固板8上,使不同圆周上相邻两孔圆心连线的延长线均通过锚固板8所在的圆心(或轴心);即不同圆周上设置的通孔数相同。至少四个所述的高强螺杆4沿轴向呈至少一个圆周(例如双圆周)状分别均匀分布的插入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体2 -1内并位于所述的镀锌波纹钢筒外筒3 ;使不同圆周上相邻两高强螺杆圆心连线的延长线均通过钢筋混凝土柱体2 — I和锚固板8所在的圆心(或轴心);即不同圆周上设置的高强螺杆数相同。所述的至少一个(一对)高强螺杆4 (如图1或2)—端垂直伸出该钢筋混凝土柱体2 -1侧端面(例如伸出端面25-50厘米),伸出部分与端面结合处嵌固螺母7锁固高强螺杆5于钢筋混凝土柱体2 -1端面处;高强螺杆5另一端成对的插入所述锚固板5的通孔内并通过螺母与锚固板5紧固的连接为一体;该高强螺杆5和混凝土接触部分(高强螺杆中部和混凝土接触的部分)外套设有套管4 ;该套管4为PVC材料,作用是把高强螺杆和混凝土分离。PVC套管采用PVC材料,中空,内直径大于高强螺杆外径3毫米以上(例如3-5毫米)。所述的呈至少一个圆周状均匀分布的高强螺杆4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外圆周(SP夕卜侧高强螺杆5形成的圆周)均匀箍勒有至少一个(一道)金属材质的箍筋6 ;箍筋6其实是环形的,绕过高强螺杆4,材质为普通3级钢筋。锚固板8的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要由混凝土形成的实心柱体,所述柱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柱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的圆柱状的外表面同轴环覆有素混凝土柱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与素混凝土柱体的接合面处设有波纹筒;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内圆周分布有至少四根高强螺杆,所述的至少四根高强螺杆之间通过至少一根箍筋连接,所述高强螺杆与混凝土之间通过套管隔开,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的下部设有锚固板,所述高强螺杆的下端与所述锚固板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所述高强螺杆的上端设有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要由混凝土形成的实心柱体,所述柱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柱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的圆柱状的外表面同轴环覆有素混凝土柱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与素混凝土柱体的接合面处设有波纹筒; 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内圆周分布有至少四根高强螺杆,所述的至少四根高强螺杆之间通过至少一根箍筋连接,所述高强螺杆与混凝土之间通过套管隔开,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体的下部设有锚固板,所述高强螺杆的下端与所述锚固板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所述高强螺杆的上端设有螺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预应力单管桩高耸塔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筒由2.8-3毫米的镀锌钢板压制而成,截面为折线型、直线型或波浪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霍宏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