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8445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22:13
一种棘轮扳手,包括活动扳口、固定扳口、扳头、手柄、第一棘轮机构和第二棘轮机构。该固定扳口固定设置在该扳头顶部的一端,该活动扳口设置在该扳头顶部的另一端,并且该活动扳口可向该固定扳口滑动。该手柄的顶部与该扳头的底部连接。该第一棘轮机构铰连接于该活动扳口中;该第二棘轮机构铰连接于该固定扳口中。本结构提供了一种可在拧转工件时做往复运动、不受操作空间影响并且方便操作的棘轮扳手,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棘轮扳手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其为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它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使用时需在螺纹旋转方向上施加外力,拧转螺栓或者螺母。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扳手的示意图。现有技术的扳手一般包括活动扳口11、固定板口 12、板头15和手柄16 ;该固定板口 12固定设直在该板头15的上纟而;该活动板口 11与该扳头15的上端连接,并且该活动扳口 11可向该固定扳口 12滑动;该扳头15的底部与该手柄的上端连接。该活动扳口 11的底端面设置有螺纹滑动部111。该扳头15上设有滑道、容置槽、轴杆和蜗杆154 ;该滑道设置在该扳头15的上端面,该容置槽设置在该滑道的下方,并且该容置槽的上端与该滑道相通,该轴杆穿过该蜗杆154并一同设置在该容置槽内,并且该轴杆的两端分别与该容置槽的相对两内壁连接。该蜗杆154可绕该轴杆转动,并且该杆154和该螺旋滑动部111啮合连接。在使用该现有扳手时,通过手指转动蜗杆154,使活动扳口 11中的螺旋滑动部111往固定钳口滑动,即做夹紧螺母的运动,从而使活动扳口 11的内壁接触到螺母,然后加力旋转扳手,进行拧转螺母。但是,该现有扳手存在的问题是:当操作空间有限时,即不能容许该扳手通过转圈旋转而去拧转螺母时,其动作只能旋转一个较小的角度;那么当需要继续拧转螺母时,必须将扳手重新取出,转动一个角度后套上螺母再继续旋转,这样的动作需要反复进行,使用很不方便,并且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为了在有限的操作空间内不需要在扳手旋转一个角度后取出扳手并重新套上螺母,提供了一种可在拧转工件时做往复运动、不受操作空间影响并且方便操作的棘轮扳手,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棘轮扳手,包括活动扳口、固定扳口、扳头和手柄。该固定扳口固定设置在该扳头顶部的一端,该活动扳口设置在该扳头顶部的另一端,并且该活动扳口可向该固定扳口滑动;该手柄的顶部与该扳头的底部连接。重要的是:还包括第一棘轮机构和第二棘轮机构,该第一棘轮机构铰连接于该活动扳口中;该第二棘轮机构铰连接于该固定扳口中。本结构提供了一种可在拧转工件时做往复运动、不受操作空间影响并且方便操作的棘轮扳手,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该第一棘轮机构包括第一导杆、第一弹簧、第一导槽和第一棘轮。该第一棘轮铰连接于该活动扳口中,该第一导槽设置在该第一棘轮内,该第一导杆贯穿该第一弹簧中并一同安置在该第一导槽中。该第二棘轮机构包括第二导杆、第二弹簧、第二导槽和第二棘轮。该第二棘轮铰连接于该固定扳口中,该第二导槽设置在该第二棘轮内,该第二导杆贯穿该第二弹簧中并一同安置在该第二导槽中。由于棘轮机构具有弹开和回缩两个状态,那么当其处于弹开状态时,该第一棘轮机构和该第二棘轮机构绕工件顺时针旋转驱动该工件旋转,此时工件与该活动扳口和该固定扳口接合。当其处于回缩状态时,该第一棘轮机构和该第二棘轮机构绕工件逆时针旋转使工件和这两个棘轮机构之间的接合释放,即此时该第一棘轮机构和该第二棘轮机构在逆时针方向上绕工件做空转运动。故该第一棘轮机构和该第二棘轮机构使该棘轮扳手在操作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让该棘轮扳手快速地往复运行,保证了在操作中的棘轮扳手始终保持很好的作业角度并且不需要在扳手旋转一个角度后取出扳手并重新套上螺母,方便操作者的工作并且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该活动扳口的下端面设置有螺纹滑动部;该扳头的上端面设置有滑道;该螺纹滑动部嵌入该滑道中,并且该螺纹滑动部可在该滑道中滑动。此设置实现了该扳口尺寸的可调节。该扳头上还设有容置槽、轴杆和蜗杆;该容置槽设置在该扳头中的滑道的下端,并且该容置槽的上端与该滑道相通;该轴杆穿过该蜗杆并一同设置在该容置槽内,同时该轴杆的两端分别与该容置槽的相对两内壁固定连接,并且该蜗杆和该活动扳口中的螺纹滑动部啮合相接。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通过旋转该蜗杆控制该螺纹滑动部的滑动方向,实现了对扳口张开尺寸的调节和控制。该活动扳口和该固定扳口的扳口内侧面分别为两弧形齿面,或者该活动扳口和该固定扳口的扳口内侧面分别为两相互平行的平行齿面。该活动扳口和该固定扳口内侧面设置为齿面增加了工件了两扳口之间摩擦,使该棘轮扳手在拧转工件时不易发生打滑现象。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扳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棘轮扳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棘轮扳手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棘轮扳手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棘轮扳手的棘轮机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其中,图2是本技术一种棘轮板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棘轮扳手的剖视图。本技术的棘轮扳手20包括活动扳口 21、固定扳口 22、第一棘轮机构23、第二棘轮机构24、扳头25和手柄26。该固定扳口 22固定设置在该扳头25顶部的一端,该活动扳口设置在该扳头25顶部的另一端,并且该活动扳口可向该固定扳口滑动;该手柄26的顶部与该扳头25的底部连接。该第一棘轮机构23铰连接于该活动扳口 21中;该第二棘轮机构24铰连接于该固定扳口 22中。具体地,请同时参阅图4和图5,其中,图4是本技术一种棘轮扳手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棘轮扳手的棘轮机构安装示意图。该第一棘轮机构23包括第一导杆231、第一弹簧232、第一导槽233和第一棘轮234。该第一棘轮234铰连接于该活动扳口 21中,该第一导槽233设置在该第一棘轮234内,该第一导杆231贯穿该第一弹簧232中并一同安置在该第一导槽233中。该第二棘轮机构24包括第二导杆241、第二弹簧242、第二导槽243和第二棘轮244。该第二棘轮244铰连接于该固定扳口 22中,该第二导槽243设置在该第二棘轮244内,该第二导杆241贯穿该第二弹簧242中并一同安置在该第二导槽243中。该活动扳口 21上设有螺纹滑动部211,该螺纹滑动部211设置在该活动扳口 21的下端面。该扳头25设有滑道251、容置槽252、轴杆253和蜗杆254。该滑道251设置在该扳头25的上端面,该滑道251和该活动扳口中的螺纹滑动部211嵌合相接,即该活动扳口中的螺纹滑动部211嵌入该滑道251中并且该螺纹滑动部211可在该滑道251中滑动。该容置槽252设置在该滑道的251下端,并且该容置槽252的上端与该滑道251相通,该轴杆253穿过该蜗杆254并一同设置在该容置槽252内,并且该轴杆253的两端分别与该容置槽252的相对两内壁固定连接。同时,该蜗杆254可绕该轴杆253转动,并且该蜗杆254和该螺纹滑动部211啮合相接。该活动扳口 21和该固定扳口 22的扳口内侧面分别为两弧形齿面。另外,本实施例中还具有其它变形实施例,例如:该活动扳口 21和该固定扳口 22的扳口内侧面分别为两相互平行的平行齿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要拧转工件时,用手旋转该蜗杆254,由于该蜗杆254和该螺纹滑动部211啮合相接,那么该蜗杆254的旋转便会带动该螺纹滑动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棘轮扳手,包括活动扳口、固定扳口、扳头和手柄;该固定扳口固定设置在该扳头顶部的一端,该活动扳口设置在该扳头顶部的另一端,并且该活动扳口可向该固定扳口滑动;该手柄的顶部与该扳头的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棘轮机构和第二棘轮机构;该第一棘轮机构铰连接于该活动扳口中;该第二棘轮机构铰连接于该固定扳口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轮板手,包括活动板口、固定板口、板头和手柄;该固定板口固定设直在该板头顶部的一端,该活动扳口设置在该扳头顶部的另一端,并且该活动扳口可向该固定扳口滑动;该手柄的顶部与该扳头的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棘轮机构和第二棘轮机构;该第一棘轮机构铰连接于该活动扳口中;该第二棘轮机构铰连接于该固定扳口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棘轮机构包括第一导杆、第一弹簧、第一导槽和第一棘轮;该第一棘轮铰连接于该活动扳口中,该第一导槽设置在该第一棘轮内,该第一导杆贯穿该第一弹簧中并一同安置在该第一导槽中; 该第二棘轮机构包括第二导杆、第二弹簧、第二导槽和第二棘轮;该第二棘轮铰连接于该固定扳口中,该第二导槽设置在该第二棘轮内,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恒力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