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成骏专利>正文

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800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它包括机架、多个辊筒、多个托辊、多个拉直架和输送二极管的输送装置,辊筒和托辊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机架上,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托辊位于传送带内,并与传送带抵接,多个辊筒并列布置且位于传送带的上方,每个辊筒与传送带之间留有拉直通道,拉直架与辊筒一一对应,每个拉直架上设置有多个呈竖向布置的拉直挡杆,拉直档杆位于相对应的辊筒的前方并与该辊筒配合以便当二极管位于拉直通道内时二极管的弯曲端抵压在相应的拉直档杆上被拉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对二极管弯曲引线进行拉直,并且实现其机械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属于二极管引直机
,特别适宜应用于弯曲比较厉害的二极管。
技术介绍
目前,二极管在电镀后其引出线会出现弯曲变形的现象,这些二极管经过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校直处理后,有部分弯曲严重的二极管被筛选下来,以往这些二极管必须通过手工的方式理顺搓直,手工方式每个工人每个工作日只能处理约2-3kg的大弯曲二极管,速度非常慢,又耗时,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它能够有效地对二极管弯曲引线进行拉直,并且实现其机械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它包括机架、多个辊筒、多个托辊、多个拉直架和输送二极管的输送装置,辊筒和托辊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机架上,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托辊位于传送带内,并与传送带抵接,多个辊筒并列布置且位于传送带的上方,每个辊筒与传送带之间留有拉直通道,拉直架与辊筒一一对应,每个拉直架上设置有多个呈竖向布置的拉直挡杆,拉直档杆位于相对应的辊筒的前方并与该辊筒配合以便当二极管位于拉直通道内时二极管的弯曲端抵压在相应的拉直档杆上被拉直。进一步,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送料滑板,该送料滑板呈斜向布置状,并且位于机架的前部,与传送带衔接。进一步,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收集板,该收集板呈斜向布置状,并且位于机架的尾部。进一步,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电机、主皮带轮、皮带、从皮带轮、主链轮、链条、从链轮和传动辊,主皮带轮与电机的电机轴活动连接,,从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主皮带轮连接,主链轮与从皮带轮同轴安装,从链轮通过链条与主链轮连接,所述的从链轮套装在其中一个传动辊上,所述的传送带活动连接在传动辊上。进一步,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张紧轮组件,所述的张紧轮组件与链条活动连接。更进一步,所述的送料滑板的上表面为波浪形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当输送装置工作时,传送带能够传送比较弯曲的二极管,当二极管移动在辊筒下方的拉直通道时,二极管的一端位于拉直通道内,另一端正好抵在拉直架上的拉直档杆上,传送带继续使二极管移动,二极管的另一端则在移动过程中被拉直档杆拉直,本技术在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了多个辊筒,使其连续被拉直,当脱离传送带的时候,弯曲的二极管被有效拉直,这样就实现了二极管拉直过程的机械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使用了本技术的机构,每小时能处理3-5kg左右的大弯曲二极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的B向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拉直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送料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二极管拉直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f 11所示,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它包括机架1、多个辊筒4、多个托辊5、多个拉直架7和输送二极管18的输送装置,辊筒4和托辊5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机架I上,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6,托辊5位于传送带6内,并与传送带6抵接,多个辊筒4并列布置且位于传送带6的上方,每个辊筒4与传送带6之间留有拉直通道,拉直架7与辊筒4 一一对应,每个拉直架7上设置有多个呈竖向布置的拉直挡杆7-1,拉直档杆7-1位于相对应的辊筒4的前方并与该辊筒4配合以便当二极管18位于拉直通道内时二极管的弯曲端抵压在相应的拉直档杆7-1上被拉直。如图1、2所示,机架I上安装有送料滑板3,该送料滑板3呈斜向布置状,并且位于机架I的前部,与传送带6衔接。如图1、2所示,机架I上安装有收集板8,该收集板8呈斜向布置状,并且位于机架I的尾部。如图1所示,输送装置还包括电机14、主皮带轮13-1、皮带16、从皮带轮13_2、主链轮11-1、链条12、从链轮11-2和传动辊6-1,主皮带轮13-1与电机14的电机轴活动连接,从皮带轮13-2通过皮带16与主皮带轮13-1连接,主链轮11-1与从皮带轮13_2同轴安装,从链轮11-2通过链条12与主链轮11-1连接,从链轮11-2套装在其中一个传动辊6_1上,传送带6活动连接在传动棍6-1上。如图1所示,机架I上安装有张紧轮组件15,张紧轮组件15与链条12活动连接。如图8、9所示,送料滑板3的上表面为波浪形结构。如图1所示,机架I的底部安装有调节脚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当输送装置工作时,传送带6能够传送比较弯曲的二极管18,当二极管18移动在辊筒4下方的拉直通道时,二极管18的一端位于拉直通道内,另一端正好抵在拉直架7上的拉直档杆7-1上,传送带6继续使二极管18移动,二极管18的另一端则在移动过程中被拉直档杆7-1拉直,本技术在传送带6的上方设置有了多个辊筒4,使其连续被拉直,当脱离传送带6的时候,弯曲的二极管被有效拉直,这样就实现了二极管拉直过程的机械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使用了本技术的机构,每小时能处理3-5kg左右的大弯曲二极管。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多个辊筒(4)、多个托辊(5)、多个拉直架(7)和输送二极管(18)的输送装置,辊筒(4)和托辊(5)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机架(1)上,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6),托辊(5)位于传送带(6)内,并与传送带(6)抵接,多个辊筒(4)并列布置且位于传送带(6)的上方,每个辊筒(4)与传送带(6)之间留有拉直通道,拉直架(7)与辊筒(4)一一对应,每个拉直架(7)上设置有多个呈竖向布置的拉直挡杆(7?1),拉直档杆(7?1)位于相对应的辊筒(4)的前方并与该辊筒(4)配合以便当二极管(18)位于拉直通道内时二极管的弯曲端抵压在相应的拉直档杆(7?1)上被拉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I)、多个辊筒(4)、多个托辊(5)、多个拉直架(7)和输送二极管(18)的输送装置,辊筒(4)和托辊(5)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机架(I)上,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6 ),托辊(5 )位于传送带(6 )内,并与传送带(6)抵接,多个辊筒(4)并列布置且位于传送带(6)的上方,每个辊筒(4)与传送带(6)之间留有拉直通道,拉直架(7)与辊筒(4) 一一对应,每个拉直架(7)上设置有多个呈竖向布置的拉直挡杆(7-1),拉直档杆(7-1)位于相对应的辊筒(4)的前方并与该辊筒(4)配合以便当二极管(18)位于拉直通道内时二极管的弯曲端抵压在相应的拉直档杆(7-1)上被拉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I)上安装有送料滑板(3),该送料滑板(3)呈斜向布置状,并且位于机架(I)的前部,与传送带(6)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拉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I)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骏
申请(专利权)人:张成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