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制备液态有机肥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6946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制备液态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投料过程:将餐厨垃圾进行分类,分离混杂在其中的无机物与有机物;(2)发酵过程:有机物物料投入发酵仓体与少量锯末、菌群进行混合,经过发酵后被降解液化;(3)肥料调配过程:液化物通过输送导管,进入肥料调配箱配比为液态有机肥料。对餐厨垃圾的水分含量没有要求,有机物料无需进行干湿配比、油水分离直接进入发酵仓进行发酵反应,避免了油水分离步骤。发酵过程不需要进行供风供氧,无气体外排放。肥料调配过程中降解液化产物流向液体收集箱内,滤网上的杂质可以再次投入发酵仓体继续发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投资小、耗能低、周期短、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制备液态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投料过程:将餐厨垃圾进行分类,分离混杂在其中的无机物与有机物;(2)发酵过程:有机物物料投入发酵仓体与少量锯末、菌群进行混合,经过发酵后被降解液化;(3)肥料调配过程:液化物通过输送导管,进入肥料调配箱配比为液态有机肥料。对餐厨垃圾的水分含量没有要求,有机物料无需进行干湿配比、油水分离直接进入发酵仓进行发酵反应,避免了油水分离步骤。发酵过程不需要进行供风供氧,无气体外排放。肥料调配过程中降解液化产物流向液体收集箱内,滤网上的杂质可以再次投入发酵仓体继续发酵。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投资小、耗能低、周期短、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的目的。【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餐厨垃圾制备有机肥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制备液态有机肥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乃至国际上传统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水系统倾倒、焚烧、填埋、耗氧堆肥、厌氧发酵等。水系统倾倒对水体污染、破坏水中的生态平衡;焚烧由于餐厨垃圾含水量大,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与调节水份的辅料如:木材、活性炭、燃油等,其耗能大、投资大、粉尘对空气造成污染,虽然减量化明显但是不节能;填埋造成土壤污染,污染地下水提,寄生菌也会影响动植物生长;耗氧堆肥,占地面积大,污染空气,而且不能将餐厨垃圾直接降解成为腐殖酸,需要二次后熟;厌氧发酵虽然能够集中大规模处理但是处理过程中不是很高效很稳定。对于餐厨垃圾的处理“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是我国的标准,以及世界处理的标准。将餐厨垃圾与厨余垃圾通过复合微生物菌群进行中温兼性耗氧发酵后制成液态肥,用于种植与土地利用是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由于餐厨垃圾内部含水量高达90%以上,外部含水率也高达90%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含油量含量高、含盐分高、腐败速度高、不便于运输,必须对其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就地处理。充分利用餐厨垃圾内部有机质的养份,以及从自然界提取的有益微生物菌复合成菌群对其进行微生物兼性耗氧发酵,将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废液、盐分、辛辣元素、植物纤维、骨质素等进行稳定性降解,同时除去其散发出来的臭味,根据复合微生物菌群阶段性激活特点,将有机质中孳生的有害微生物进行生化消除,避免二次污染。经过中温兼性厌氧发酵可以将其降解成为液态的可被植物利用营养成份。就目前有关餐厨垃圾制造有机肥料的方面专利文献报道的很多,但是就在处理上有以上几个特点:一、高温耗氧发酵,制造固体有机肥料;二、厌氧发酵、制造有机肥料;三、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占用人力资源多、占地面积大;三、为了有效杀死由于腐败而产生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同时PH值一般都会等于或者接近12,有的更是大于12,在碱性条件下容易造成氨气的挥发与损耗,使得人体在闻到此类气体时候造成身体不适。四、在碱性条件下虽然造成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卵的死亡,但同时也影响到发酵过程中有效降解菌群的死亡,造成成本增加,处理效果差,如果发酵不彻底,在制成肥料后施加土壤或植物,会产生二次发酵,容易造成植物死亡。五、仅发酵,筛分处理不是科学处理餐厨垃圾与厨余垃圾的目的,同时达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采取的是耗氧高温发酵将餐厨垃圾就地化处理制成腐殖酸,其特点在与高温,需要调节餐厨垃圾与厨余垃圾的有机质中的水分,油脂含量,而且反应时间长,需要二次堆肥后熟。不节能,有机质在反应仓内反应后需要人工清理料仓,实现不了自动化,其供热都是采取的传统电加热,反应温度都在60°C以上而且需要保持12个小时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制备液态有机肥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I)投料过程:将餐厨垃圾进行分类,分离混杂在其中的无机物与有机物;(2)发酵过程:有机物物料投入发酵仓体与少量锯末、菌群进行混合,经过发酵后被降解液化;(3)肥料调配过程:液化物通过输送导管,进入肥料调配箱配比为液态有机肥料。步骤(1)所述投料过程,将餐厨垃圾按照有机物与无机物进行分类分离,比较硬的骨头进行破碎,有机质含量所占比例为80%以上,碳/氮质量比(C/N)25:1 -35:1。将不能处理的无机物和一些动物的硬骨头,如:牛、羊、猪骨头,进行剔除。优选的,步骤(1)所述投料过程,进行分类的餐厨垃圾的含水量没有要求,不需要对原料添加或调配水分。优选的,步骤(1)所述投料过程,进行分类的餐厨垃圾的含水率普遍为90% - 100%的餐厨垃圾。步骤(2)所述发酵过程,有机物在发酵仓体与少量锯末进行混合发酵。发酵仓运转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运转模式起动运转,从混料、兼性厌氧菌群喷淋、水份调节、搅拌桨转速都可以自行运转。有机物与发酵仓中的少量锯末(微生物生长平台)进行混合,同时微生物菌群进行喷淋在有机物表面,混合物料在发酵仓内自动化调节控温以及搅拌设备的控制下反应。物料经过10 - 12小时发酵可以将有机质垃圾85% - 95%以上的成份进行降解,再经过12 -48小时发酵可以将餐`厨垃圾的顽固纤维如:骨质素、植物粗纤维进行完全降解、完全液化。同时消化菌群可以将寄生在有机质内部的有害微生物与寄生虫卵给予酸性环境进行消灭,保证了无害化效果。反应条件为中温30 - 40°C,在降解过程中,菌群发酵会产生热量,机体供热减少,可以保持在35 - 400C 12个小时以上,降解环境pH值为6 - 7。优选的,步骤(2 )所述有机物料无需进行干湿配比、油水分离直接进入发酵仓进行发酵反应。优选的,步骤(2 )所述发酵为采用兼性厌氧菌群的复合微生物菌群的厌氧发酵过程。兼性厌氧菌群反应过程中发酵产生的温度保证了机体内部稳定效果。优选的,步骤(2)所述厌氧发酵过程不需要进行供风供氧,无需独立供风供氧设备。优选的,步骤(2)所述发酵过程温度升至35 _40°C后,发酵仓与复合微生物群体温度保持在24个小时以上。优选的,步骤(2)所述发酵过程,通过微生物菌群分解餐厨垃圾,菌群与餐厨垃圾混合后其反应温度在30min从初始室内平均温度提升到40°C,温度稳定在40°C在稳定10小时以上,在前期12个小时内降解率可以达到95%,48小时内餐厨垃圾全部降解完毕,无任何有机质残留。步骤(3)所述肥料调配过程,物料经过步骤(2)降解,餐厨垃圾中有机物、油脂等全部液化,液体可以通过收集管自动流向肥料调配箱内。液体通过发酵仓内部的液体倒流孔,汇集进入液体收集管,通过滤网,流入收集箱内。集中收集后的降解液体产物其含水率为100%,通过调节混料补充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制成液体有机肥。优选的,步骤(3)所述肥料调配过程中降解液化的产物为液体,液体可以通过收集管自动流向液体收集箱内,滤网上的杂质可以再次投入发酵仓体继续发酵。优选的,步骤(3)所述肥料调配过程可通过直接通过按比例配好的粉状微量元素调节,按照降解产物与水体1:1的比例稀释进行调配,达到制成液态有机肥的标准。采取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重金属含量低于《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 - 84),比较表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制备液态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投料过程:将餐厨垃圾进行分类,分离混杂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制备液态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投料过程:将餐厨垃圾进行分类,分离混杂在其中的无机物与有机物;(2)发酵过程:有机物物料投入发酵仓体与少量锯末、菌群进行混合,经过发酵后被降解液化;(3)肥料调配过程:液化物通过输送导管,进入肥料调配箱配比为液态有机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宏远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