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双手协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415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0:49
一种迷宫双手协调机,主要由操作台、手轮、迷宫盘、球杯、小球组成。操作时,将小球放入球杯,左手控制左手轮,右手控制右手轮,小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入迷宫盘,旋转迷宫盘使其上的球道开口对准小球,小球将从迷宫盘的最外环进入到最内环,再从最内环回到最外环,再从终点出口流出;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断左右转动手轮,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左右旋转迷宫盘,若要顺时针旋转迷宫盘,则须左手顺时针旋转左手轮,若要逆时针旋转迷宫盘,则须由右手逆时针旋转右手轮。利用双手操纵左右手轮让小球在迷宫盘内走迷宫的游戏方式,锻炼和提高双手之间的协调能力、双手与脑的默契配合能力,增强健身健脑的娱乐性和游戏的健身健脑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迷宫双手协调机,主要由操作台、手轮、迷宫盘、球杯、小球组成。操作时,将小球放入球杯,左手控制左手轮,右手控制右手轮,小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入迷宫盘,旋转迷宫盘使其上的球道开口对准小球,小球将从迷宫盘的最外环进入到最内环,再从最内环回到最外环,再从终点出口流出;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断左右转动手轮,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左右旋转迷宫盘,若要顺时针旋转迷宫盘,则须左手顺时针旋转左手轮,若要逆时针旋转迷宫盘,则须由右手逆时针旋转右手轮。利用双手操纵左右手轮让小球在迷宫盘内走迷宫的游戏方式,锻炼和提高双手之间的协调能力、双手与脑的默契配合能力,增强健身健脑的娱乐性和游戏的健身健脑实用性。【专利说明】迷宫双手协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娱乐健身器材,尤其是以迷宫游戏为媒介的双手协调与大脑配合的迷宫双手协调机。
技术介绍
迷宫游戏的种类繁多,玩法各不相同,但都是玩法简单,功能单调,不能与健身有机结合起来,更没有用于锻炼大脑与双手配合的机械式迷宫。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迷宫双手协调机,该迷宫双手协调机不仅有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还能锻炼大脑与双手的配合和两只手的协调能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迷宫双手协调机主要由支撑架、箱壳、操作台、手轮、驱动槽轮、驱动皮带、过渡槽轮、单向槽轮、过渡皮带、双槽轮、迷宫轴、迷宫盘、球杯、小球组成。支撑架是本专利技术整体承受力的结构架体,由方形条材固定连接成长方体框架,支撑架外表面上固定连接箱壳、面板和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左手轮和右手轮,左手轮和右手轮上设有手把,用手转动手把能使左手轮和右手轮绕自身轴旋转,在操作台下面左手轮固定连接有左驱动槽轮,右手轮固定连接有右驱动槽轮,左驱动槽轮和左过渡槽轮由驱动皮带连接形成皮带传动,右驱动槽轮和右驱动槽轮由驱动皮带连接形成皮带传动,驱动皮带在导轮处转折,导轮是定滑轮,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左过渡槽轮与左单向槽轮的内圈固定连接,左过渡槽轮顺时针转动带动左单向槽轮顺时针转动,左过渡槽轮逆时针转动不能带动左单向槽轮逆时针转动,右过渡槽轮与右单向槽轮的内圈固定连接,右过渡槽轮逆时针转动带动右单向槽轮逆时针转动,右过渡槽轮顺时针转动不能带动右单向槽轮顺时针转动。左过渡槽轮和右过渡槽轮空套在过渡轴上,过渡轴固定在支撑架上,左单向槽轮和右单向槽轮均由过渡皮带与双槽轮连接形成带传动,双槽轮上有两个皮带槽,一个皮带槽连接左单向槽轮,另一个皮带槽连接右单向槽轮,双槽轮与迷宫轴是键连接,迷宫轴由前后两个轴承座支撑,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迷宫轴前端固定连接迷宫盘,迷宫盘设在面板的圆孔内,面板和迷宫盘的前面平齐并与玻璃挡板接触,玻璃挡板镶嵌在箱壳上,箱壳上端左右各安装有球杯,球杯是放置小球的入口,球杯设为漏斗形状,面板上部设有Y形球道,迷宫盘上设有同心的圆环迷宫状球道,球道是光滑的凹槽,在迷宫盘下面的面板上设有终点出口。操作时,将小球放入球杯,左手控制左手轮,右手控制右手轮,小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Y形球道,准备进入迷宫盘的最外环,旋转迷宫盘上的球道开口对准小球,小球将从最外环进入到最内环,再从最内环回到最外环,再从终点出口流出,游戏结束;在此过程中不断变向旋转迷宫盘,若要顺时针旋转迷宫盘,则须左手顺时针旋转左手轮,左手轮带动左驱动槽轮旋转,左驱动槽轮通过驱动皮带带动左过渡槽轮旋转,左过渡槽轮带动左单向槽轮旋转,左单向槽轮通过过渡皮带带动双槽轮旋转,双槽轮带动迷宫轴和迷宫盘顺时针旋转,再带动右手轮顺时针旋转,同样道理,若要逆时针旋转迷宫盘,则须由右手逆时针旋转右手轮,左手跟随左手轮逆时针旋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双手操纵左右手轮让小球走迷宫的游戏方式,锻炼和 提高双手之间的协调能力、双手与脑的默契配合能力,增强健身健脑的娱乐性和游戏的健 身健脑实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表达整体结构的正面立体图。图2是表达整体结构的背面立体图。图3是主视图,表达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形状和主要外部构成。图4是A — A剖视图,采用局部剖视画法,是右视图的投影方向。图5是B — B剖视图,采用局部剖视画法,是左视图的投影方向。图6是C — C剖视图,采用全剖视画法,是后视图的投影方向。图中1.球杯,2.球道,3.迷宫盘,4.玻璃挡板,5.终点出口,6.手把,7.右手 轮,8.左手轮,9.支撑架,10.箱壳,11.过渡轴,12.过渡皮带,13.双槽轮,14.迷宫轴, 15.驱动皮带,16.导轮,17.左过渡槽轮,18.轴承座,19.左驱动槽轮,20.操作台,21.小 球,22.左单向槽轮,23.面板,24.右单向槽轮,25.右过渡槽轮,26.右驱动槽轮。【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至图6中,表不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组成和零部件的连接和位直关系,迷宫双手协 调机主要由支撑架9、箱壳10、操作台20、手轮、驱动槽轮19 (26)、驱动皮带15、过渡槽轮 17 (25)、单向槽轮22 (24)、过渡皮带12、双槽轮13、迷宫轴14、迷宫盘3、球杯1、小球21 组成。支撑架9是本专利技术整体承受力的结构架体,由方形条材固定连接成长方体框架,支撑 架9外表面上固定连接箱壳10、面板23和操作台20,操作台20上设有左手轮8和右手轮 7,左手轮8和右手轮7上设有手把6,用手转动手把6能使左手轮8和右手轮7绕自身轴旋 转,在操作台20下面左手轮8固定连接有左驱动槽轮19,右手轮7固定连接有右驱动槽轮 26,左驱动槽轮19和左过渡槽轮17由驱动皮带15连接形成皮带传动,右驱动槽轮26和右 驱动槽轮26由驱动皮带15连接形成皮带传动,驱动皮带15在导轮16处转折,导轮16是定 滑轮,固定连接在支撑架9上,左过渡槽轮17与左单向槽轮22的内圈固定连接,左过渡槽 轮17顺时针转动带动左单向槽轮22顺时针转动,左过渡槽轮17逆时针转动不能带动左单 向槽轮22逆时针转动,右过渡槽轮25与右单向槽轮24的内圈固定连接,右过渡槽轮25逆 时针转动带动右单向槽轮24逆时针转动,右过渡槽轮25顺时针转动不能带动右单向槽轮 24顺时针转动。左过渡槽轮17和右过渡槽轮25空套在过渡轴11上,过渡轴11固定在支 撑架9上,左单向槽轮22和右单向槽轮24均由过渡皮带12与双槽轮13连接形成带传动, 双槽轮13上有两个皮带槽,一个皮带槽连接左单向槽轮22,另一个皮带槽连接右单向槽轮 24,双槽轮13与迷宫轴14是键连接,迷宫轴14由前后两个轴承座18支撑,轴承座18固定 连接在支撑架9上,迷宫轴14前端固定连接迷宫盘3,迷宫盘3设在面板23的圆孔内,面板 23和迷宫盘3的前面平齐并与玻璃挡板4接触,玻璃挡板4镶嵌在箱壳10上,箱壳10上端 左右各安装有球杯1,球杯I是放置小球21的入口,球杯I设为漏斗形状,面板23上部设有Y形球道2,迷宫盘3上设有同心的圆环迷宫状球道,球道2是光滑的凹槽,在迷宫盘3下面 的面板23上设有终点出口 5。操作时,将小球21放入球杯1,左手控制左手轮8,右手控制 右手轮7,小球2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Y形球道2,准备进入迷宫盘3的最外环,旋 转迷宫盘3上的球道开口对准小球21,小球21将从最外环进入到最内环,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宫双手协调机,主要由支撑架、箱壳、操作台、手轮、驱动槽轮、驱动皮带、过渡槽轮、单向槽轮、过渡皮带、双槽轮、迷宫轴、迷宫盘、球杯、小球组成,其特征是:支撑架是本专利技术整体承受力的结构架体,由方形条材固定连接成长方体框架,支撑架外表面上固定连接箱壳、面板和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左手轮和右手轮,左手轮和右手轮上设有手把,用手转动手把能使左手轮和右手轮绕自身轴旋转,在操作台下面左手轮固定连接有左驱动槽轮,右手轮固定连接有右驱动槽轮,左驱动槽轮和左过渡槽轮由驱动皮带连接形成皮带传动,右驱动槽轮和右驱动槽轮由驱动皮带连接形成皮带传动,驱动皮带在导轮处转折,导轮是定滑轮,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左过渡槽轮与左单向槽轮的内圈固定连接,左过渡槽轮顺时针转动带动左单向槽轮顺时针转动,左过渡槽轮逆时针转动不能带动左单向槽轮逆时针转动,右过渡槽轮与右单向槽轮的内圈固定连接,右过渡槽轮逆时针转动带动右单向槽轮逆时针转动,右过渡槽轮顺时针转动不能带动右单向槽轮顺时针转动;左过渡槽轮和右过渡槽轮空套在过渡轴上,过渡轴固定在支撑架上,左单向槽轮和右单向槽轮均由过渡皮带与双槽轮连接形成带传动,双槽轮上有两个皮带槽,一个皮带槽连接左单向槽轮,另一个皮带槽连接右单向槽轮,双槽轮与迷宫轴是键连接,迷宫轴由前后两个轴承座支撑,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迷宫轴前端固定连接迷宫盘,迷宫盘设在面板的圆孔内,面板和迷宫盘的前面平齐并与玻璃挡板接触,玻璃挡板镶嵌在箱壳上,箱壳上端左右各安装有球杯,球杯是放置小球的入口,球杯设为漏斗形状,面板上部设有Y形球道,迷宫盘上设有同心的圆环迷宫状球道,球道是光滑的凹槽,在迷宫盘下面的面板上设有终点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东海孙学雁王统唐俊颖刘胜洋李响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