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阳生专利>正文

温室香椿常年采收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2114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椿菜的种植方法,属于植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在温室棚内的棚架下堆积30-40厘米厚的混合有有机肥的泥土,每立方米泥土中混合有500-800kg有机肥,平整泥土,作厢;(2)将带有土质的椿芽枝条短截,用赤霉素药液浸泡整枝椿芽枝条;(3)厢面按15-25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10-15厘米,将经步骤(2)处理好的香椿枝条平放至上述沟内;(4)控制温室棚内温度为22-32℃,地表温度为15-20℃,培育45-55天,揭去地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香椿产苗率高,产量高,质量好,采摘次数多,绿色无公害,且可以四季生产香椿,生产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椿菜的种植方法,属于植物种植
。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在温室棚内的棚架下堆积30-40厘米厚的混合有有机肥的泥土,每立方米泥土中混合有500-800kg有机肥,平整泥土,作厢;(2)将带有土质的椿芽枝条短截,用赤霉素药液浸泡整枝椿芽枝条;(3)厢面按15-25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10-15厘米,将经步骤(2)处理好的香椿枝条平放至上述沟内;(4)控制温室棚内温度为22-32℃,地表温度为15-20℃,培育45-55天,揭去地膜。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香椿产苗率高,产量高,质量好,采摘次数多,绿色无公害,且可以四季生产香椿,生产周期短。【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物种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香椿菜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香椿又名春树芽、红椿、椿树,属楝科植物。香椿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粗纤维,以及钙、磷、铁,还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具有清热解毒、涩肠、止血、健脾理气、杀虫等功效,可谓蔬菜之佼佼者。香椿的蛋白质含量居群蔬之首,所含维生素C可与含量最高的辣椒媲美。过去房前一株椿,春季长不断,传统的培植香椿的方法一般为:秋季香椿落叶后,将香椿枝条短截,插入沟内;第二年,春适时移栽入苗圃中,适时浇水,田间管理时,注意虫害的防治。传统方法培植的香椿菜生长周期长,于春末采摘,季节性强,供鲜时间短,不能全年供应满足市场需要;天气的自然变化,温度及光照的不可控,选取的条件不适宜等,使香椿生长处于粗放式的管理中,造成香椿产苗率及成活率低,产量少,质量差。同时,传统的香椿栽培过程中,大量多次使用了多效唑、乙烯利和磷酸二氢钾等化学制品,影响香椿的品质和口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香椿菜的种植方法,该方法香椿产苗率高,产量高,质量好,采摘次数多,绿色无公害,且可以四季生产香椿,生产周期短。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香椿菜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整枝、种植、大棚管理、采收步骤,具体为: (1)、整地:在温室棚内的棚架下堆积30-40厘米厚的混合有有机肥的泥土,每立方米泥土中混合有500-800kg有机肥,平整泥土,作厢; (2)、整枝:秋冬季节,将带有土质的椿芽枝条短截,短截后的椿芽枝条长度为40-50cm,用0.5-1.5%(质量百分比,若未经特殊说明,本申请赤霉素药液浓度的百分比指质量百分比)赤霉素药液浸泡整枝椿芽枝条2-5分钟,打破休眠期; (3)、种植:厢面按15-25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10-15厘米,将经步骤(2)处理好的香椿枝条平放至上述沟内,浇足底水,覆土覆膜; (4)、大棚管理:控制温室棚内温度为22-32°C,地表温度为15-20°C,培育45-55天,揭去地膜; (5)、采收:芽长至20-25厘米用剪刀剪芽,保留基部1-2片叶,采收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地温润,第一次采收后,追施尿素10-15kg/亩,以促幼芽生长。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1)中有机肥为充分腐蚀的有机肥,泥土与有机肥均匀混合后在温室棚内铺设厚度为30厘米。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2)中短截后的椿芽枝条长度优选为45厘米。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2)赤霉素药液优选用0.6-1.2%的浓度,优选用1%的浓度。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2)药液浸泡2-3分钟。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3)开沟行距优选20厘米。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3)沟深为12厘米。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3)每沟放一排椿芽枝条,每排中相邻椿芽枝条首尾相接。香椿枝条短截后首尾放入沟内,覆土,该方法可提高香椿枝条的产苗率。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4)中温室棚内温度最好为22_28°C。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1)所述温室棚为智能大棚,其包括智能化控制装置,所述智能化控制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器、智能中心机构和执行机构,所述智能中心机构由控制中心、输入模块及输出模块构成;智能中心机构的输入模块连接数据采集器,智能中心机构的输出模块与执行机构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多个光照检测器、温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反应器、保温系统、保湿系统、光照/遮阳系统。所述保温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为大棚提供热能的热水锅炉及设置于大棚顶部的天窗、设置于大棚侧部的侧窗和湿帘;所述保湿系统可以为喷雾器、喷淋器或滴灌设备,以及天窗、侧窗;所述光照/遮阳系统可采用太阳能灯、白炽灯、萤光灯、高压钠灯作为光源,采用遮阳布或草垫作为遮阳装置。数据采集机构将大棚内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信号参数传输到智能中心机构,智能中心机构将接收到的信号参数与存储的标准数据相比较,当接收到的信号参数超出标准数据的范围时,输出模块发送指令到执行机构,由执行机构进行加温、降温、保湿、遮阳或增强光照的工作。所述智能中心机构存储的标准数据值中,温度标准数据值的棚内温度为22_32°C,地表温度为15-20°C ;光照标准数据值为60-80勒克斯;湿度标准数据值为60-75%。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4)中,温度检测器将检测到的温度数值输送到智能中心机构,智能中心机构将接收到的信号参数与存储的标准数据相比较,当接收到的温度低于22°C时,输出模块发送指令到保温系统,由热水锅炉为大棚提供热能,反之,当接收到的温度高于32°C,输出模块发送指令到保温系统,打开湿帘、天窗、侧窗降温;光照检测器将检测到的光照强度数值输送到智能中心机构,智能中心机构将接收到的信号参数与存储的标准数据相比较,当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低于60勒克斯时,输出模块发送指令到光照/遮阳系统,使用太阳能灯、白炽灯、萤光灯或高压钠灯作为光源补充光照,反之,当接收到的光照强度高于80勒克斯,输出模块发送指令到光照/遮阳系统,采用遮阳布或草垫遮阳降低光照强度;湿度检测器将检测到的湿度数值输送到智能中心机构,智能中心机构将接收到的信号参数与存储的标准数据相比较,当接收到的湿度低于60%时,输出模块发送指令到保湿系统,使用喷雾器、喷淋器或滴灌增加湿度,反之,当接收到的湿度高于75%,输出模块发送指令到保湿系统,打开天窗、侧窗降低湿度。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4)中大棚管理时,培育45-55天期间,有60%的香椿萌芽时揭去地膜。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步骤(4)中大棚管理时,在幼苗期出现立枯病时及时喷25%多菌灵。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采用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整枝方法采用短截,短截后的椿芽枝条长度为40-50cm,用1%的赤霉素药液浸泡整枝椿芽枝条2-5分钟,打破休眠期,有助于提高椿芽枝条的产苗率;种植方法采用厢面按15-25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10-15厘米,将处理好的香椿枝条平放至上述沟内,浇足底水,覆土覆膜,短截后营养输送途径短,水肥效果表达更快捷、有效,可以进一步提高椿芽枝条的产苗率,并且能够提高椿芽枝条的存活率;本专利技术的香椿菜种植方法中,智能温室大棚可有效控制温室棚内温度和湿度,使其保持在椿芽生长的最好条件下,并能顺利越冬越夏。本专利技术的香椿产苗率及成活率高,生产周期短,从整枝至采收仅需要55-70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香椿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整地:在温室棚内的棚架下堆积30?40厘米厚的混合有有机肥的泥土,每立方米泥土中混合有500?800kg有机肥,平整泥土,作厢;(2)、整枝:秋冬季节,将带有土质的椿芽枝条短截,短截后的椿芽枝条长度为40?50cm,用0.5?1.5%的赤霉素药液浸泡整枝椿芽枝条2?5分钟,打破休眠期;(3)、种植:厢面按15?25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10?15厘米,将经步骤(2)处理好的香椿枝条平放至上述沟内,浇足底水,覆土覆膜;????(4)、大棚管理:控制温室棚内温度为22?32℃,地表温度为15?20℃,培育45?55天,揭去地膜;(5)、采收:芽长至20?25厘米用剪刀剪芽,保留基部1?2片叶,采收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地温润,第一次采收后,追施尿素10?15kg/亩,以促幼芽生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生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