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3038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包括智能终端、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操作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及图像传输器,所述操作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图像传输器依次连接,所述图像传输器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采集到的植物叶片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将图像采集、分割、展示、分类、存储、检索等功能集成于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携带方便,适于野外工作者对大自然叶片进行采集;注重人机交互,操作容易;图像处理实时、高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包括智能终端、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操作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及图像传输器,所述操作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图像传输器依次连接,所述图像传输器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连接。本技术对采集到的植物叶片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将图像采集、分割、展示、分类、存储、检索等功能集成于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携带方便,适于野外工作者对大自然叶片进行采集;注重人机交互,操作容易;图像处理实时、高效。【专利说明】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地球上大约有400000种植物,我国是世界第二大植物物种资源库。植物物种的分类与识别是植物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人类认识植物,掌握植物的进化规律,了解植物的基本特性并且加以利用的基础,可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识别、农作物长势监测等领域,同时与农、林、牧、副、渔、中医药等领域也有着密切关系。传统的植物分类学研究一般对采集的标本需要人工测量、获得数据,综合植物的外部特征,通过人们的经验常识进行分类,这种方法工作量巨大,并且主观性较强,导致识别错误的可能性大。随着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对植物进行快速客观的分类。在植物的根、莖、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中,叶以其数量相对较大,生长周期相对较短,采集方便、伤害较小等优势成为进行植物识别的首选。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基因的差异,不同的植物的叶片在形状、纹理上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采集叶片的图像,得到其特征参数,将使人们对植物进行准确的分类。现代的植物叶片识别系统通过获取质量较高的叶片图像,对图像进行形态学的预处理,分割出感兴趣的部分,接着通过高效的算法提取图像的特征参数,最后将特征参数送入分类器,得到结果。即将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的理论技术应用在叶片图像上,达到分类和识别的目的。过去10年,欧美等国家不断呼吁采用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将植物物种鉴定实现全自动或半自动计算机辅助计算,Milanie Thibaut等人在对杨柳科植物进行的分类研究,T.Saitoh等人在工作中使用花朵和叶片的图像来识别野生种类的植物。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史密斯植物学会在开发基于IOS系统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植物叶片识别系统。而国内尚无基于移动设备的植物叶片识别软件。随着Android系统的兴起,大量的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都采用了这款强大的嵌入式操作系统,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76%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由于植物的生长环境基本都在室外,传统的台式机,笔记本不适合随身携带来采集识别植物叶片,而手持设备体积小,方便携带,并且摄像系统的普及以及3G时代的到来,将十分有利于利用手机、平板等采集叶片,通过单机或者联网的形式对植物叶片进行处理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操作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及图像传输器,所述操作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图像传输器依次连接,所述图像传输器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连接。所述操作模块包括显示屏和功能按钮,所述显示屏与功能按钮连接。所述显示屏为电容式触摸屏。所述图像采集器包括摄像头和存储卡。所述图像传输器包括GPRS和Wifi。所述智能终端包括Android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GPS定位器,所述GPS定位器一端与操作模块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连接。本技术对采集到的植物叶片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将图像采集、分割、展示、分类、存储、检索等功能集成于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携带方便,适于野外工作者对大自然叶片进行采集;注重人机交互,操作容易;图像处理实时、高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1、数据库服务器2及应用服务器3,所述智能终端I包括操作模块11、图像采集器12、图像处理器13及图像传输器14,所述操作模块11、图像采集器12、图像处理器13、图像传输器14依次连接,所述图像传输器14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2和应用服务器3连接。所述智能终端11还包括GPS定位器16,所述GPS定位器16 —端与操作模块1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2和应用服务器3连接。所述操作模块11包括显示屏和功能按钮,所述显示屏与功能按钮连接。所述显示屏为电容式触摸屏。所述图像采集器12包括摄像头和存储卡。所述图像传输器14包括GPRS和Wifi。所述智能终端包括Android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装置对植物叶片分类:用户通过操作模块11控制摄像头采集图像,或者直接选取存储卡中的图像;图像处理器13对图像进行分割、特征提取等处理,然后将图像经过图像传输器14与数据库服务器2和应用服务器3连接,数据库服务器2和应用服务器3联合图像处理器13对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然后将结果返回给智能终端1,显示屏将结果显示出来。装置定位:用户通过操作模块11控制GPS定位器对该装置所在位置进行定位,GPS定位器联合数据库服务器2和应用服务器3获取装置所在附近的植物信息和植物园信息,并将结果返回给智能终端1,显示屏将结果显示出来。【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操作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及图像传输器,所述操作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图像传输器依次连接,所述图像传输器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包括显示屏和功能按钮,所述显示屏与功能按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电容式触摸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器包括摄像头和存储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输器包括GPRS和Wifi。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包括Android智能手机、平板电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GPS定位器,所述GPS定位器一端与操作模块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连接。【文档编号】G06K9/00GK203414962SQ201320438588【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植物叶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操作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及图像传输器,所述操作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图像传输器依次连接,所述图像传输器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双叶爽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