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030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第一机体、一框架及一第二机体。框架枢接于第一机体且具有一凹口。第二机体枢接于框架且具有一显示面。框架适于相对于第一机体枢转而使第二机体展开或闭合于第一机体。第二机体适于相对于框架枢转而改变显示面与第一机体的相对位置。当第二机体的一第一部分嵌合于凹口时,第二机体的一第二部分位于凹口之外,而使框架仅部分地围绕第二机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第一机体、一框架及一第二机体。框架枢接于第一机体且具有一凹口。第二机体枢接于框架且具有一显示面。框架适于相对于第一机体枢转而使第二机体展开或闭合于第一机体。第二机体适于相对于框架枢转而改变显示面与第一机体的相对位置。当第二机体的一第一部分嵌合于凹口时,第二机体的一第二部分位于凹口之外,而使框架仅部分地围绕第二机体。【专利说明】电子设备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显示面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笔记型电脑(notebook computer)具有与一般桌上型电脑(desktopcomputer)相同的功能,再加上轻薄化的设计让使用者方便携带,使得笔记型电脑已经成为某些使用者不可或缺的随身工具。随着笔记型电脑的价格不断下降,某些使用者甚至以笔记型电脑直接取代桌上型电脑。一般来说,笔记型电脑包含主机及可展开或闭合于主机的屏幕(如液晶显示屏幕),且屏幕可具有触控输入功能。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更舒适地对显示模块进行触控操作,一些笔记型电脑的屏幕并非直接枢接于主机而是透过框架来连接于主机,以使屏幕的显示面的位置能够随着屏幕与框架的相对枢转而改变,并更为接近使用者。然而,当屏幕相对于框架枢转至某些位置时,框架可能会遮挡于屏幕的显示面与使用者之间,因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避免框架遮挡于显示面与使用者之间。本技术的电子设备包括一第一机体、一框架及一第二机体。框架枢接于第一机体且具有一凹口。第二机体枢接于框架且具有一显示面。框架适于相对于第一机体枢转而使第二机体展开或闭合于第一机体。第二机体适于相对于框架枢转而改变显示面与第一机体的相对位置。当第二机体的一第一部分嵌合于凹口时,第二机体的一第二部分位于凹口之外,而使框架仅部分地围绕第二机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第二机体展开于第一机体且第一部分嵌合于凹口时,第二机体适于相对于框架枢转而使第一部分展开于框架并移离凹口。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第一部分展开于框架并移离凹口时,框架适于相对于第一机体枢转而使第一部分承靠于第一机体或悬空于第一机体上方。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机体适于相对于框架枢转而使第二部分嵌合于凹口,当第二部分嵌合于凹口时,第一部分位于凹口之外,而使框架仅部分地围绕第二机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凹口的一深度小于第二机体的一宽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机体沿一轴线枢接于框架,轴线位于凹口的开放端。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凸耳,上述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凸耳,当第一部分嵌合于凹口时,第一凸耳与框架干涉以阻止第二机体沿一第一转动方向相对于框架枢转,当第二部分嵌合于凹口时,第二凸耳与框架干涉以阻止第二机体沿反向于第一转动方向的一第二转动方向相对于框架枢转。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框架具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当第一部分嵌合于凹口时,则第一凸耳位于第一凹槽内,当第二部分嵌合于凹口时,则第二凸耳位于第二凹槽内。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第一部分展开于框架且承靠于第一机体时,第一凸耳与第一机体干涉以定位第二机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第二机体闭合于第一机体且第一部分嵌合于凹口时,第二凸耳适于受力而带动第二机体展开于第一机体。基于上述,本技术的第二机体可相对于框架枢转,让使用者能够藉此调整显示面与第一机体的相对位置。由于框架并非全框形式而是具有凹口且仅能够部分地围绕第二机体的半框形式,因此可避免框架遮挡于第二机体的显示面与使用者之间,进而提升电子设备使用上的便利性。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第二机体展开于第一机体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第二机体承靠于第一机体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第二机体悬空于第一机体上方的立体图;图5为图1的第二机体的背面朝向第一机体的立体图;图6为图2的电子设备于第一凸耳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的电子设备于第二凸耳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电子设备;110:第一机体;112:输入模块;120:框架;122:凹口;124:第一凹槽;126:第二凹槽;130:第二机体;130a:第一部分;130b:第二部分;132:显示面;134:背面;136:第一凸耳;138:第二凸耳;A:轴线;D:深度;Rl:第一转动方向;R2:第二转动方向;W:宽度。【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第二机体展开于第一机体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例如为笔记型电脑(notebook computer)且包括一第一机体110、一框架120及一第二机体130。第一机体110及第二机体130例如分别为笔记型电脑的主机及屏幕。框架120枢接于第一机体110且具有一凹口 122。第二机体130枢接于框架120且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132及一背面134。框架120适于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枢转而使第二机体130展开或闭合于第一机体110。当第二机体130如图1所示闭合于第一机体110且第二机体130的一第一部分130a嵌合于框架120的凹口 122时,第二机体130的显示面132(标示于图2)朝向第一机体110而被隐藏,以便于使用者收纳或携带电子设备100。当第二机体130如图2所示展开于第一机体110且第二机体130的第一部分130a嵌合于框架120的凹口 122时,使用者便于观看第二机体130的显示面132并操作第一机体110的输入模块112 (绘示为键盘)。图3为图2的第二机体承靠于第一机体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第二机体悬空于第一机体上方的立体图。图5为图1的第二机体的背面朝向第一机体的立体图。为使图式较为清楚,在图1至图5中以虚线来区分第二机体130的第一部分130a及第二部分130b。当第二机体130如图2所示展开于第一机体110且第二机体130的第一部分130a嵌合于框架120的凹口 122时,第二机体130适于相对于框架120枢转而如图3、图4或图5所示改变显示面132与第一机体110的相对位置,让使用者便于对第二机体130的显示面132进行触控操作。具体而言,第二机体130适于相对于框架120枢转而使第二机体130的第一部分130a展开于框架120并移离框架120的凹口 122。此时框架120适于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枢转而使第二机体130的第一部分130a如图3所示承靠于第一机体110或如图4所示悬空于第一机体110上方,以让使用者能够依需求调整第二机体130的显示面132的位置。此外,第二机体130适于相对于框架120枢转而使第二机体130的第二部分130b如图5所示嵌合于框架120的凹口 122,且第二机体130可通过框架120的枢转而闭合于第一机体110。此时,第二机体130的背面134 (标示于图1)朝向第一机体110且第二机体130的显示面132被暴露,以使电子设备100转变为类似于平板电脑(tablet PC)的形式供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机体;一框架,枢接于该第一机体且具有一凹口;以及一第二机体,枢接于该框架且具有一显示面,其中该框架适于相对于该第一机体枢转而使该第二机体展开或闭合于该第一机体,其中该第二机体适于相对于该框架枢转而改变该显示面与该第一机体的相对位置,当该第二机体的一第一部分嵌合于该凹口时,该第二机体的一第二部分位于该凹口之外,而使该框架仅部分地围绕该第二机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芳樱林克威曹容维贺仁玮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