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资丰专利>正文

双层透明线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232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层透明线模头,主要解决提高制品品质等技术问题,其采用技术方案是,在内套下端一侧突伸设置有一截流引流块,截流引流块的外圆柱面和下模体的内孔呈无间隙配合,截流引流块的轮廓面为对称的曲面,在截流引流块的中部设置有和内套内腔连通的通槽,通槽自截流引流块顶端下方挖设至内套的底端面,适用于各式双层透明线模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透明线模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模法所用设备的部件,特别是一种模头。
技术介绍
:双层带透明线的塑料容器,由于使用方便,节省原料等优点,在食品、化工等行业均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这一类型容器,大都是吹塑一体成型,其设备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采用带有透明线板的模头,在模头体上分别连接有外层、内层和透明线的供料接头,各接头均独立设置有加热、螺旋输送、动力源和相应控制的各种配套设备,其作业过程是,在外、内层供料接头供料进入模头内流道后,在透明线板上截流块的作用下,在制品需形成透明线的部件,对内、外层物料形成截流,阻断该部位的内、外层物料,而同时,在透明线供料接头的物料,从截流块下方的进料口进入模芯,并和内、外层物料一起经模套模嘴进入模具,从而吹制成型双层透明线容器,其缺点是设备结构复杂;针对此,本设计人提出一种改进的双层透明线模头,利用内流道和透明线流道接通省却一个透明线供料接头和相应配套设备,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但是上述这些技术方案中,均以截流块截断内、外流道在透明线部位的供料方式,其制品如图1所示,虽然内层01’和透明线03’属同一种物料,但透明线03’的物料是在截流块下方从透明线流道供入,内层01’物料和透明线03’物料在截流块下方汇合,此时由于二者融合不充分,在二者接合处产生接痕00(如图7),该接痕00影响容器的品质,当容器承受较大的内负荷时,可能自该处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双层透明线模头,它能提高制品的品质,又能简化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内套下端一侧突伸设置有一截流引流块,截流引流块的外圆柱面和下模体的内孔呈无间隙配合,截流引流块的轮廓面为对称的曲面,在截流引流块的中部设置有和内套内腔连通的通槽,通槽自截流引流块顶端下方挖设至内套的底端面。截流引流块将外流道的物料截断,而其通槽则将内流道的物料引入填充外流道的截断部分形成透明线。本技术藉其内套上截流引流块的设置,其通槽引流的内层和透明线呈一体经模套模嘴进入模具,此时内层与透明线的物料是融合成一体,消除传统模头的制成品内层和透明线融合不充分产生接痕的缺陷,提高制品品质,除一台挤出机共用形成内层及透明线简化结构外,其流道简化,进一步简化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层透明线模头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内套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截流引流块部分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中A向视图。图6是本技术制品壁部局部剖视示意图。图7是传统模头制品壁部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双层透明线模头包括有模头体1(内含上模头体4、中模头体5、下模头体6)、外层供料接头2、内层供料接头3、内套7、内芯8、厚薄调节杆9和模套模嘴10,模头体1上设置有内、外层供料接头3、2,模头体1内设置有内套7、内芯8、厚薄调节杆9,模头体1下方连接模套模嘴10,内套7和内芯8形成有内流道01,模头体1和内套7形成有外流道02,上述流道结构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与传统结构相似或相同。模头体1的中模头体5固定连接外层供料接头2,并和外流道02连通,上模头体4固定连接内层供料接头3,并和内流道01连通。参照图3,内套7是一上端具有凸缘的空心筒状体,其外圆柱面上设置有改善物料流动的成型槽;在其下端一侧突伸设置有一截流引流块70,其中:外圆柱面702,如图4是截流引流块70在内套7本体突伸的最外侧表面,外圆柱面702和下模头体6的内孔60呈无间隙配合,如图2所示,外流道02的物料藉该无间隙配合而被截流,物料将绕过截流引流块70(如图5箭头所示)流向模套模嘴10,给透明线物料填入提供条件;轮廓面701,是外圆柱面702的垂直向表面,也是内套7的外圆柱面71和截流引流块70的外圆柱面之间的连接面,轮廓面701为左右对称的曲面,它可是扩张斜面7011、直面7012和收缩斜面7013组成的曲折面(如图5),外流道物料绕经该曲折面顺畅地流向模套嘴10;轮廓面701也可是一光滑的流线型曲面,该曲面上部呈扩张状,下部呈收缩状;通槽703,该槽贯通内套7的壁部和其上突伸的截流引流块70,通槽-->703(如图5)是由上部的宽通槽7013和下部的窄通槽7032组成,宽通槽7031的顶部呈倾斜状,由内侧向外侧收缩,使内层01的物料能顺畅地引入通槽703内,通槽703宽通槽7031顶部外侧的位置在截流块70顶部7010的下方,其底部的位置略高于内套7的收缩段72顶部,窄通槽7032连接宽通槽7031其下端挖设至内套7的底端面73。作业时,物料自外、内层供料接头2、3进入内、外流道01、02,内流道物料在截流引流块70处,由通槽703引入透明线料,形成透明线流道,二者融合在一体,经模套模嘴10进入模具吹塑制成型,制品的内层01’和透明线03’呈一体(如图6),消除传统模头由于二者融合不充分产生接痕00的缺陷,在内流道01和引流后的透明线流道完成上述过程的同时,外流道02将物料不断供入,其相应截流引流块70部位,则绕流以使形成透明线流道,并和内流道01、透明线流道一起,经模套模嘴10进入模具吹制成型双层透明线制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透明线模头,模头体上设置有内、外层供料接头,模头体内设置有内套、内芯、厚度调整杆,并连接有模套模嘴,模头体、内套和内芯分别形成有内流道、外流道,其特征在于:在内套(7)下端一侧突伸设置有一截流引流块(70),截流引流块(70)的外圆柱面(702)和下模体(6)的内孔(60)呈无间隙配合,截流引流块(70)的轮廓面(701)为对称的曲面,在截流引流块(70)的中部设置有和内套(7)内腔连通的通槽(703),通槽(703)自截流引流块(70)顶端(7010)下方挖设至内套(7)的底端面(7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透明线模头,模头体上设置有内、外层供料接头,模头体内设置有内套、内芯、厚度调整杆,并连接有模套模嘴,模头体、内套和内芯分别形成有内流道、外流道,其特征在于:在内套(7)下端一侧突伸设置有一截流引流块(70),截流引流块(70)的外圆柱面(702)和下模体(6)的内孔(60)呈无间隙配合,截流引流块(70)的轮廓面(701)为对称的曲面,在截流引流块(70)的中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资丰
申请(专利权)人:刘资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