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卷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180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渍涝区排水用塑料卷片,以带有透水孔的高密度聚乙烯片材料为基材,该片材的外面贴粘一层无纺布,片材的两侧各设有舌齿与缝口,可在施工现场,采用成管器将该卷片成为管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输方便,运价低廉,适应各种土类和寒、热带气候,易于机械化施工,施工速度快。(*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渍涝区排水用塑料卷片。排除渍涝区地表面残留水和土壤重力水一般采用以排水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技术发达国家都采用骨干排水工程修建之后,在田间排水网中,多数使用暗管排水工程。经几十年实践证明,采用暗管排水工程改良渍涝田效果好,占地少,适用于机械化,但是投资大,难以实现。我国的暗管排水工程发展的也很快,就全国而言,鼠洞排水最受欢迎。鼠洞排水对排除降雨后的地表残留水,土壤多余水,降低地下水位,使土壤中保持适宜水份,都具有明显的效果。黑龙江省在五十年代中期,在三江平原就利用过鼠洞排水改造低湿地,至到八十年代,八五0农场、虎林、宝清等地也在搞鼠洞排水,但是不能大面积推广,其原因之一是寒冷地区,冻融破坏严重,鼠洞寿命短,二是经试验分析白浆土各层有迂水崩解现象,所以在这样土壤地区用鼠洞排水不适宜。塑料暗管是比较理想的排水材料,但价格偏高、施工较复杂,运输也不太方便。-->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运输方便、易于机械化施工的渍涝区排水用塑料卷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带有透水孔的高密度聚乙烯片材为基材,该片材的外面贴粘一层无纺布,片材的一侧边缘设有一排整齐的舌齿,另一侧设有对应的缝口。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可无沟铺设暗管,减少填控土方工程;2、塑料卷材现场成管,运输方便,运价低廉;3、管内圆滑,水流阻力小;4、塑料管外贴无纺布反泸,适应各种土壤,经久耐用;5、易于机械化施工,施工速度快;6、造价低廉,炎热和寒冷地区均可用。图1为本技术卷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成管器的俯视图。图4为成管器的正视图。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卷材以带有透水孔3的高密度聚乙烯片材4为基材,在其外面贴粘无纺布5,片材的一侧边缘设有一排整齐的舌齿1,另一侧设有对应的缝口2。本塑料片材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的成管器将其片材-->成为拉链管子,成管器结构包括喉管体2、两个圆管3、两个滚动轴5与6、支承脚7及框架8,框架的中部上设有喉管体,喉管体的前部与喉管体同一中心线上设有两个圆管,后支承脚延申至框架8的上部,其上端设置滚动轴6,框架的后端设有另一个滚动轴。本技术塑料卷片成管过程如下:将塑料卷片1套在滚动轴6上,卷片通过框架板与滚动轴5之间的缝隙拉过来之后,将塑料卷片上头几个舌齿压入缝口中穿过喉管体2,在牵引力作用下再穿过两个圆管3,逐将卷片成为拉链管子4。在现场施工时拖拉机牵引鼠洞犁,鼠洞犁的弹头牢固的套住拉链管子,当拖拉机向前移动时,鼠洞犁在农田地下打洞,在鼠洞犁的带动下塑料卷片通过成管器,形成连续的拉链管子穿过鼠洞埋入地下。到达终点后,管子从鼠洞犁拆下,拖拉机牵引鼠洞犁到另一端,从新开始,如此往反至止完成施工任务。本技术为农田渍涝区,排除地表面残留水、土壤重力水,改良盐碱土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同时还可以应用在地下渗灌工程上,而且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土木工程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渍涝区排水用塑料卷片,包括带有透水孔的高密度聚乙烯片材,其特征在于该片材的外面贴粘一层无纺布,片材的一侧边缘设有一排整齐的舌齿,另一侧设有对应的缝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渍涝区排水用塑料卷片,包括带有透水孔的高密度聚乙烯片材,其特征在于该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德丁本昌袁辅恩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