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抗静电面料及其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1523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抗静电面料及其织造方法,所述面料由经纱与纬纱交织而成,经纱采用混纺纱A,纬向上每间隔3~8纬混纺纱A打入1~3纬导电混纺纱B,其中混纺纱A由两股或多股混纺细纱加捻成型制成,导电混纺纱B是在两股或多股混纺细纱中并入一股或多股聚酯基体或聚酰胺基体复合型有机导电纤维加捻成型制成,混纺细纱是由60~80wt%经抗静电油剂预处理的芳纶1414与20~40wt%棉纤维纺制成的单纱。本发明专利技术织造的面料不但在拉伸断裂强力、耐磨性等方面表现优异,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阻燃、抗静电性能,提高了面料的使用价值和扩大了面料的应用范围。

Flame retardant antistatic fabric and weaving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ame retardant antistatic fabric and weaving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fabric is composed of warp and weft woven with the warp yarn A, weft every 3 ~ 8 weft blended yarn A into 1 ~ 3 weft conductive B blended yarn, blended yarn which is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trands of A blend yarn twisting molding made of conductive fiber blended yarn is B in two or more strands of yarn blended into one or more strands of polyester matrix or polyamide matrix composite organic conductive fiber blended yarn twisting forming, is composed of 60 ~ 80wt% by single yarn pretreatment anti electrostatic oil agent of aramid 1414 and 20 ~ 40wt% cotton fiber spun. The invention of weaving fabrics not only in tensile strength, wear resistance, excellent performance, but also has good flame retardant and antistatic properties, improve the fabric use value and expand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fabr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织物面料
,涉及一种多组分混纺面料。本专利技术的面料除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外,还具有阻燃、抗静电性能。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各行业意外事故频频发生,安全生产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人自我保护能力,穿着具有防护功能的工作服是重要的防护措施之一。目前使用的工作服一般为纯棉、涤棉面料,虽然各具特点,但功能相对单一,存在耐久性差、起静电、易燃烧等缺陷,不能满足更复杂工作环境的功能要求。尤其是在特殊工作场合,更是顾此失彼、很难全面兼顾。因此,研究织造具有高强耐磨、阻燃、抗静电的多功能防护面料对降低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改善工人生存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科技纤维的不断涌现是纺织新产品开发的基础,以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芳纶1414)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的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芳纶1414由于其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腐蚀性,尤其是突出的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等特性,成为备受国内外业界关注的高性能材料。目前,在织物中添加导电纤维是一种解决纺织制品起静电问题公认的最有效方法。通常,一种纤维很难做到同时兼顾功能性与服用性,将多种纤维原料混纺可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因而,选用原料以何种比例进行混纺以及采用何种纺纱工艺,直接影响着成品的性能,特别是取决于各个行业对产品的特殊需求,也正是该
研究人员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舒适性和功能性于一体的阻燃抗静电面料及其织造方法。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开发一种多功能阻燃抗静电面料,该面料是由经纱与纬纱交织而成的平纹或斜纹织物,其经纱采用混纺纱A,纬纱由混纺纱A与导电混纺纱B两种纱线组成,间隔打纬而成,具体是在纬向上纬向上每间隔3?8纬混纺纱A打入I?3纬导电混纺纱B。具体地,所述混纺纱A由两股或多股混纺细纱加捻成型制成,所述导电混纺纱B是在两股或多股混纺细纱中并入一股或多股聚酯基体或聚酰胺基体复合型有机导电纤维加捻成型制成。进而,所述的混纺细纱是由60?80wt%经抗静电油剂预处理的芳纶1414与20?40wt%棉纤维纺制成的单纱。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混纺纱A的捻系数320?550、股线线密度45?70tex,捻向ZZS。导电混纺纱B的捻系数320?550,股线线密度45?70tex,捻向ZZS。其中,所述经抗静电油剂预处理的芳纶1414是向芳纶1414均匀喷洒占纤维干重0.4%的抗静电油剂稳定乳液,并堆置24小时。所述抗静电油剂稳定乳液是由抗静电油剂与水按照1:10的重量比配成的稳定乳液。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抗静电油剂为常规的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抗静电剂TM、抗静电剂SN等。所述的聚酯基体或聚酰胺基体的复合型有机导电纤维比电阻IO6?IO7 Ω.g.Cm—2,包括20D/3F黑色聚酯基体导电长丝,20D/3F灰色、黑色聚酰胺基体导电长丝或30D/3F灰色聚酰胺基体导电长丝。本专利技术所述阻燃抗静电面料的具体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经抗静电油剂预处理的芳纶1414与棉纤维根据所述重量配比混合后,经纺纱工序制成混纺细纱,取两股或多股所述混纺细纱加捻成型,制成捻系数320?550、股线线密度45?70tex,捻向ZZS的混纺纱A ; b).取两股或多股步骤a)制成的混纺细纱,并入一股或多股聚酯基体或聚酰胺基体复合型有机导电纤维,加捻制成捻系数320?550,股线线密度45?70tex,捻向ZZS的导电混纺纱B ; c).将所述混纺纱A、导电混纺纱B分别经络筒机加工,于热定形箱内控制温度350°C,真空热定型I小时; d).织物经纱采用混纺纱A,以低张力V型筒子架对经纱进行整经加工,采用络筒定长和集体换筒工艺,上机张力控制在经纱断裂强力的20%?25%并保持稳定; e).织机的引纬方式采用变换选纬,织物纬向由混纺纱A和导电混纺纱B间隔配置,每3?8纬混纺纱A间隔打入I?3纬导电混纺纱B ;经纱从织轴均匀送出,将纬纱打入织口,在织口处形成织物,引离织口并卷绕到卷布辊上。其中,所述混纺纱A和混纺纱B的纺纱工艺在温度24?26°C,湿度60?65%的环境下进行。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配用高性能纤维和天然棉纤维并科学加工,使得织造的面料不但在拉伸断裂强力、耐磨性等方面表现优异,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阻燃、抗静电性能,提高了面料的使用价值和扩大了面料的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制成的织物呈淡黄色,依据GB/T 19976-2005检测织物顶破强力不低于2217N ;依据GB/T 3917.2-2009检测织物撕破强力经向不低于102.3N,纬向不低于79.8N ;依据GB/T 3923.1-1998检测织物断裂强力经向不低于2735.2N,纬向不低于2278.4N ;其织物顶破强力、撕破强力、断裂强力同比相同规格的纯棉织物分别提高约2.8倍、3.2倍、3.5倍以上。依据GB/T 21196.2-2007检测,织物耐磨性能允许程度不少于3920次。此外,织物阻燃性(洗涤前)达到了 GB/T 5455-1997阻燃织物国家标准的C级或以上要求,织物防静电性能(洗涤前)达到了 GB/T 12014-2009防静电织物的B级或以上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织物的组织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织物的组织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及特征、达成的目的与功能明示于人,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纺纱原料包括。芳绝1414:山东烟台生产的Kevlar, 38mm,线密度1.65dtex,强度19.7cN/dtex,伸长率2.4%,回潮率6.5%ο棉纤维:常规细绒棉纤维,长26mm,线密度1.9dtex,强度2.6cN/dtex,伸长率8.2%,回潮率 8.5%ο有机导电纤维:美国首诺公司的有机导电纤维22T-5-632Z。实施例1 将抗静电油剂SN与水按照1:10的配比配成稳定乳液,以乳液占纤维干重的0.4%均匀喷洒在芳纶1414纤维上,堆置24小时,对芳纶1414纤维进行预处理。将上述经抗静电油剂预处理的芳纶1414与棉纤维按照6:4的重量比均匀混合,经开清、粗梳、并条、粗纱、细纱等一系列纺纱工序,制成混纺细纱。取上述混纺细纱两股加捻成型,分别设计成捻系数395,股线线密度27.8X2tex,捻向ZZS的经纱Aj和捻系数330,股线线密度27.8X2tex,捻向ZZS的纬纱Aw。取上述混纺纱两股,并入一股22T-5-632Z有机导电纤维,设计成捻系数330,股线线密度27.8X2tex,捻向ZZS的纬纱Bw。 上述纺纱工艺在温度24~26°C,湿度60~65%的环境下进行。将混纺经纱A1、纬纱Aw、纬纱Bw分别上托盘式自动络筒机,由管纱加工成筒纱,络筒的同时经气圈破裂器和电子式预清纱器,清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纱疵点。使用电子定长和集体换管、换筒装置,以减少纱路曲折角,提高机器效率。络筒后的混纺经纱A1、纬纱Aw、纬纱Bw放入热定形箱内并控制温度350°C,真空热定型I小时待用。混纺经纱Aj采用分批整经方式,即将经纱Aj从纱筒上引出,绕过循环式链式筒子架上张力器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燃抗静电面料,是由经纱与纬纱交织而成的平纹或斜纹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采用混纺纱A,纬纱由混纺纱A与导电混纺纱B两种纱线组成,纬向上每间隔3~8纬混纺纱A打入1~3纬导电混纺纱B;所述混纺纱A由两股或多股混纺细纱加捻成型制成,所述导电混纺纱B是在两股或多股混纺细纱中并入一股或多股聚酯基体或聚酰胺基体复合型有机导电纤维并合加捻制成;其中,所述的混纺细纱是由60~80wt%经抗静电油剂预处理的芳纶1414与20~40wt%棉纤维纺制成的单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抗静电面料,是由经纱与纬纱交织而成的平纹或斜纹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采用混纺纱A,纬纱由混纺纱A与导电混纺纱B两种纱线组成,纬向上每间隔3?8纬混纺纱A打入I?3纬导电混纺纱B ;所述混纺纱A由两股或多股混纺细纱加捻成型制成,所述导电混纺纱B是在两股或多股混纺细纱中并入一股或多股聚酯基体或聚酰胺基体复合型有机导电纤维并合加捻制成; 其中,所述的混纺细纱是由60?80wt%经抗静电油剂预处理的芳纶1414与20?40wt%棉纤维纺制成的单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A的捻系数320?550、股线线密度45?70tex,捻向ZZ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混纺纱B的捻系数320?550,股线线密度45?70tex,捻向ZZ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抗静电油剂预处理的芳纶1414是向芳纶1414均匀喷洒占纤维干重0.4%的抗静电油剂稳定乳液,堆置24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油剂稳定乳液由抗静电油剂与水按照1:10的重量比配成的稳定乳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基体或聚酰胺基体复合型有机导电纤维为20D/3F黑色聚酯基体导电长丝,20D/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利昝会云戴晋明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