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及通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704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格栅,包括格栅框架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栅条,还包括多个用于连接栅条的旋向筋条,栅条呈环形状,多个栅条相互套设,由旋向筋条连接形成同心的多环状结构。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格栅的通风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格栅及通风设备,提高了风量,降低了出风噪音及减少风量损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Grille and ventilat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rid, including grid grid frame and a plurality of spaced apart, also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bars for turning ribs, bars in ring shape, a plurality of gate lines are sheathed with each other, by rotating the multi ring like structures connected to form concentric ribs.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ventilation device applying the grille. The grille and the ventila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 the air flow, reduce the noise of the air out and reduce the air l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格栅及通风设备
本技术涉及空调通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格栅及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商用室外机格栅结构大部分是横、竖网格形式或者金属类型格栅,外观方面,线条单一不美观;性能方面例如噪音、风量方面,横竖格栅筋条过密,较挡风,风量损失较大,且出风无导向,导致噪音偏大,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栅及通风设备,使得机组风量和噪音进一步优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格栅,包括格栅框架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栅条,还包括多个用于连接所述栅条的旋向筋条;所述栅条呈环形状,多个所述栅条相互套设,由所述旋向筋条连接形成同心的多环状结构。较优地,所述格栅分为中心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周侧的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周侧的第二区域;所述旋向筋条包括第一旋向筋条和第二旋向筋条,所述第一旋向筋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旋向筋条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旋向筋条的切线角度为28° -38°,所述第二旋向筋条的切线角度为13。-23° ;所述中心区域为实体。较优地,所述第一旋向筋条的一端连接所述中心区域,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交界处的所述栅条;所述第二旋向筋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交界处的所述栅条,另一端连接所述格栅框架;所述第一旋向筋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旋向筋条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心区域的周侧;所述第二旋向筋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旋向筋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交界处的所述栅条的周侧。较优地,所述第一旋向筋条的数量为7-11个;所述第二旋向筋条的数量为16-20个。较优地,所述旋向筋条还包括第三旋向筋条,所述第三旋向筋条的一端连接所述中心区域周侧的第八栅条,另一端连接所述格栅框架;所述第三旋向筋条的切线角度为17° -27° ;所述第三旋向筋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三旋向筋条与所述第二旋向筋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三旋向筋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八栅条的周侧。较优地,所述第三旋向筋条的数量为16-20个。较优地,相邻所述栅条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间距为8mm-12mm。较优地,在迎风面至背风面方向上,所述旋向筋条呈中间大两端小形状。较优地,在迎风面至背风面方向上,所述旋向筋条的迎风面一侧的纵截面呈锥形,背风面一侧的纵截面为外凸起弧面状尖部。较优地,所述中心区域的直径为122mm-132mm。还涉及一种通风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特征的格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格栅及通风设备,采用螺旋结构形式,纵向以整体圆周等间距排布,横向分为内格栅和外格栅分段错位方式螺旋排布,内螺旋间距相等,外螺旋间距也相等,夕卜形美观;不仅确保格栅零件强度,通过指尖安全测试,同时机组噪音和风量方面也得到进一步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格栅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格栅侧面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格栅的后视图;图4为图2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第一旋向筋条的切线角度示意图;其中,I格栅框架;2栅条;3第一旋向筋条;4第二旋向筋条;5第三旋向筋条;6中心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格栅及通风设备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的格栅一实施例包括格栅框架I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栅条2,还包括多个用于连接栅条2的旋向筋条(3,4,5);栅条2呈环形状,多个栅条2相互套设,由旋向筋条(3,4,5)连接形成同心的多环状结构,相邻栅条2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间距为安全距离,优选8mm-12mm。优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其中,格栅的左侧为迎风面,右侧为背风面,在迎风面至背风面方向上,旋向筋条(3,4,5)呈中间大两端小形状,栅条2的形状也为中间大两端小形状。优选地,栅条2与旋向筋条(3,4,5) —体成型,在迎风面至背风面方向上,旋向筋条(3,4,5)的迎风面一侧的纵截面呈锥形,背风面一侧的纵截面为外凸起弧面状尖部。迎风面一侧呈锥形,有利于整体风量排布,背风面一侧呈尖角趋势,有利于风量扩散,降低整机噪音。格栅分为中心区域6、中心区域6周侧的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周侧的第二区域。优选地,中心区域6的直径为122mm-132mm。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格栅中心区域6的直径取127mm最佳,直径偏大会导致格栅中心区域6周围风量衰减严重,影响风量,直径偏小会减弱格栅整体强度;所述旋向筋条包括第一旋向筋条3和第二旋向筋条4,第一旋向筋条3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第二旋向筋条4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第一旋向筋条3的切线角度范围为28° -38°,优选33°,第二旋向筋条4的切线角度范围为13° -23°,优选18° ;上述第一旋向筋条3和第二旋向筋条4的切线角度,便于加工格栅、增加栅条2之间的连接强度,且使机组噪音和风量优化;中心区域6为实体。其中,“切线角度”的定义为:顶点在圆周上,一边与圆相切,另一边与经过这个顶点的弦相切,这两条切线所形成的夹角称之为切线角,如图5所示,中心区域6为圆形,第一旋向筋条3与中心区域6的交点在中心区域6的圆周,中心区域6的经过该交点处的切线与第一旋向筋条3的经过该交点处的切线形成夹角α,夹角α即为第一旋向筋条3的切线角度。第一旋向筋条3的一端连接中心区域6,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交界处的栅条2 ;优选中心区域6周侧的第五栅条(栅条从中心区域向外按照升序排列)为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交界处的栅条2 ;第二旋向筋条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交界处的栅条2 (第五栅条),另一端连接格栅框架I ;第一旋向筋条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旋向筋条3均匀分布在中心区域6的周侧;第二旋向筋条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旋向筋条4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交界处的栅条2 (第五栅条)的周侧。第一旋向筋条3的数量为7-11个,优选9个,在同等条件下,风道模拟分析确定第一旋向筋条3的数量为9个时,风量和噪音效果最佳。第二旋向筋条4的数量为16-20个,优选18个,在同等条件下,风道模拟分析确定第二旋向筋条4的数量为18个时,风量和噪音效果最佳。较优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旋向筋条还包括第三旋向筋条5,第三旋向筋条5的一端连接中心区域6周侧的第八栅条,另一端连接格栅框架1,第三旋向筋条5的切线角度为17° -27°,优选22°,第三旋向筋条5的上述切线角度,增大第三旋向筋条5与栅条2的接触面积,增加格栅强度,且使机组噪音和风量最佳;第三旋向筋条5的数量为多个,第三旋向筋条5与第二旋向筋条4间隔设置,多个第三旋向筋条5均勻分布在所述第八栅条的周侧。第三旋向筋条5的数量为16-20个,优选18个,风道模拟分析确定第三旋向筋条5的数量为18个时,格栅强度、风量和噪音效果最佳,按照模拟分析确定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实验验证结果与模拟分析结果相符,栅条的间距、数量的合理排布及旋向筋条的间距、数量的合理排布不仅确保格栅强度,通过指尖安全测试,同时机组噪音和风量方面也得到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的格栅应用在通风设备,例如空调器、电风扇等,由于通风设备除格栅外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格栅,包括格栅框架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栅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用于连接所述栅条的旋向筋条;所述栅条呈环形状,多个所述栅条相互套设,由所述旋向筋条连接形成同心的多环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栅,包括格栅框架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栅条,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个用于连接所述栅条的旋向筋条; 所述栅条呈环形状,多个所述栅条相互套设,由所述旋向筋条连接形成同心的多环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栅分为中心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周侧的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周侧的第二区 域; 所述旋向筋条包括第一旋向筋条和第二旋向筋条,所述第一旋向筋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旋向筋条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旋向筋条的切线角度为28° -38°,所述第二旋向筋条的切线角度为13。-23° ; 所述中心区域为实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向筋条的一端连接所述中心区域,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交界处的所述栅条; 所述第二旋向筋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交界处的所述栅条,另一端连接所述格栅框架; 所述第一旋向筋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旋向筋条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心区域的周侧; 所述第二旋向筋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旋向筋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交界处的所述栅条的周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格栅,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海杨恒邓向明张龙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