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锦清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桶装水拎取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0469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桶装水拎取的装置,包括拎手和外壳,及设置在拎手下部的拉杆,及与拉杆活动连接的夹持杆,及与夹持杆活动连接的卡齿,所述卡齿和夹持杆设置在外壳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方便拎取桶装水,且稳定可靠,避免以往徒手拎取桶装水对手部造成的损害,且装置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在使用时舒适轻便,不易损坏桶体,且自身实用寿命长,适合大力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桶装水拎取的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桶装水拎取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桶装水送水员在送水过程中,都是不借助外物直接拎取水桶的,且拎取方式不科学,在长期送水后,容易对手腕造成伤害,且直接用手拎取不便施力,容易产生身体疲劳,所以现有的送水员需要通过专用拎水装置来实现轻松送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用于桶装水拎取的 装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拎手和外壳,及设置在拎手下部的拉杆,及与拉杆活动连接的夹持杆,及与夹持杆活动连接的卡齿,所述卡齿和夹持杆设置在外壳内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拎手上设置有拎环。作为优选的技术 方案,所述拎环上设置有指形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指形槽上设置有海绵垫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齿上包覆有橡胶防滑垫。通过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方便拎取桶装水,且稳定可靠,避免以往徒手拎取桶装水对手部造成的损害,且装置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在使用时舒适轻便,不易损坏桶体,且自身实用寿命长,适合大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用于桶装水拎取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卡齿;3、夹持杆;4、拎手;5、指形槽;6、海绵垫块;7、拎环;8、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桶装水拎取的装置,包括拎手4和外壳1,及设置在拎手4下部的拉杆8,及与拉杆8活动连接的夹持杆3,及与夹持杆3活动连接的卡齿2,所述卡齿2和夹持杆3设置在外壳I内部。其中,所述拎手上设置有拎环,用于手部提取。所述拎环7上设置有指形槽5,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在提取桶装水时,使手部舒适与手环密切配合。所述指形槽5上设置有海绵垫块6,提高了手部与指形槽5的接触舒适度。所述卡齿2上包覆有橡胶防滑垫(未图示),防止卡齿2与桶装水接触时,摩擦过小造成桶装水滑落。通过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方便拎取桶装水,且稳定可靠,避免以往徒手拎取桶装水对手部造成的损害,且装置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在使用时舒适轻便,不易损坏桶体,且自身实用寿命长,适合大力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桶装水拎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拎手和外壳,及设置在拎手下部的拉杆,及与拉杆活动连接的夹持杆,及与夹持杆活动连接的卡齿,所述卡齿和夹持杆设置在外壳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桶装水拎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拎手和外壳,及设置在拎手下部的拉杆,及与拉杆活动连接的夹持杆,及与夹持杆活动连接的卡齿,所述卡齿和夹持杆设置在外壳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桶装水拎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拎手上设置有拎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锦清
申请(专利权)人:郑锦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