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秀斌专利>正文

迷你破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423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迷你破窗器,包括一端封闭的直管,活动套于直管中的内管,内管内端与直管内部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内管中设有第二弹簧与撞针,内管外端设有供撞针弹出的通孔,内管中部侧面形成一缺口,撞针和第二弹簧均呈倾斜设置,撞针撞击端设有挡块,第二弹簧套合在撞针上且外端与挡块相抵;撞针上的挡块与内管缺口处边缘相抵,直管在内管缺口处设有一用于改变撞针角度的导引块,所述的导引块端部呈倾斜设置。采用了弹簧加撞针的结构,相比现有的安全锤等破窗工具,有益效果是: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尤其是在增设挂孔后可直接挂在钥匙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活日用工具技术领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迷你破窗器
本技术属于生活日用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挤压式实现高强度撞击的迷你破窗器。
技术介绍
目前,陆地交通工具在出现意外时乘客的最佳自救途径是破窗逃生,客车上均配套有安全锤作为应急逃生时的破窗器,现有的安全锤通常具有手柄与破碎头的小型手锤,使用者握持手柄后挥动安全锤需对玻璃进行多次敲击才能将玻璃破碎,敲击的能量较小,遇到力气较小的乘客极易破窗失败。通过加大安全锤的重量与手柄可以增加破窗效率,但是公共交通工具考虑到运行时的安全无法采用,乘客即便携带此类安全锤防身也无法通过安检。而轿车通常并没有配备安全锤等破窗器,而且由于轿车内空间小,大体积的破窗器如安全锤很难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即便使用安全锤破窗,手臂运动的范围的也限制了敲击玻璃的能量,破窗效率极低;同时在极端的情况下,例如轿车落入水中,车内灌水,更加无法使用现有的破窗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破窗效率高的多功能高效顶针器。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迷你破窗器,包括一端封闭的直管,活动套于直管中的内管,内管内端与直管内部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内管中设有第二弹簧与撞针,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你破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封闭的直管(1),活动套于直管(1)中的内管(2),内管(2)内端与直管(1)内部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内管(2)中设有第二弹簧(4)与撞针(6),内管(2)外端设有供撞针(6)弹出的通孔(2.1),内管(2)中部侧面形成一缺口(2.2),撞针(6)和第二弹簧(4)均呈倾斜设置,撞针(6)撞击端设有挡块(7),第二弹簧(4)套合在撞针(6)上且外端与挡块(7)相抵;撞针(6)上的挡块(7)与内管(2)缺口(2.2)处边缘相抵,直管(1)在内管(2)缺口(2.2)处设有一用于改变撞针(6)角度的导引块(8),所述的导引块(8)端部呈倾斜设置;所述直管(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迷你破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封闭的直管(I),活动套于直管(I)中的内管(2),内管(2)内端与直管(I)内部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内管(2)中设有第二弹簧(4)与撞针(6),内管(2)外端设有供撞针(6)弹出的通孔(2.1),内管(2)中部侧面形成一缺口(2.2),撞针(6)和第二弹簧(4)均呈倾斜设置,撞针(6)撞击端设有挡块(7),第二弹簧⑷套合在撞针(6)上且外端与挡块(7)相抵;撞针(6)上的挡块(7)与内管⑵缺口(2.2)处边缘相抵,直管(I)在内管(2)缺口(2.2)处设有一用于改变撞针(6)角度的导引块(8),所述的导引块(8)端部呈倾斜设置;所述直管(I)内端设有与撞针(6)倾斜角度一致的导向孔(1.1),撞针(6)尾端活动配合在导向孔(1.1)内且经垫片(1.2)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你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I)外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秀斌
申请(专利权)人:潘秀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