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整的衬衫领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182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衬衫领子,特别涉及一种自平整的衬衫领子;其包括衣领口和衣领座,其中所述衣领口包括衣领口后中心、衣领口肩点、前领口端点、衣领口后控制点以及衣领口前控制点;所述衣领座包括衣领座后中心、衣领座肩点、前中心点、衣领座后控制点以及衣领座前控制点;所述衣领座后中心到衣领座肩点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后中心到衣领口肩点距离的1.03~1.05倍;所述衣领座肩点到前中心点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肩点到前领口端点距离的1.03~1.05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衬衫领子部位内外层关系合理,肩、领部外观平整,松紧合适。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衬衫穿着时领部抱脖合适、无卡脖等不适感,提高了产品品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平整的衬衫领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衬衫领子,特别涉及一种自平整的衬衫领子。
技术介绍
衬衫领子造型的好坏在衬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领子的结构组成材料较多,翻领由翻领面、翻领里、领衬(单层或双层),领座由领座面、领座里及领衬组合而成。而领口部位前片为单层面料,后片为双层面料,较之领子轻薄很多,因此当领子的领口与领座结合后,领子部位很容易出现褶皱,不平整的现象,严重影响衬衫的美感与穿着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根本上解决衬衫上领部位褶皱、不平服的现象,使服装经过穿着洗涤后,仍然平整有型的自平整的衬衫领子。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衣领口和衣领座,其中所述衣领口包括衣领口后中心、衣领口肩点以及前领口端点;所述衣领座包括衣领座后中心、衣领座肩点以及前中心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领口还包括衣领口后控制点以及衣领口前控制点;所述衣领座包括衣领座后控制点以及衣领座前控制点;所述衣领口后中心到衣领口后控制点的距离为3.0-5.0cm ;所述前领口端点到衣领口前控制点的距离为3.0-5.0cm ;所述衣领座后中心到衣领座后控制点的距离为3.0-5.0cm ;所述衣领座前中心点到衣领座前控制点的距离为3.0-5.0cm ;所述衣领座后中心到衣领座肩点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后中心到衣领口肩点距离的1.03~1.05倍;所述衣领座肩点到前中心点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肩点到前领口端点距离的1.03~1.05 倍。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衣领座后中心到衣领座肩点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后中心到衣领口肩点距离的1.04倍。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衣领座肩点到前中心点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肩点到前领口端点距离的1.04倍。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本技术与常规衣领相比较,增加了前后领口处4%的拉伸量,本技术能使衬衫领子部位内外层关系合理,肩、领部外观平整,松紧合适。采用本技术的衬衫穿着时领部抱脖合适、无卡脖等不适感,提高了产品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左面衣领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衣领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衣领口与衣领座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I衣领口、O’衣领口后中心、A’衣领口肩点、B’前领口端点、C’衣领口后控制点、D’衣领口前控制点、2衣领座、O衣领座后中心、A衣领座肩点、B前中心点、C衣领座后控制点、D衣领座前控制点。【具体实施方式】一般,男士衬衫的领子总长度为37?45cm,女士衬衫的领子总长度为34?40 cm,儿童衬衫的领子总长度为3(T36 cm,均可制作为本技术的自平整领口。实施例1男士衬衫的领口总长度为37cm,其领子结构如下:如附图1所示,衣领口 I包括衣领口后中心O’、衣领口肩点A’、前领口端点B’、衣领口后控制点C’以及衣领口前控制点D’所述衣领口后中心O’到衣领口后控制点C’的距离为4.0cm ;所述前领口端点B’到衣领口前控制点D’的距离为4.0cm ;领口后中心O’到衣领口肩点A’的距离为10.1 cm,衣领口肩点A’到前领口端点B’的距离为8.0 cm。如附图2所示,衣领座2包括衣领座后中心O、衣领座肩点A、前中心点B、衣领座后控制点C以及衣领座如控制点D ;所述衣领座后中心O到衣领座后控制点C的距尚为4.0cm ;所述前中心点B到衣领座前控制点D的距离为4.0cm ;所述衣领座后中心O到衣领座肩点A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后中心O’到衣领口肩点A’距离的1.04倍,为10.5cm;所述衣领座肩点A到前中心点B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肩点A’到前领口端点B’距离的1.04倍,为8.32cm。如附图3所示,本技术的衣领口与衣领座缝制结合。在缝制时,衣领口后中心O’与衣领座后中心O对应重合,衣领口肩点A’与衣领座肩点A对应重合,前领口端点B’与前中心点B对应重合,衣领口后控制点C’与衣领座后控制点C对应重合;衣领口前控制点D’与衣领座前控制点D对应重合。前领口端点B’到衣领口前控制点D’之间的线段与前中心点B到衣领座前控制点D之间的线段在缝制点点对应缝制平齐。衣领口后中心O’到衣领口肩点A’在缝制时拉伸4%,使之与线段衣领座后中心O到衣领座肩点A同长,并缝制平齐。衣领口肩点A’到前领口端点B’在缝制时拉伸4%,使之与线段衣领座肩点A到前中心点B同长,并缝制平齐。当缝制至衣领座后中心与衣领口后中心重合的点时,左面领子缝制完成,从该点至右前端缝制右面领子,缝制方法同左面领子。实施例2男士衬衫的领口总长度为45cm,其领子结构如下:如附图1所示,衣领口 I包括衣领口后中心O’、衣领口肩点A’、前领口端点B’、衣领口后控制点C’以及衣领口前控制点D’所述衣领口后中心O’到衣领口后控制点C’的距离为5.0cm ;所述前领口端点B’到衣领口前控制点D’的距离为5.0cm ;领口后中心O’到衣领口肩点A’的距离为11.7cm,衣领口肩点A’到前领口端点B’的距离为10.4 cm。如附图2所示,衣领座2包括衣领座后中心O、衣领座肩点A、前中心点B、衣领座后控制点C’以及衣领座如控制点D ;所述衣领座后中心O到衣领座后控制点C的距尚为5.0cm ;所述前中心点B到衣领座前控制点D的距离为5.0cm ;所述衣领座后中心O到衣领座肩点A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后中心O’到衣领口肩点A’距离的1.04倍,为12.17cm;所述衣领座肩点A到前中心点B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肩点A’到前领口端点B’距离的1.04倍,为 10.8cm。如附图3所示,本技术的衣领口与衣领座缝制结合。在缝制时,衣领口后中心O’与衣领座后中心O对应重合,衣领口肩点A’与衣领座肩点A对应重合,前领口端点B’与前中心点B对应重合,衣领口后控制点C’与衣领座后控制点C对应重合;衣领口前控制点D’与衣领座前控制点D对应重合。前领口端点B’到衣领口前控制点D’之间的线段与前中心点B到衣领座前控制点D之间的线段在缝制点点对应缝制平齐。衣领口后中心O’到衣领口肩点A’在缝制时拉伸4%,使之与线段衣领座后中心O到衣领座肩点A同长,并缝制平齐。衣领口肩点A’到前领口端点B’在缝制时拉伸4%,使之与线段衣领座肩点A到前中心点B同长,并缝制平齐。当缝制至衣领座后中心与衣领口后中心重合的点时,左面领子缝制完成,从该点至右前端缝制右面领子,缝制方法同左面领子。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平整的衬衫领子,其包括衣领口(1)和衣领座(2),其中所述衣领口(1)包括衣领口后中心(O’)、衣领口肩点(A’)以及前领口端点(B’);所述衣领座(2)包括衣领座后中心(O)、衣领座肩点(A)以及前中心点(B);其特征在于:所述衣领口(1)还包括衣领口后控制点(C’)以及衣领口前控制点(D’);所述衣领座(2)包括衣领座后控制点(C)以及衣领座前控制点(D);所述衣领口后中心(O’)到衣领口后控制点(C’)的距离为3.0~5.0cm;所述前领口端点(B’)到衣领口前控制点(D’)的距离为3.0~5.0cm;所述衣领座后中心(O)到衣领座后控制点(C)的距离为3.0~5.0cm;所述衣领座前中心点(B)到衣领座前控制点(D)的距离为3.0~5.0cm;所述衣领座后中心(O)到衣领座肩点(A)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后中心(O’)到衣领口肩点(A’)距离的1.03~1.05倍;所述衣领座肩点(A)到前中心点(B)的距离为所述衣领口肩点(A’)到前领口端点(B’)距离的1.03~1.05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整的衬衫领子,其包括衣领口( I)和衣领座(2),其中所述衣领口( I)包括衣领口后中心(O’)、衣领口肩点(A’)以及前领口端点(B’);所述衣领座(2)包括衣领座后中心(O)、衣领座肩点(A)以及前中心点(B);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领口(I)还包括衣领口后控制点(C’)以及衣领口前控制点(D’); 所述衣领座(2)包括衣领座后控制点(C)以及衣领座前控制点(D); 所述衣领口后中心(O’ )到衣领口后控制点(C’ )的距离为3.0-5.0cm ; 所述前领口端点(B’ )到衣领口前控制点(D’ )的距离为3.0-5.0cm ; 所述衣领座后中心(O)到衣领座后控制点(C)的距离为3.0-5.0cm ; 所述衣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霞李慧峰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