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电缆卷筒和相关总成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0065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5:09
本文公开可变形电缆卷筒(22、92)、相关总成及方法。可变形电缆卷筒可提供在第一卷筒配置中以用于将电缆卷绕在可变形电缆卷筒上并从可变形电缆卷筒放出卷绕的电缆。卷绕在可变形电缆卷筒上的电缆可在电缆安装期间放出。可变形电缆卷筒也可经配置在第二卷筒配置中以用于储存电缆放出后的任何过剩电缆。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例,电缆卷筒的容量在第二卷筒配置中可能比在第一卷筒配置中的容量小,以使得需要更少的容量来储存可变形电缆卷筒。提供第二卷筒配置中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可使得将可变形电缆卷筒储存在光纤设备中和/或避免储存从电缆卷筒移除的过剩电缆更可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案本申请案根据专利法请求2011年5月13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案第61/485,909号的优先权权利,本文依赖所述申请案的内容且所述申请案的内容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公开案的技术涉及电缆卷筒和相关总成及方法,所述电缆卷筒和相关总成及方法可用于卷绕电缆和放出电缆,包括(但不限于)光缆。
技术介绍
光纤的益处包括极宽的带宽和低噪音操作。由于这些优点,光纤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种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宽带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因此,光纤通信网络包括许多互连点,多个光纤在所述互连点处互连。光纤通信网络还包括许多连接终端,所述连接终端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接入点(NAP)外壳、天线罩、低级罩、基座、光学网络终端(ONT)及网络接口装置(NID)。在某些情况下,连接终端包括通常通过连接终端的外壁打开的连接端口。连接终端用于建立从分布电缆端接的光纤与一或多“预连接”引入电缆、延伸分布电缆、系绳电缆或分支电缆(在本文中统称为“引入电缆”)的各个光纤之间的光学连接。连接终端用于将光纤通信服务轻易扩展到用户。就此而言,开发传递“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户”(FTTH)及“光纤到驻地”(FTTP)的光纤网络,通常称为“FTTx”。作为传递服务到用户的此扩展的一部分为通常发生在室内的最后一英里连接。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多住户单元和公寓楼)要求复杂的电缆系统,所述电缆系统可包括许多单独电缆,每一个单独电缆连接一个用户。许多电缆的安装可能引起穿过建筑物的墙壁或层的布线问题,所述电缆提供主分布点(所述主分布点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另一地点)与最终用户之间的连接。因此,此类电缆安装消耗不必要的时间和成本。为促进电缆安装,光缆通常提供在可用于提供、运送及放出光缆的电缆卷筒上。举例来说,如图1中所示,图示示范性电缆卷筒10。光缆12卷绕在电缆卷筒10上。电缆卷筒10由安置在电缆滚筒16之间的两个法兰14A、14B组成。法兰14A、14B间隔距离D1,以提供电缆滚筒16的大小,所述大小进而指定多长的光缆12长度可卷绕到电缆卷筒10上。法兰14A、14B围绕电缆滚筒16的表面突起,以保持卷绕到电缆滚筒16中的光缆12。内法兰18可邻近法兰14B安置,以允许一部分光缆12在卷绕之前开始并单独储存在内法兰18与法兰14B之间的区域20中。当稍后需要接入电缆12时,技术员可轻易将电缆12接入区域20中,而不必将电缆接入在法兰14A与内法兰之间。在需要时,例如,在电缆安装期间,光缆12可自电缆卷筒10分配或自电缆卷筒10 “放出”。在放出所需量的光缆12之后,过剩光缆12可保持在电缆卷筒10上。在安装之后,如果过剩光缆12需要用于额外电缆安装或扩大当前电缆安装,那么要求储存而不是放出过剩光缆12。而且,由于在放线之后,不便将过剩光缆12储存在电缆卷筒10上,所以可利用具有不同长度的光缆的多个电缆卷筒。这样允许对可在从指定电缆卷筒10放出之后保持的过剩电缆的量的有效管理(即,减少),而且要求向电缆卷筒10提供不同长度的标准化电缆。在此情况下,电缆卷筒10可储存有保持在所述电缆卷筒10上的过剩光缆12。然而,电缆卷筒10由于电缆卷筒10占用的大量容量可能不适于储存安装位置处的过剩光缆12。因此,安装人员可通过移除法兰14A、法兰14B和/或法兰18及储存安装位置处的未卷绕松散的过剩光缆12而从电缆卷筒10移除过剩光缆12。储存未卷绕的光缆12可导致光缆12变得紊乱且难以在安装改变期间重新组织及再用或放出。
技术实现思路
详细描述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可变形电缆卷筒、相关总成及方法。可变形电缆卷筒可用于光缆或其他类型电缆,作为非限制性实例。本文中公开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可提供或安置在第一卷筒配置中用于例如在电缆安装期间将电缆卷绕到可变形电缆卷筒并从可变形电缆卷筒放出卷绕的电缆。如果需要,电缆可使用外卷绕装置及绕组夹具的帮助卷绕到可变形电缆卷筒上。卷绕在可变形电缆卷筒上的电缆接着可从可变形电缆卷筒放出。可变形电缆卷筒还可经配置在第二卷筒配置中,所述第二卷筒配置可用于在放出电缆之后有效且整齐地储存任何过剩电缆。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例,电缆卷筒的容量在第二卷筒配置中可能比在第一卷筒配置中小,以使得在执行所需电缆放线之后,需要更小的容量来储存可变形电缆卷筒。提供第二卷筒配置中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可使得将可变形电缆卷筒储存在光纤设备中和/或避免储存从电缆卷筒移除的剩余电缆更可行。储存从电缆卷筒移除的过剩电缆可导致过剩电缆变得紊乱且更难以储存、管理及再用。避免在储存期间从电缆卷筒移除过剩电缆可额外节约时间和劳动成本。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开可变形电缆卷筒。可变形电缆卷筒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在纵向方向上对准并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横移部件,所述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缆接触表面以形成第一卷筒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可变形电缆卷筒还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臂,所述臂包含近端及远端,至少一个第一臂的近端枢转地附接到安置在主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枢轴,至少一个第一臂进一步包含安置在至少一个第一臂的远端上的第二横移部件,所述第二横移部件包含第二电缆接触表面以形成第一卷筒配置的第二部分。可变形电缆卷筒还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臂,所述臂包含近端及远端,至少一个第二臂的近端枢转地附接到安置在主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枢轴,至少一个第二臂进一步包含安置在至少一个第一臂的远端上的第三横移部件,所述第三横移部件包含第三电缆接触表面以形成第一卷筒配置的第三部分。至少一个第一臂经配置以围绕至少一个第一枢轴旋转,并且,至少一个第二臂经配置以围绕至少一个第二枢轴旋转,以沿第二卷筒配置中的主体的纵向方向基本对准至少一个第一横移部件、第二横移部件和第三横移部件。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提供可变形电缆卷筒,所述可变形电缆卷筒具有提供支撑缠绕或卷绕的电缆的第一电缆周边区域的第一卷筒配置,所述第一卷筒配置占用第一容量。可变形电缆卷筒还包含第二卷筒配置,所述第二卷筒配置占用小于第一容量的第二容量,第二卷筒配置支撑相同长度(例如,具有相同数目的回路和/或线匝的相同长度)或实质上相同长度(例如,具有相同数目的回路和/或线匝的实质上相同长度)的卷绕或缠绕的电缆。在这方面,可变形电缆卷筒在第一卷筒配置中可具有第一几何形状剖面及在第二卷筒配置中可具有第二几何形状剖面。使用可变形电缆卷筒的上述参考实例,至少一个第一臂枢转地附接到安置在主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枢轴,所述第一枢轴从第一卷筒配置中的主体的中心点偏移距离Dp以此方式,至少一个第一臂的远端定位为距第一卷筒配置中的主体的中心点距离D2。类似地,至少一个第二臂枢转地附接到安置在主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枢轴,所述第二枢轴也从第一卷筒配置中的主体的中心点偏移距离D3。以此方式,至少一个第二臂的远端也可定位在距主体的中心点距离D2处(在此实例中,假设至少一个第一臂和至少一个第二臂为相同长度且从与主体的中心点的相同偏移枢转地附接到主体,换句话说,D1等于D3,但这并不是必需的)。当至少一个第一臂及至少一个第二臂在第二卷筒配置中分别围绕至少一个第一枢轴及至少一个第二枢轴旋转时,由于至少一个第一臂及至少一个第二臂枢转地附接到安置在主体中从主体的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形电缆卷筒,所述可变形电缆卷筒包含:主体,所述主体在纵向方向上对准并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横移部件,所述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缆接触表面以形成第一卷筒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至少一个第一臂,所述第一臂包含近端及远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所述近端枢转地附接到安置在所述主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枢轴;第二横移部件,所述第二横移部件安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所述远端上,所述第二横移部件包含第二电缆接触表面以形成所述第一卷筒配置的第二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臂,所述第二臂包含近端及远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所述近端枢转地附接到安置在所述主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枢轴;第三横移部件,所述第三横移部件安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所述远端上,所述第三横移部件包含第三电缆接触表面以形成所述第一卷筒配置的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臂经配置以围绕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枢轴旋转,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经配置以围绕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枢轴旋转,以沿第二卷筒配置中的所述主体的所述纵向方向基本对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横移部件、所述第二横移部件和所述第三横移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5.13 US 61/485,9091.一种可变形电缆卷筒,所述可变形电缆卷筒包含: 主体,所述主体在纵向方向上对准并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横移部件,所述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缆接触表面以形成第一卷筒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 至少一个第一臂,所述第一臂包含近端及远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所述近端枢转地附接到安置在所述主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枢轴; 第二横移部件,所述第二横移部件安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所述远端上,所述第二横移部件包含第二电缆接触表面以形成所述第一卷筒配置的第二部分;和 至少一个第二臂,所述第二臂包含近端及远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所述近端枢转地附接到安置在所述主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枢轴; 第三横移部件,所述第三横移部件安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所述远端上,所述第三横移部件包含第三电缆接触表面以形成所述第一卷筒配置的第三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臂经配置以围绕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枢轴旋转,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经配置以围绕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枢轴旋转,以沿第二卷筒配置中的所述主体的所述纵向方向基本对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横移部件、所述第二横移部件和所述第三横移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所述可变形电缆卷筒在所述第一卷筒配置中具有比所述第二卷筒配置中的第二容量大的第一容量。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缆接触表面不形成所述第二卷筒配置的一部分。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由至少一个第一电缆接触表面、所述第二电缆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三电缆接触表面形成的所述滚筒在所述第一卷筒配置中界定一般几何圆柱体。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由至少一个第一电缆接触表面、所述第二电缆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三电缆接触表面形成的所述滚筒在所述第二卷筒配置中界定几何椭圆形柱体。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其中所述主体进一步由第一端及第二端组成,所述第一端及第二端沿所述主体的所述纵向方向安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移部件由安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端上的第一横移部件及安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二端上的第四横移部件组成,所述第一横移部件及所述第四横移部件通常沿所述主体的所述纵向方向安置。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所述近端枢转地附接到安置在所述主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枢轴;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所述近端枢转地附接到安置在所述主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枢轴。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由第一臂部件及第二臂部件组成,所述第二横移部件安置在所述第一臂部件与第二臂部件之间;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由第三臂部件及第四臂部件组成,所述第三横移部件安置在所述第三臂部件与所述第四臂部件之间。9.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其中所述主体进一步包含第一分离式法兰及第二分离式法兰,所述第一分离式法兰附接到所述第一端且安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纵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分离式法兰附接到所述第二端且安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纵向方向上。10.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各自经配置以在关于所述主体的同一旋转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卷筒配置分别围绕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枢轴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枢轴旋转。11.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各自经配置以在关于所述主体的相反旋转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卷筒配置分别围绕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枢轴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枢轴旋转。12.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所述可变形电缆卷筒进一步包含第一闭合槽及第二闭合槽,所述第一闭合槽安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所述近端上且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枢轴,所述第二闭合槽安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所述近端上且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枢轴。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其中所述第一闭合槽由第一端及第二端组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枢轴可在所述第一闭合槽内在所述第一闭合槽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闭合槽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移动;并且 所述第二闭合槽由第一端及第二端组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枢轴可在所述第二闭合槽内在所述第二闭合槽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闭合槽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移动。14.如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枢轴经配置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旋转到所述第二卷筒配置时沿所述第一闭合槽移动;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枢轴经配置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旋转到所述第二卷筒配置时沿所述第二闭合槽移动。`1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所述可变形电缆卷筒进一步包含: 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安置在所述主体上且经配置以限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在所述第一卷筒配置中的旋转运动;及 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安置在所述主体上且经配置以限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在所述第一卷筒配置中的旋转运动。1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卷筒,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利·马克里德斯萨拉万奥斯丹尼尔·S·麦格拉纳汉约翰·H·维奈利克
申请(专利权)人: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