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可变型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9782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3:03
一种电容可变型电容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容纳到像位置指示器这样细的框体中,且能够容易应对量产。包括:内侧构件;和外侧构件,具有容纳内侧构件的空间。内侧构件具有柱形状,并且在其周面上形成有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导体图案。外侧构件具有预定的介电常数,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第2电极连接的第2导体图案,以与内侧构件的周面上所形成的第1导体图案相对。与从外部施加的力对应地,外侧构件的空间中所容纳的内侧构件在其中心轴方向上相对于外侧构件相对位移,第1导体图案与第2导体图案之间的相对面积发生变化,由此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形成与从外部施加的力对应的静电电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容可变型电容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容纳到像位置指示器这样细的框体中,且能够容易应对量产。包括:内侧构件;和外侧构件,具有容纳内侧构件的空间。内侧构件具有柱形状,并且在其周面上形成有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导体图案。外侧构件具有预定的介电常数,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第2电极连接的第2导体图案,以与内侧构件的周面上所形成的第1导体图案相对。与从外部施加的力对应地,外侧构件的空间中所容纳的内侧构件在其中心轴方向上相对于外侧构件相对位移,第1导体图案与第2导体图案之间的相对面积发生变化,由此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形成与从外部施加的力对应的静电电容。【专利说明】电容可变型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从外部施加的压力作为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
技术介绍
作为用作个人计算机等的输入设备的位置输入装置的一例,例如公知有如下装置,其包括:位置指示器,具有笔形状,具备笔压检测部;和位置检测装置,具备用该位置指示器进行指示操作、文字及图像等的输入的输入面。并且,以往在位置指示器的笔压检测部上使用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4-9621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该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中,作为容纳在细长的筒状框体内的机构性构造部件,具有圆柱状的电介质的一个端面上所安装的第I导电体和电介质的与上述一个端面相对的另一个端面侧所配置的能够弹性偏移的具有挠性的第2导电体。第2导电体的与电介质相对的面设置成例如以拱形状向电介质侧膨出的形状。并且,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包括:隔离单元,将第2导电体与电介质的另一个端面之间除了该隔离单元的一部分之外隔离微小的间隔;和对第2导电体与电介质之间施加相对压力或位移的部件。该施加相对的压力或位移的部件与笔形状的位置指示器的芯体连接。若向位置指示器从其框体的一个端部施加笔压,则由于芯体上所施加的轴向的力,挠性的第2导电体向电介质侧位移,第2导电体偏移为与电介质的另一个端面接触。并且,挠性的第2导电体的拱形状的膨出端面以与按压力对应的面积与电介质的另一个端面接触。因此,隔着电介质而在第2导电体与第I导电体之间所构成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96212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I的位置指示器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中,像电介质、第I导电体、第2导电体、隔离件、保持电介质的保持体、用于连接第I及第2导电体与印刷电路板的端子构件等这样部件数量多,此外分别为不同的机构部件。因此,位置指示器的结构复杂,并且位置指示器的组装花费工时,成本高,并且存在无法量产的问题。为了量产,可以考虑预先组装上述多个部件来将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构成为模块化部件。但是,近年来,伴随着PDA及高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要求更细的形状的笔形状的位置指示器。然而,上述专利文献I的位置指示器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中,在施加压力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部件组,使第2导电体根据施加压力弹性偏移,因此在预先将部件组组装来设置为模块化部件的情况下,需要在预定的壳体构件内容纳部件,难以使模块化部件小型化。因此,若设置为模块化部件,则存在成为笔形状的位置指示器细化时的障碍的问题。此夕卜,使笔形状的位置指示器越细,则存在越难以确保第2导电体与电介质的另一个端面之间的相对面积的问题。此外,在将预定的部件组组装来制作模块化的部件时,该组装花费时间。因此,作业者必须花费时间来组装成模块化部件,之后与其他部件组合并配置到外壳内,还存在生产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容可变型电容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容纳到像位置指示器这样细的框体中,且能够容易应对量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可变型电容器,包括:内侧构件;和外侧构件,具有容纳上述内侧构件的空间,上述内侧构件具有柱形状,并且在上述内侧构件的周面上形成有第I导体图案,上述外侧构件是具有预定的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并且在上述外侧构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2导体图案,在上述外侧构件的上述空间中容纳有上述内侧构件时,上述第2导体图案被配置成与上述内侧构件的周面上所形成的上述第I导体图案相对,与从外部施加的力对应地,上述外侧构件的上述空间中所容纳的具有上述柱形状的上述内侧构件在具有上述柱形状的上述内侧构件的中心轴方向上相对于上述外侧构件相对位移,由此,隔着上述电介质而配置的上述第I导体图案与上述第2导体图案之间所形成的相对面积发生变化,在上述第I导体图案与上述第2导体图案之间形成与从上述外部施加的力对应的静电电容。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中,与从外部施加的力对应地,内侧构件在其柱形状的中心轴方向上相对于外侧构件相对位移,由此第I导体图案相对于第2导体图案相对偏移,隔着由外侧构件构成的电介质而相对的两者的相对面积发生与所施加的压力对应的变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在第I及第2电极之间具有与从外部施加的力对应的静电电容。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在外侧构件的空间内容纳内侧构件而构成,实质上是由一个设备构成的简单结构的电容器的结构。并且,是在外侧构件的空间内容纳柱形状的内侧构件的结构,整体上能够细型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还能够容纳到像位置指示器这样细的框体中,且能够容易应对量产。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一种电容可变型电容器,能够作为一个设备进行处理,成为能够细型化的简单的结构,并且具有与从外部施加的力对应的静电电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适合用作容纳在像位置指示器这样细的框体中的部件,此外容易作为量产部件来使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的第I实施方式的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的第I实施方式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的第I实施方式中的外侧导体图案及内侧导体图案的例子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的第I实施方式中的外侧导体图案与内侧导体图案相对的状态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的第I实施方式中的外侧导体图案及内侧导体图案的例子的图。图6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的第I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例即位置指示器的结构例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图6的位置指示器的例子中所使用的棒状的电容器的例子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图6的位置指示器的例子中所使用的棒状的电容器的例子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图6的位置指示器的例子中所使用的棒状的电容器的例子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图6的位置指示器的例子中所使用的棒状的电容器的例子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图6的位置指示器的例子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图6的位置指示器的例子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3是图6的位置指示器的例子的等效电路图。图14是用于说明使用图6的位置指示器的例子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例的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的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外侧导体图案及内侧导体图案的其他例子的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可变型电容器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外侧导体图案及内侧导体图案的其他例子的图。图1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容可变型电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可变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构件;和外侧构件,具有容纳上述内侧构件的空间,上述内侧构件具有柱形状,并且在上述内侧构件的周面上形成有第1导体图案,上述外侧构件是具有预定的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并且在上述外侧构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2导体图案,上述第2导体图案被配置为:在上述外侧构件的上述空间中容纳有上述内侧构件时,上述第2导体图案与上述内侧构件的周面上所形成的上述第1导体图案相对,与从外部施加的力对应地,上述外侧构件的上述空间中所容纳的具有上述柱形状的上述内侧构件在具有上述柱形状的上述内侧构件的中心轴方向上相对于上述外侧构件相对位移,由此,隔着上述电介质而配置的上述第1导体图案与上述第2导体图案之间所形成的相对面积发生变化,在上述第1导体图案与上述第2导体图案之间形成与从上述外部施加的力对应的静电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幡政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和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