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方法先根据强震区矢量化地形图划分流域并得到流域面积,通过计算得到各流域暴发泥石流所需的临界松散物源总面积和总体积,然后通过遥感影像和计算得到待识别流域内新增松散物源总面积和总体积,最后将待识别流域内新增松散物源总面积和总体积与该流域暴发泥石流所需的临界松散物源总面积和总体积进行对比,以判别该待识别流域是否为震后新增的泥石流隐患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震后新增松散固体物源作为泥石流识别的唯一指标,且判别阈值是与流域面积相关的变量,依托资料易于获取,识别精度高,能合理、快速识别强震区的泥石流隐患点,为强震区的灾后重建选址提供参考依据。【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强震区内泥石流隐患点的快速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强震区内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活动的时间滞后持续效应十分明显,将持续20年以上。汶川8.0级大地震至今已五年,期间已经历了 6个雨季,震后的暴雨过程多次诱发群发性泥石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如,2008年9月24日的北川泥石流,2010年8月7日的舟曲泥石流,2010年8月13日的绵竹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震区泥石流隐患点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震区泥石流隐患点快速识别方法步骤如下:(一)根据强震区矢量化地形图,划分强震区内的流域,并计算得到每个流域的沟床坡度;针对沟床坡度大于等于10度同时小于等于50度的流域,利用矢量化地形图计算得到其流域面积;(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流域面积,依次代入公式AL=0.03A1.15和VL=0.2A1.1,计算得到各流域暴发泥石流所需的临界松散物源总面积和总体积,式中AL为临界松散物源总面积,单位km2,VL为临界松散物源总体积,单位106m3,A为流域面积,单位km2;(三)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出待识别流域内震后新增的松散物源分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唐川,杨永红,朱静,常鸣,刘清华,马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