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缓冲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9010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了电梯用缓冲器及其控制方法,该电梯用缓冲器能够在不损失必要的减速性能的情况下对应多个额定速度。所述电梯用缓冲器具备:基底缸体,其具有充满工作液的液室;柱塞部,其在无载荷时伸长,在施加有载荷时缩短,该柱塞部由至少一个柱塞构成,所述至少一个柱塞具有与基底缸体的液室依次连通的液室,且所述至少一个柱塞以套匣状态从基底缸体依次进行连结,并能够相对于基底缸体或相邻的柱塞随着工作液而依次滑动;恢复机构部,其与基底缸体的液室连接,并产生力以使柱塞部恢复到始终伸长的状态;以及恢复力调整部,其用于调整恢复机构部所产生的力,在基底缸体设置有节流孔,在柱塞部的一个柱塞牢固地固定有控制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用缓冲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用缓冲器等,其设置于井道底部,用于防止电梯的轿厢或对重对井道底部的碰撞。
技术介绍
电梯用缓冲器依照各电梯的额定速度规定有缓冲行程,需要确保用于使轿厢或对重在该缓冲行程中安全停止的减速性能。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在柱塞和缸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节流孔,借助进行动作的柱塞来减少开口的节流孔的数量,由此确保必要的减速性能。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5-98424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根据各缓冲行程而对节流孔进行不同的配置,因此存在无法实现部件的通用化、增加成本等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电梯用缓冲器等,该电梯用缓冲器能够在不损失必要的减速性能的情况下对应多个额定速度。本专利技术为电梯用缓冲器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用缓冲器具备:基底缸体,其具有充满工作液的液室;柱塞部,其在无载荷时伸长,在施加有载荷时缩短,该柱塞部由至少一个柱塞构成,所述至少一个柱塞具有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依次连通的液室,且所述至少一个柱塞以套匣状态从所述基底缸体依次进行连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底缸体或相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用缓冲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用缓冲器具备:基底缸体,其具有充满工作液的液室;柱塞部,其在无载荷时伸长,在施加有载荷时缩短,该柱塞部由至少一个柱塞构成,所述至少一个柱塞具有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依次连通的液室,且所述至少一个柱塞以套匣状态从所述基底缸体依次进行连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底缸体或相邻的柱塞随着所述工作液而依次滑动;恢复机构部,其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连接,并产生力以使所述柱塞部恢复到始终伸长的状态;以及恢复力调整部,其用于调整所述恢复机构部所产生的力,在所述基底缸体设置有节流孔,在所述柱塞部的一个柱塞牢固地固定有控制杆。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28 JP 2012-145176;2013.05.20 JP 2013-10591.一种能够对应多个额定速度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用缓冲器具备:基底缸体,其具有充满工作液的液室;柱塞部,其在无载荷时伸长,在施加有载荷时缩短,该柱塞部由至少一个柱塞构成,所述至少一个柱塞具有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依次连通的液室,且所述至少一个柱塞以套匣状态从所述基底缸体依次进行连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底缸体或相邻的柱塞随着所述工作液而依次滑动;恢复机构部,其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连接,并产生力以使所述柱塞部恢复到始终伸长的状态;以及恢复力调整部,其用于调整所述恢复机构部所产生的力,将所述至少一个柱塞顶起到调整后的位置,以调整能够应用于各个额定速度的电梯的柱塞位置,在所述基底缸体设置有节流孔,在所述柱塞部的一个柱塞沿铅直下方向不经由弹性体牢固地固定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为截面积从末端部向根部增加的形状,当所述一个柱塞收纳在所述基底缸体时,所述控制杆插入到所述节流孔中,所述恢复机构部设置于所述基底缸体内,其由以下部件构成:活塞,其通过工作液向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内的导入而滑动;以及按压构件,其用于对所述活塞向使所述柱塞部成为伸长的状态的方向进行按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构件使用了压缩气体,所述恢复力调整部由用于调整压缩气体的气压的压力调整阀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用缓冲器具备间隔部材,所述间隔部材设置在柱塞之间以及柱塞和基底缸体之间,用于限制所述柱塞部的各柱塞向伸长方向的可动范围,所述各间隔部材的大小被确定成:使被限制的所述柱塞部的可动范围为由应用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钉谷琢夫木川弘福井孝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