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桃金娘叶绿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8538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桃金娘叶绿茶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步骤包括鲜叶采摘—摊青—一次杀青—二次杀青—揉捻—干燥,即得到桃金娘叶绿茶。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灌木植物桃金娘的叶片为原料,采用两次杀青工艺,高温杀青和低温杀青结合,有效的去除桃金娘叶片的青臭味,同时减少叶片背面的细毛对绿茶口感的影响。使得制备出来的桃金娘叶绿茶色泽好,香味浓郁,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等,同时桃金娘叶绿茶中还含有酚类、鞣质等,有治疗慢性痢疾、风湿、肝炎及降血脂等保健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工艺步骤包括鲜叶采摘—摊青—一次杀青—二次杀青—揉捻—干燥,即得到桃金娘叶绿茶。本专利技术以灌木植物桃金娘的叶片为原料,采用两次杀青工艺,高温杀青和低温杀青结合,有效的去除桃金娘叶片的青臭味,同时减少叶片背面的细毛对绿茶口感的影响。使得制备出来的桃金娘叶绿茶色泽好,香味浓郁,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等,同时桃金娘叶绿茶中还含有酚类、鞣质等,有治疗慢性痢疾、风湿、肝炎及降血脂等保健功效。【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是涉及桃金娘的绿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别名山稳、岗稳、当梨、稳子、豆稳、桃娘,为桃金娘科,桃金娘属常绿小灌木,高0.5-2米,幼枝有短绒毛。叶对生、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下面被短绒毛,有离基出脉;聚伞花序腋生,有花1-3朵;花先白后紫红色;小苞片2,卵形,萼筒钟形,裂片5,圆形,不等大;花瓣5,倒卵形;浆果卵形,暗紫色,可食用;花期4-6月,果期8-10月,常零星或小片分布于低山坡疏林中。目前桃金娘还处于野生阶段,对其开发利用还较少,仅限于果实的采摘、根茎叶的干燥入药等方面。由于果期的限制,目前市场上仅见于少量将桃金娘果实做鲜食,制作果脯、果酱、果汁等。而桃金娘是纯天然野生水果,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和有机成分,是一种高锰富集植物。在珠江三角洲缺锰地区,桃金娘食品作为有机锰的补充来源。对预防肝癌、肝炎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其营养保健功能好,是开发饮料和营养保健品的上好原料。桃金娘果实、叶、根均具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桃金娘可以“养血、明目”,“止痢,赤白带,生肌止血”。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桃金娘的果具有补血、滋养、安胎的功效,可治贫血、体虚、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耳鸣、遗精等;叶可提取标准桃金娘油,治疗急性鼻窦炎、儿童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慢性肺梗阻、治消化不良、痢疾,可外用止血;根可祛风活络,收敛止湾,止血,主治急慢性肠胃炎、胃痛、消化不良、肝炎、痢疾、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功能性子宫出血、脱肛、烧烫 伤。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桃金娘原料叶片是从桃金娘覆盖面积大的地区收集的,筛选出来的优良单株的叶片,其叶片富含维生素C、茶多酚、咖啡碱等药用成分,含量也是最高的。目前还没有将桃金娘叶片做成保健茶品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多年生灌木植物桃金娘叶片为原料制备的桃金娘叶绿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两次杀青,使得桃金娘叶片青臭味去除得更有效,同时减少叶片背面的细毛对绿茶口感的影响。本方法的生产周期较短,原料属纯天然野生叶片,无污染,制备得到的桃金娘叶绿茶营养价值丰富,保健效果好,同时桃金娘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桃金娘嫩叶和/或健康成熟的初展开叶片为原料; (2)摊青:将采摘得到的桃金娘叶片在室温下摊放1~12h,摊青面积为每平方米f 2kg,厚度为2~4cm,叶片含水量控制在70-75% ;摊青过程中需要适当的轻翻,以利于均匀散发水分和热量。(3) 一次杀青:将摊青后的桃金娘叶片放置容器内,温度控制在12(T18(TC翻炒2飞分钟进行杀青,然后进行热揉5?10分钟;叶片含水率控制在55?60%。热揉温度控制在4(T60°C,不留生叶,也要避免烫焦叶片。热揉尽量把叶片的组织搓揉破坏,使茶叶冲泡的时候容易将有效成分释放出来。(4) 二次杀青:将热揉后的桃金娘叶片在7(Tl00°C进行翻炒2飞分钟进行二次杀青;控制叶片含水率为40?50%。(5)揉捻:将二次杀青后的桃金娘叶片进行揉捻;先轻压揉l(Tl5min,再加压揉5?lOmin,最后松压揉3?5min,使其成条;揉捻成条率控制为85?95%。(6)干燥:将揉捻成型后的桃金娘叶片干燥至含水量低于6% ;即可得到桃金娘叶绿茶。所述步骤(I)的桃金娘嫩叶采摘标准为一芽广3叶。所述步骤(I)采摘的桃金娘初展开叶片在摊青之前进行切条,宽度为0.3?lcm。所述步骤(6)的干燥为先将桃金娘叶片在15?30°C自然干燥2飞天,然后于6(T90°C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6%。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两次杀青工艺,第一次高温杀青的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第二次低温杀青的目的是因为桃金娘叶片较厚,角质层质地紧密,叶片背面附带一些细毛,在第一次杀青的时候还没未能完全破坏这些组织,会影响口感和口味,而再进行低温杀青能够增强第一次杀青的作用,去除青臭味,加快叶片水分蒸发,提香效果更好,同时又保持叶片本身的营养成分,使得最后的成品绿茶口感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I)首次采用桃金娘叶为原料生产桃金娘叶绿茶,桃金娘叶是多年生常绿小灌木桃金娘科桃金娘属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的叶片,采摘期长,产量高,可一次栽培,多年受益。尤其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从大量不同地区收集的也是桃金娘居群中筛选出来药用成分含量特别高的桃金娘居群,所得桃金娘绿茶品质更佳。(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产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所生产的桃金娘叶绿茶不但色泽好、香味浓、总黄酮和酚类等有效保健成分含量高,并且其他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及锰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3)本专利技术针对桃金娘叶片的特性,采用两次杀青,即高温杀青和低温杀青配合,能有效减少桃金娘叶片背面的细毛对茶品味造成的影响,同时能有效破坏叶片表面的角质层,使得绿茶产品泡饮的时候,其有效成分能快速渗入水中,增强口感和功效。(4)本专利技术产品桃金娘叶绿茶中含有天然桃金娘油,长期饮用能碱化、稀释粘液,刺激支气管纤毛摆动,促进痰液的溶解与排出,可治疗急性鼻窦炎、儿童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慢性肺梗阻,起到保健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 桃金娘叶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鲜叶采摘:采摘桃金娘嫩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f 3叶。(2)摊青:将采摘得到的桃金娘叶片在室温下摊放1(T12 h,摊放地点要求荫凉,不受阳光直射,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摊青面积为每平方米2kg,厚度为3~4cm,叶片含水量控制在70-75% ;摊青过程中需要适当的轻翻2两次,以利于均匀散发水分和热量。(3) 一次杀青:将摊青后的桃金娘叶片放置杀青机容器内,温度控制在15(Tl60°C翻炒3飞分钟进行杀青,然后在5(T60°C下进行热揉5~8分钟;叶片含水率控制在55~60%。尽量把叶片的组织搓揉破坏,使茶叶冲泡的时候容易将有效成分释放出来。(4) 二次杀青:将热揉后的桃金娘叶片在80_90°C进行翻炒2~4分钟进行二次杀青;控制叶片含水率为40~50%。(5)揉捻:将二次杀青后的桃金娘叶片进行揉捻;先轻压揉12~15min,再加压揉5~8min,最后松压揉3~5min,使其成条;揉捻成条率控制为90-95%。(6)干燥:将揉捻成型后的桃金娘叶片在15~30°C自然干燥4天,然后于6(T70°C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桃金娘叶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鲜叶采摘:采摘桃金娘嫩叶和/或健康成熟的初展开叶片为原料;(2)摊青:将采摘得到的桃金娘叶片在室温下摊放4~12?h,摊青面积为每平方米1~2kg,厚度为2~4cm,叶片含水量控制在70~75%;(3)一次杀青:将摊青后的桃金娘叶片放置容器内,温度控制在120~180℃翻炒2~5分钟进行杀青,然后进行热揉5~10分钟;(4)二次杀青:将热揉后的桃金娘叶片在70~100℃进行翻炒2~5分钟进行二次杀青;(5)揉捻:将二次杀青后的桃金娘叶片进行揉捻;先轻压揉10~15min,再加压揉5~10min,最后松压揉3~5min,使其成条;(6)干燥:将揉捻成型后的桃金娘叶片干燥至含水量低于6%;即可得到桃金娘叶绿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武王文林罗莲凤郭凌飞郑树芳覃杰凤唐君海徐健韦持章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