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传导软垫和使用该软垫的血浆速冻机,热传导软垫(5)包括:上层膜(11)和下层膜(13);所述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具有中间腔(12),所述中间腔中填充有预定量的冷媒;所述上层膜和下层膜经热封工艺进行密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传导软垫的血浆速冻机,能保证每个血浆袋受力均匀,避免血浆袋在速冻过程中发生变形或破裂,且实现温度传导性能好、热传导效率高,能保证同一批次的血浆袋快速、均匀地速冻,且速冻效果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传导软垫和使用该软垫的血浆速冻机,热传导软垫(5)包括:上层膜(11)和下层膜(13);所述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具有中间腔(12),所述中间腔中填充有预定量的冷媒;所述上层膜和下层膜经热封工艺进行密封。采用了本技术的热传导软垫的血浆速冻机,能保证每个血浆袋受力均匀,避免血浆袋在速冻过程中发生变形或破裂,且实现温度传导性能好、热传导效率高,能保证同一批次的血浆袋快速、均匀地速冻,且速冻效果好。【专利说明】热传导软垫以及使用该软垫的血浆速冻机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传导软垫以及使用该软垫的血浆速冻机。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中,血浆在贮存时需要进行速冻,因而需要使用血浆速冻机来处理血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血浆速冻机,大多采用的是风冷冰柜,将血浆袋悬挂在冰柜内进行速冻。国标GB18469 - 2012.3.29的速冻标准是:血浆制品在快速冷冻的过程中要在I小时内使血浆的核心温度降低到一 30°C以下,然而在通常情况下使用现有的血浆速冻机将血浆速冻到一 30°C大约需要2小时,而且无法证实血浆袋的核心温度是否达到一 30°C。现有的平板式血浆速冻机,是一种采用直接接触的直冷式血浆速冻机,通常包括制冷机组和蒸发制冷板,制冷机组通过铜管及软管与蒸发制冷板相连,蒸发制冷板包括上蒸发冷板和下蒸发冷板(以下,分别简称为上冷板和下冷板),使用时在下冷板上摆放血浆袋后加盖上冷板,通过上下冷板对血浆袋夹持并加压以使血浆袋与上下冷板保持充分地接触来进行速冻,由于人工摆放无法保证均匀整齐摆放,且血浆袋的厚度不一,可能会造成速冻后血浆袋变形,并有受压破裂的风险。受上下冷板表面加工工艺的限制,当前市场上出售的冷板表面无法保证完全平整,往往出现血浆袋在速冻时与上冷板的接触面积不一致的情况,无法保证在相同时间内每个血浆袋的速冻效果达到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传导软垫以及使用该软垫的血浆速冻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受压导致血浆袋变形或破裂、在相同时间内每个血浆袋的冷冻效果不一致、无法证实血浆袋的核心温度是否能达到预定温度等问题,其中: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血浆速冻机的热传导软垫。该热传导软垫包括:上层膜和下层膜;所述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具有中间腔,所述中间腔中填充有预定量的冷媒;所述上层膜和下层膜经热封工艺进行密封。另外,在所述热传导软垫中,所述上层膜和下层膜采用树脂材料;所述冷媒包括载冷液。另外,在所述热传导软垫中,所述树脂材料是聚乙烯树脂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另外,在所述热传导软垫中,所述载冷液包括改性一兀醇。另外,在所述热传导软垫中,所述预定量是每平方米3000克?4000克。另外,在所述热传导软垫中,所述上层膜和所述下层膜的厚度分别为0.20mm?0.30mm。另外,在所述热传导软垫中,所述热传导软垫的厚度为4mm?5_。另外,在所述热传导软垫中,在所述热传导软垫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血浆袋的标识区域。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血浆速冻机。该血浆速冻机包括:上冷板和下冷板;铺设在所述下冷板上的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传导软垫。另外,所述血浆速冻机还包括:被设置在所述下冷板与所述热传导软垫之间的托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血浆速冻机能保证每个血浆袋受力均匀,避免血浆袋在速冻过程中发生变形或破裂,且实现温度传导性能好、热传导效率高,能保证同一批次的血浆袋快速、均匀地速冻,且速冻效果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血浆速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血浆速冻机的侧面剖视图;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热传导软垫的俯视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热传导软垫的沿着图1A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血浆袋被速冻时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热传导软垫放置于下冷板上的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血浆袋放置于冷板上的布局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主要思想在于,由于目前使用的血浆速冻机将血浆速冻到一 30°C大约需要2小时,或者在I小时内同一批血浆速冻的程度不同,不能保证全部的血浆均达到一30°C,而且无法证实每个血浆袋的核心温度是否达到一 30°C,因此无法达到国标的要求。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两块不锈钢材料的蒸发制冷板(上冷板和下冷板),并在下冷板上铺设热传导软垫。首先在血浆速冻机工作时使制冷板的温度达到一 50°C,然后将血浆袋夹持在上冷板与热传导软垫、下冷板之间,通过已达到一 50°C的制冷板对血浆直接进行热传导。通常,能在30分钟内使血浆的核心温度降低到一 30°C,再配合使用作为本公司专利产品的模拟血浆袋来监测血浆袋的核心温度,可靠地实现对血浆袋的速冻温度的实时监控。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血浆速冻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血浆速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血浆速冻机的剖视图。如图1、图2所示,血浆速冻机可以包括箱体1、制冷机组2、制冷板(3、4)、热传导软垫5、控制面板6以及未图示的夹持机构、升降机构、箱盖等。<制冷机组和制冷板>如图2所示,在箱体I内的下部设置有制冷机组2,在箱体I内的上部设置有蒸发制冷板,该蒸发制冷板可以包括上冷板3和下冷板4。制冷机组2通过铜管及软管分别与上冷板3、下冷板4相连接。其中,上冷板3为固定制冷板,被安装在箱盖的机架上,下冷板4为移动制冷板,其与升降机构相连地安装在上冷板的下方,通过升降机构使其在与上冷板同轴的方向上下移动。上冷板3与下冷板4之间的空隙用于放置需要速冻的血浆袋。制冷机组2经由铜管及软管可以控制上冷板3和下冷板4的表面温度达到一 50°C至一 55°C,以便由上冷板、下冷板向血浆袋提供一 50°C至一 55°C的冷源。<热传导软垫>为了使放置于下冷板4上的每个血浆袋均匀受力,避免血浆袋在速冻过程中发生变形或破裂,可以在下冷板4上设置热传导软垫5。下面,参照图3A和图3B来说明热传导软垫5的构成。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热传导软垫5的俯视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热传导软垫5的沿着图3A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3A所示,俯视地看,热传导软垫5为矩形结构。图3B示出了沿着图3A中A-A’线的剖面。如图3B所示,热传导软垫5的主体包括上层膜11、下层膜13以及位于上层膜11与下层膜13之间的中间腔12。具体来说,上层膜11和下层膜13可以是由PE(polyethylene:聚乙烯)或 TPU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耐低温的树脂构成的单层膜,中间腔12是可用于装入载冷液的空腔。通过热封工艺对上层膜11和下层膜13的边缘进行密封,并残留一个开口(未图示)。通过该开口向中间腔12内填充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血浆速冻机的热传导软垫,包括:上层膜和下层膜;所述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具有中间腔,所述中间腔中填充有预定量的冷媒;所述上层膜和下层膜经热封工艺进行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乐民,邹晓明,代江勇,张超,曾凡强,杨志江,丁艳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贝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