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及角钢混合特高压输电铁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954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8:07
一种钢管及角钢混合特高压输电铁塔,该输电铁塔塔形为双回路直线塔,包括依次连接的塔头、塔身(6)和塔腿(7);塔头由地线支架(1)、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及塔身中柱(5)组成,所述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自上而下排列,均垂直于塔身中柱(5)设置,并以塔身中柱(5)为轴线对称,所述地线支架(1)安装在上横担(2)的两侧端部;塔头与塔身(6)通过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8)连接;所述塔头部分均采用角钢构件制成;塔身(6)与塔腿(7)采用钢管构件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保持原有钢管塔主体的承载性能不变,又减少钢管的用量,能够有效缓解目前我国输电线路工程中钢管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钢管及角钢混合特高压输电铁塔,该输电铁塔塔形为双回路直线塔,包括依次连接的塔头、塔身(6)和塔腿(7);塔头由地线支架(1)、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及塔身中柱(5)组成,所述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自上而下排列,均垂直于塔身中柱(5)设置,并以塔身中柱(5)为轴线对称,所述地线支架(1)安装在上横担(2)的两侧端部;塔头与塔身(6)通过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8)连接;所述塔头部分均采用角钢构件制成;塔身(6)与塔腿(7)采用钢管构件制成。本技术既保持原有钢管塔主体的承载性能不变,又减少钢管的用量,能够有效缓解目前我国输电线路工程中钢管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专利说明】—种钢管及角钢混合特高压输电铁塔
本技术属于输电线路设备领域,尤其指一种输电线路使用的新型钢管一角钢混合塔。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及输电线路同塔多回技术的普及,铁塔向大荷载和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愈专利技术显,使得钢管塔应用的优越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角钢塔相t匕,钢管塔构件风阻效应小、截面刚度大、铁塔构件少、传力清晰、结构可靠,有利于增强极端条件下结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并可节约钢材和基础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皖电东送(淮南一上海)输变电工程(简称:特高压东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IOOOkV同塔双回线路,全线采用钢管塔结构型式,如图2所示。根据前期的调研工作,基本确定国内钢管塔的成熟产能仅有16万吨/年,与工程全线25-30万吨的量存在较大的缺口矛盾。国家电网公司从科研、设计、生产等多方面的展开深化研究,尤其是加强钢管塔的标准化设计与优化及改进加工工艺等措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工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著的效益,但东线工程钢管塔的生产压力依然很大。再考虑到其他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中钢管塔的应用,钢管塔的产能不足已经成为其大范围推广的严重掣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使用的新型钢管——角钢混合塔,在保持钢管塔结构优越性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铁塔中角钢材料的比例,以缓解工程中钢管塔产能不足的问题。一种钢管及角钢混合特高压输电铁塔,该输电铁塔塔形为双回路直线塔,包括依次连接的塔头、塔身6和塔腿7 ;其特征在于:塔头由地线支架1、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及塔身中柱5组成,所述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自上而下排列,均垂直于塔身中柱5设置,并以塔身中柱5为轴线对称,所述地线支架I安装在上横担2的两侧端部;塔头与塔身6通过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8连接;所述塔头部分均采用角钢构件制成;塔身6与塔腿7采用钢管构件制成。进一步,所述过渡节点8设置在下横担4下平面主材与塔身中柱5主材交点以上的节间内,采用塔脚板型式,由底板、靴板及加劲板组成。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铁塔下横担以上塔头部位(包括地线支架1、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及塔身中柱5)均采用角钢构件,节点构造简单、连接方便;塔身6及塔腿7均采用钢管构件,结构简洁、传力清晰,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承载性能,有效降低铁塔重量。与常规钢管塔相比,新型混合塔在保持钢管塔结构优越性的情况下,大幅提高角钢材料的比例,能够有效缓解目前我国输电线路工程中钢管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输电线路钢管及角钢混合特高压输电铁塔结构示意图;图2为输电线路常规钢管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输电线路混合塔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正面示意图;图4为输电线路混合塔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侧面示意图;图5为输电线路混合塔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俯视图;图6为输电线路混合塔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该塔型为双回路直线塔,包括塔头、塔身6和塔腿7。塔头由地线支架1、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及塔身中柱5组成。地线支架I安装在上横担2两侧的端部;自上而下排列的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分别与塔身中柱5连接,并且垂直对称于塔身中柱5。全塔由塔头、塔身6及塔腿7组成,塔头与塔身6通过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8连接。 铁塔下横担以上塔头部位(包括地线支架1、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及塔身中柱5)均采用角钢构件,节点构造简单、连接方便;塔身6及塔腿7均采用钢管构件,结构简洁、传力清晰,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承载性能,有效降低铁塔重量。导线采用垂直排列的方式,能够减小走廊宽度,节省占地面积。绝缘子串既可采用“ I ”型布置,也可采用“V”型布置,灵活方便。如图3所示为输电线路混合塔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正面示意图,图4为所述过渡节点侧面示意图,图5为过渡节点俯视图,图6为输过渡节点仰视图。根据图3-6,该塔型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8,设置在下横担4下平面主材与塔身中柱5主材交点以上的节间内,采用塔脚板型式,由底板、靴板及加劲板组成。塔身上部角钢主材通过螺栓与靴板连接,下部钢管主材直接焊接在塔脚板底板上,连接方式简单、传力路径清晰。以上给出的实施例用以说明本技术和它的实际应用,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一个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依据以上技术和方法作一定的修饰和变更当视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及角钢混合特高压输电铁塔,该输电铁塔塔形为双回路直线塔,包括依次连接的塔头、塔身(6)和塔腿(7);其特征在于: 塔头由地线支架(I)、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及塔身中柱(5)组成,所述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自上而下排列,均垂直于塔身中柱(5)设置,并以塔身中柱(5)为轴线对称,所述地线支架(I)安装在上横担(2)的两侧端部; 塔头与塔身(6)通过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8)连接; 所述塔头部分均采用角钢构件制成; 塔身(6)与塔腿(7)采用钢管构件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管及角钢混合特高压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节点(8)设置在下横担(4)下平面主材与塔身中柱(5)主材交点以上的节间内,采用塔脚板型式,由底板、靴板及加劲板组成。【文档编号】E04H12/10GK203394143SQ201220565048【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专利技术者】张子富, 杨靖波, 李茂华, 高渊 申请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家电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及角钢混合特高压输电铁塔,该输电铁塔塔形为双回路直线塔,包括依次连接的塔头、塔身(6)和塔腿(7);其特征在于:塔头由地线支架(1)、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及塔身中柱(5)组成,所述上横担(2)、中横担(3)、下横担(4)自上而下排列,均垂直于塔身中柱(5)设置,并以塔身中柱(5)为轴线对称,所述地线支架(1)安装在上横担(2)的两侧端部;塔头与塔身(6)通过钢管变角钢过渡节点(8)连接;所述塔头部分均采用角钢构件制成;塔身(6)与塔腿(7)采用钢管构件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富杨靖波李茂华高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