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机的撑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745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机的撑袋装置。主要解决现有包装机的撑袋装置在撑开包装袋时存在自动化性能差,以及稳定性低以及使用不便的问题。该撑袋装置包括撑开机构、拉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的升降实现撑开机构的撑开或闭合。该撑开装置采用机械式传动,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并且节省了气源,使设备更加节能、环保,具有同步性好,稳定性高以及自动化强的优点,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机的撑袋装置。主要解决现有包装机的撑袋装置在撑开包装袋时存在自动化性能差,以及稳定性低以及使用不便的问题。该撑袋装置包括撑开机构、拉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的升降实现撑开机构的撑开或闭合。该撑开装置采用机械式传动,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并且节省了气源,使设备更加节能、环保,具有同步性好,稳定性高以及自动化强的优点,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包装机的撑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包装机的撑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食品需要通过包装机进行包装,需要通过撑开机构让包装袋的开口敞开,有利于物品或食物装入包装袋内进行包装,现有包装机撑袋机构采用气缸推动撑开机构动作实现撑开包装袋的目的,但是,存在动作稳定性差,不利于控制以及撑袋效果差的缺点。如生产当中操作工忘记打开气源或气源不稳定,直接造成撑袋机构与设备其他部件碰撞,会损坏设备影响生产,以及在特定酸、咸性大的生产环境下,易对气缸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机的撑袋装置,解决现有包装机的撑袋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机的撑袋装置,包括撑开机构、拉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撑开机构包括第一撑袋勺、第二撑袋勺以及弹性件,所述拉动机构包括拉杆、导向拉套,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升降轴、摆臂、固定轴、周向卡位件以及限位器,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升降轴轴向移动,所述限位器安装于固定轴的上端,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于升降轴上,所述升降轴能够沿着固定轴轴向滑移,所述导向拉套沿着固定轴轴向可滑移周向可旋转的设于摆臂上端,所述第一撑袋勺、第二撑袋勺并排分布并铰接于摆臂的另一端,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导向拉套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一撑袋勺相配合,所述拉杆带动第一撑袋勺转动构成所述第一撑袋勺、第二撑袋勺沿各自铰接中心相向转动,还包括带动第一撑袋勺与第二撑袋勺沿各自铰接中心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周向卡位件固定于导向拉套上,所述导向拉套轴向滑移通过周向卡位件与限位器相卡或分离构成导向拉套沿着固定轴周向限位或周向转动。所述传动组件为拉板,所述拉板铰接于摆臂上,所述拉板的一端与拉杆相连接,另一端设有支撑件,所述第一撑袋勺与第二撑袋勺的内侧分布固定有相向分布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置于支撑件上,所述拉板转动通过延伸部与支撑件顶压配合构成所述第一撑袋勺和第二撑袋勺周向相向转动。所述周向卡位件包括竖直部和弯曲部,所述竖直部与导向拉套相连接,所述弯曲部沿着固定轴的轴心向外侧光滑弯曲并与限位器周向卡位配合。所述升降轴能够周向旋转。所述弹性件拉簧,且所述拉簧的一端与位于其铰接中心上端的第一撑袋勺相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位于其铰接中心上端的第二撑袋勺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凸轮、滑杆、滑轨、第一转臂、第二转臂以及顶杆,所述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的一端均与顶杆相铰接,所述第一转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滑杆上,所述第二转臂的另一端设有与凸轮顶压配合的滚轮,所述滑杆能够沿着所述滑轨滑移。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撑开装置采用机械式传动,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并且节省了气源,使设备更加节能、环保,具有同步性好,稳定性高以及自动化强的优点,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弹性件3,拉板4,升降轴5,摆臂6,固定轴7,导向拉套8,周向卡位件9,限位器10,拉杆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针对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所示,一种包装机的撑袋装置,包括撑开机构、拉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撑开机构包括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以及弹性件3,所述拉动机构包括拉杆11、导向拉套8,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升降轴5、摆臂6、固定轴7、周向卡位件9以及限位器10,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升降轴轴向移动,所述限位器10安装于固定轴7的上端,所述摆臂6的一端固定于升降轴5上,所述升降轴5能够沿着固定轴7轴向滑移,所述导向拉套8沿着固定轴7轴向可滑移周向可旋转的设于摆臂6上端,所述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并排分布并铰接于摆臂6的另一端,所述拉杆11的一端与导向拉套8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一撑袋勺I相配合,所述拉杆带动第一撑袋勺I转动构成所述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沿各自铰接中心相向转动,还包括带动第一撑袋勺I与第二撑袋勺2沿各自铰接中心复位的弹性件3,所述周向卡位件9固定于导向拉套8上,所述导向拉套8轴向滑移通过周向卡位件9与限位器10相卡或分离构成导向拉套沿着固定轴周向限位或周向转动。使用时,在初始状态时,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处于向着内侧夹拢状态,此时,导向拉套8处于右侧并通过周向卡位件9与限位器10相卡位构成周向限位,限制导向拉套8周向转动,并带动拉杆11向右拉动,带动拉板4顺时针转动,拉板4转动同时带动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转动,并且拉动弹性件3被拉伸,当需要撑开包装袋时,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升降轴5向下移动,同时带动摆臂6上的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向下移动,而导向拉套8也随着升降轴5向下移动,使得导向拉套8上的周向卡位件9向下移动,从而摆脱限位器10的周向限位,使得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在弹性件3的作用下,向着两侧转动,从而撑开包装袋,待撑开完毕后,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升降轴5沿着固定轴7向上移动,使得周向卡位件9向上移动并与限位器10相配合,周向卡位件9带动导向拉套8向着右侧转动,从而带动拉杆11向右拉动,便能实现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相互靠拢的状态,上述过程循环实现。在本技术中,所述传动组件为拉板4,所述拉板4铰接于摆臂6上,所述拉板4的一端与拉杆11相连接,另一端设有支撑件12,所述第一撑袋勺I与第二撑袋勺2的内侧分布固定有相向分布的延伸部13,所述延伸部13置于支撑件12上,所述拉板4转动通过延伸部13与支撑件12顶压配合构成所述第一撑袋勺I和第二撑袋勺2周向相向转动。通过上述的传动方式,使得拉杆在拉动拉板时,通过拉板4上的支撑件12带动延伸部,从而带动第一撑袋勺I与第二撑袋勺2的旋转。当然上述的传动组件也可以为第一撑袋勺I的一个部件,相互一体连接,可以通过拉杆直接带动第一撑袋勺I转动,而第一撑袋勺I可以通过一个联动件带动第二撑袋勺2旋转,如相互之间采用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在本技术中,所述周向卡位件9包括竖直部91和弯曲部92,所述竖直部91与导向拉套8相连接,所述弯曲部92沿着固定轴7的轴心向外侧光滑弯曲并与限位器10周向卡位配合。通过周向卡位件9实现对导向拉套8的周向限位,机械性能好,稳定性高。在本技术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凸轮、滑杆、滑轨、第一转臂、第二转臂以及顶杆,所述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的一端均与顶杆相铰接,所述第一转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滑杆上,所述第二转臂的另一端设有与凸轮顶压配合的滚轮,所述滑杆能够沿着所述滑轨滑移。使用时,通过凸轮转动顶压滚轮,由于第一转臂、第二转臂铰接于顶杆上,使得凸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机的撑袋装置,包括撑开机构、拉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撑开机构包括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以及弹性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机构包括拉杆(11)、导向拉套(8),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升降轴(5)、摆臂(6)、固定轴(7)、周向卡位件(9)以及限位器(10),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升降轴轴向移动,所述限位器(10)安装于固定轴(7)的上端,所述摆臂(6)的一端固定于升降轴(5)上,所述升降轴(5)能够沿着固定轴(7)轴向滑移,所述导向拉套(8)沿着固定轴(7)轴向可滑移周向可旋转的设于摆臂(6)上端,所述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并排分布并铰接于摆臂(6)的另一端,所述拉杆(11)的一端与导向拉套(8)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一撑袋勺(1)相配合,所述拉杆(11)带动第一撑袋勺(1)转动构成所述第一撑袋勺(1)、第二撑袋勺(2)沿各自铰接中心相向转动,还包括带动第一撑袋勺(1)与第二撑袋勺(2)沿各自铰接中心复位的弹性件(3),所述周向卡位件(9)固定于导向拉套(8)上,所述导向拉套(8)轴向滑移通过周向卡位件(9)与限位器(10)相卡或分离构成导向拉套沿着固定轴周向限位或周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雷杨瑞东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润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