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聪颖专利>正文

剃须刀刀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6364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剃须刀刀网,提供可方便多种类型胡须进入内进须孔的剃须刀刀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圈、内进须环、外圈以及外进须环,所述内进须环具有两端分别连贯到内圈和外圈的连接筋,内进须环具有连贯到内圈的分隔筋,分隔筋边缘设有内进须孔,所述内进须孔具有沿着内外圈方向布置的正进须部以及沿着内进须环环形方向布置的侧进须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剃须刀刀网,提供可方便多种类型胡须进入内进须孔的剃须刀刀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圈、内进须环、外圈以及外进须环,所述内进须环具有两端分别连贯到内圈和外圈的连接筋,内进须环具有连贯到内圈的分隔筋,分隔筋边缘设有内进须孔,所述内进须孔具有沿着内外圈方向布置的正进须部以及沿着内进须环环形方向布置的侧进须部。【专利说明】剃须刀刀网
本技术涉及剃须刀,尤其是涉及剃须刀刀网。
技术介绍
传统的剃须刀刀头部分,一般由动刀以及静刀组成,静刀即是剃须刀刀网,胡须从剃须刀刀网的进须孔中进入被高速运动的动刀切削掉,现有的最接近的剃须刀刀网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内圈、内进须环、外圈、外进须环,内进须环和外进须环上均设置进须孔,内进须环和外进须环形成双层的进须部分,内进须环的内进须孔都是从内圈一直向外延伸到外圈的,胡须只能从内进须孔的上方以正面方向进入其中,由于胡须的生长方向、粗度、柔韧度各不相同,甚至说就个人而言,其不同部位的胡须也都是各不相同的,为了实现剃须干净,不得不从各个角度和方位来回移动剃须刀以便使胡须进入内进须孔,降低剃须速度和效果O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可方便多种类型胡须进入内进须孔的剃须刀刀网。本技术所提供的剃须刀刀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圈、内进须环、外圈以及外进须环,所述内进须环具有两端分别连贯到内圈和外圈的连接筋,内进须环具有连贯到内圈的分隔筋,分隔筋边缘设有内进须孔,所述内进须孔具有沿着内外圈方向布置的正进须部以及沿着内进须环环形方向布置的侧进须部。本技术的剃须刀刀网通过缩短分隔筋的长度,使得现有的内进须环中原本是分隔筋的部位出现进须孔,并且该进须孔是沿着内进须环环形方向而设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仅存在正面方向的进须部,增加了侧面方向的侧进须部,胡须可以从侧面大量进入内进须环,而连接筋则在此基础上确保刀网与人脸的接触部位能承受人面部的挤压不变形,极大地方便了平躺胡须和卷曲胡须等各种生长方向的胡须进入,使剃须更快更彻底,减少来回往返移动的频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剃须刀刀网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剃须刀刀网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剃须刀刀网实施例三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剃须刀刀网实施例四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剃须刀刀网实施例一,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圈1、内进须环2、外圈3以及外进须环4,内圈I是实心圈,外圈3是实心环,内圈I和外圈3作为支撑起整个刀网的支撑件而设置,内进须环2和外进须环4是两个圆环结构,内进须环2和外进须环4用于设置供胡须进入的进须孔而设置。内进须环2具有两端分别连贯到内圈I和外圈3的连接筋21,实施例一的内进须环2具有至少三根均匀分布的连接筋21以保证刀网的内外圈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承压强度,内进须环2具有连贯到内圈I的分隔筋22,分隔筋22边缘设有内进须孔23,所述内进须孔23具有沿着内外圈方向布置的正进须部231以及沿着内进须环环形方向布置的侧进须部232,实施例一中单个分隔筋22以及分布在该单个分隔筋22边缘的内进须孔23的整体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进须单元,进须单元和连接筋21交错地设置在内进须环2上,进须单元中的内进须孔23整体形状与英文字母η相近,但是内进须孔23的η形呈上宽下窄的造型,这样的造型有利于增大侧进须部232的面积,使得剃须时侧面更容易进须。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剃须刀刀网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进须单元包含两根分隔筋22,两根分隔筋22的内进须孔23的侧进须部232相连贯,每个进须单元中的连贯内进须孔23整体形状与英文字母m相近,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相比实施例一更进一步方便了剃须时胡须从侧面进入。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剃须刀刀网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进须单元包含三根分隔筋22,三根分隔筋22的内进须孔23的侧进须部232相连贯,每个进须单元还包含位于内进须环2最外侧的附加侧进须部233,附加侧进须部233沿着内进须环环形方向布置并且与侧进须部232相连贯,实施例三中的附加侧进须部233整体为长方形形状,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相比实施例一更进一步方便了剃须时胡须从侧面进入。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剃须刀刀网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进须单元包含四根分隔筋22,四根分隔筋22的内进须孔23的侧进须部232相连贯,所述相连贯的侧进须部232沿着内进须环环形方向的长度大于位于进须单元两端的正进须部231之间的间距,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四相比实施例一、二、三而言,在内进须环环形方向的延展距离是最大的,因此剃须时侧面进须的效果最好。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的剃须刀刀网的实施例一、二、三、四的外进须环4设有外进须孔41,外进须孔41具有弧度,外进须孔41整体呈S形状孔,这样外进须孔41剃须时对胡须具有更好的锁定功能,使剃须更干净,更彻底。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上述的四个实施例,对每个进须单元的分隔筋22数目还可以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增加,对连接筋21的分布和位置进行相应的改变即可,或者是对外进须孔41的整体形状进行变化,外进须孔41整体呈C形状孔也可以实现外进须孔41剃须时对胡须的更好的锁定功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权利要求】1.剃须刀刀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圈(I)、内进须环(2)、外圈(3)以及外进须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须环(2)具有两端分别连贯到内圈(I)和外圈(3)的连接筋(21),内进须环(2)具有连贯到内圈(I)的分隔筋(22),分隔筋(22)边缘设有内进须孔(23),所述内进须孔(23)具有沿着内外圈方向布置的正进须部(231)以及沿着内进须环环形方向布置的侧进须部(2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剃须刀刀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须环(2)具有至少三根均匀分布的连接筋(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剃须刀刀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须环(2)相邻的连接筋(21)之间具有进须单元,每个进须单元包含两根分隔筋(22),两根分隔筋(22)的内进须孔(23)的侧进须部(232)相连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剃须刀刀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须环(2)相邻的连接筋(21)之间具有进须单元,每个进须单元包含三根分隔筋(22),三根分隔筋(22)的内进须孔(23)的侧进须部(232)相连贯,所述每个进须单元还包含位于内进须环(2)最外侧的附加侧进须部(233),所述附加侧进须部(233)沿着内进须环环形方向布置并且与侧进须部(232)相连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剃须刀刀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须环(2)相邻的连接筋(21)之间具有进须单元,每个进须单元包含四根分隔筋(22),四根分隔筋(22)的内进须孔(23)的侧进须部(232)相连贯,所述相连贯的侧进须部(232)沿着内进须环环形方向的长度大于位于进须单元两端的正进须部(231)之间的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剃须刀刀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进须环(4 )设有外进须孔(41),所述外进须孔(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剃须刀刀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圈(1)、内进须环(2)、外圈(3)以及外进须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须环(2)具有两端分别连贯到内圈(1)和外圈(3)的连接筋(21),内进须环(2)具有连贯到内圈(1)的分隔筋(22),分隔筋(22)边缘设有内进须孔(23),所述内进须孔(23)具有沿着内外圈方向布置的正进须部(231)以及沿着内进须环环形方向布置的侧进须部(2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柳聪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