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巡龙专利>正文

稻种均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的播种设备,特别是水稻育秧的播种器。旨在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播种的深浅、疏密不一致、费工费时、耗费种籽的问题。稻种均播器包含呈盘形的、有多个深度相等、均布贯穿盘面且呈倒锥形的承种孔(3)的承种穴盘(1),和有多个高度相等的、与承种孔对应配合的植种凸(8)的种籽植入器(5)。具有播种深浅、疏密一致,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特别适宜农家播种水稻,也适用于播种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种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种均播器本技术涉及农作物的播种设备,特别是水稻育秧的播种器。已有的水稻播种,无论是水田育秧、旱地育秧,还是利用育苗盘、穴盘的温室育秧,贯常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撒播。实践证明,采用人工撒播法播种,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农,还是专职的农技人员亲手撒播,亦很难保证播撒稻种的深浅、疏密一致。由于播种的深浅、疏密差异造成稻秧出苗的一致性差,秧苗根系的发育良莠不一,因此壮苗率随之下降。为克服这一缺陷,人们往往通过增加稻种的用量,扩大亩需稻秧的育秧面积,和采用二次育秧的手段弥补。增大稻种的用量和扩大亩需稻秧的育秧面积,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土地的复种指数,而依靠人工选分秧苗的二次育秧,除稻种耗量过大的弊端依旧存在外,其劳作还特别的艰辛。因此,人们一直渴求能有一种适应我国农村现有体制和栽培习惯,适应不同的地势、地貌、土质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稻种消耗的水稻播种器的出现。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播种的深浅、疏密一致,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稻种均播器。本技术采用有多个均布的承种孔的承种穴盘,使稻种均匀分布暂存定位于承种孔中,并配以有多个与承种孔相对应配合的植种凸的种仔植入器,利用植种凸,沿承种孔,将稻种推压而植入土壤并定位来实现其目的。本技术的稻种均播器(参见附图),包含呈盘形的、有多个深度相等、均布贯穿盘面且呈倒锥形的承种孔(3)的承种穴盘(1),和有多个高度相等的、与承种孔对应配合的植种凸(8)的种仔植入器(5)。上述承种穴盘(1)有竖立的外边框(2),其盘面边部有余种槽(4),上述种仔植入器有与承种穴盘的外边框内侧相吻合的竖立的内边框(6),上述承种孔和植种凸的横断面呈矩形或方形。上述承种孔可以为能容纳一粒稻种的弹性孔。-->上述的植种凸的高度(H)大于承种孔的深度(h)。上述的稻种均播器,可以有呈矩形板状且有与种仔相接触的圆滑底面(9)的种仔分配器,也可以有其横断面为圆形、或矩形、或多边形的呈筒形的量杯。本技术的操作过程:一、将承种穴盘平放在经配制并平整的培养土上,稍施压力让承种穴盘底面与培养土全面接触。二、将经浸泡处理后的稻种,倒入承种穴盘,并使稻种填入全部承种孔中。三、将种仔植入器从上方放入承种穴盘,并使种仔植入器的植种凸一一对应地插入承种穴盘的承种孔中,略施压力将承种孔中的稻种推压而植入培养土后,将承种穴盘和种仔植入器一并向上提离培养土,最后对上述播种面均匀喷水,完成水稻播种。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使其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一、本技术的多个呈均匀布置的承种孔和一一对应配合的植种凸结构,使植入土壤的稻种的平面定位与承种孔保持一致,稻种的植入深度与植种凸的高度保持一致,播种均匀,深度一致,定位精确,对水稻的播种质量给予了可靠的保证,与已有的人工撒播方式相比,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播种时间,减少了稻种的用量,彻底摆脱了为提高播种质量而对操作人员技术程度的严重依赖。采用本技术完成一亩稻田需要稻秧的播种,仅需半小时左右。已有的旱地育秧、水田育秧、先温室育秧再水田二次育秧等所采用的人工撒播法的稻种用量为每亩750g~1125g,而使用本技术播种的稻种用量为每亩530g~700g,其下降率为30%。我国的水稻栽培面积为4.7亿亩,四川省的水稻栽培面积为3400万亩,采用本技术每亩可节省稻种200g,以每千克稻种售价10元人民币计算,仅四川省每茬即可节省稻种6800吨,节省稻种购买资金6800万元。二、本技术的播种密度与承种穴盘的承种孔密度一致,在确保苗齐苗壮的前提下,能按需要设计合理的播种密度,因此无须二次育秧过程,能直接育成栽插。通常情况下育播一亩稻田所需的稻秧面积仅1.5~2m2足已,因此,对广大农家来说,可以不必建造专用育秧场所,可以利用房前屋后以及住宅屋顶搭-->建简易温棚进行育秧,或是利用部份现有居室进行育秧,并为苗期的养护,管理提供了诸多方便。三、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本技术既适合单家独户的小规模家庭育秧,又适合工厂化大规模温室育秧,还适合传统的旱地育秧、水田育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特别是对一年数熟的南方地区水稻栽培,优势尤其明显。此外,还可以按其它农作物种仔的播种要求,设计本技术的承种孔和植种凸,制成各种种仔均播器,如可制成各种蔬菜,花卉的种仔均播器,并具有与稻种均播器相同的优点和效果。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稻种均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A部是图1的A-A局部剖视图。图3是与图1配套的量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与图1配套的种仔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实施例1本技术的一种稻种均播器,如附图所示。由承种穴盘、种仔植入器、量杯、种仔分配器构成。上述承种穴盘1,呈矩形盘,用PVC材料注塑制成,与通常的育苗盘相匹配,承种穴盘的外型尺寸,长×宽×高为579×379×30mm,其四周有向上竖立的外边框2,盘底有多个贯穿形的、呈纵横均匀排列布置、且呈倒锥形、能容纳一粒稻种的承种孔3。承种孔的横断面可以制成矩形或方形,也可以是其它几何形状。由于盘底厚度一致,因此各承种孔的深度h相等。由于选用PVC材料,且相邻承种孔间的间壁厚度设计得较小,因此承种孔成弹性孔结构。在承种孔与外边框之间的盘面边部,有长条形的余种槽4。承种孔的数量为51×62=3162个。上述种仔植入器5,呈与承种穴盘相配合的矩形盘状,用ABS材料注塑成。种仔植入器的外型尺寸,长×宽×高为574×374×36mm,其四周有向上竖立的内边框6,在相对向的外边框之间与盘底之间有成一体结构的纵横设-->置的加强筋7。该内边框的外侧与上述承种穴盘1的外边框2内侧相吻合。盘底面有数量与承种孔的数量相等、且能一一对应、朝向下方、高度相等、呈与承种孔的形状相吻合的倒锥形的植种凸8,应使植种凸8的高度H大于承种孔3的深度h,上述H与h之差等于播种深度。植种凸的数量也为51×62=3162个。植种凸的横断面与承种孔相吻合,也可以是矩形、或方形、或其它几何形状。上述量杯,呈筒形,可以是直筒形、或锥筒形,其横断面可以为圆形、或矩形、或多边形,用PE材料注塑制成。其容量为与承种穴盘每次的种仔容纳量相接近,量杯的内腔尺寸,口部直径×底部直径×高为52×48×60mm。上述种仔分配器,呈矩形板状,有与种仔相接触的圆滑底面9,用PE材料注塑制成。其外型尺寸,长×宽×厚为372×80×8mm。本技术与通常的育秧盘配套使用。育秧盘的尺寸,长×宽×高为600×400×80mm。稻种的培养土选用8号基质。播种的稻种选用水稻冈优26和Ⅱ伏746。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一、接需配制培养土或基质,填满育苗盘(图中未表示),刮平培养土或基质,使土壤表面低于育苗盘口面5~10mm。二、将承种穴盘1平放在育秧盘的土壤表面上,稍施压力让承种穴盘底面与土壤全面接触。三、将经浸泡处理后的稻种,用量杯粗计量后倒入承种穴盘,使用种仔分配器的圆滑底面9与稻种相接触而推刮稻种,使稻种填入全部承种孔中。若稻种不足,可微量添加;若有多余,则将多余稻种推刮储于余种槽4中。四、将种仔植入器5从上方放入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稻种均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呈盘形的、有多个深度相等、均布贯穿盘面且呈倒锥形的承种孔(3)的承种穴盘(1),和有多个高度相等的、与承种孔对应配合的植种凸(8)的种仔植入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稻种均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呈盘形的、有多个深度相等、均布贯穿盘面且呈倒锥形的承种孔(3)的承种穴盘(1),和有多个高度相等的、与承种孔对应配合的植种凸(8)的种仔植入器(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种均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承种穴盘(1)有竖立的外边框(2),其盘面边部有余种槽(4),所说的种仔植入器(5)有与承种穴盘的外边框内侧相吻合的竖立的内边框(6),所说的承种孔(3)和植种凸(8)的横断面呈矩形或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巡龙
申请(专利权)人:雷巡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