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和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7259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尤其用于高压清洁器的用于加热液体的热交换器(20),带有内部和外部的加热盘管(22、24),其各自具有多个螺旋,该热交换器还带有间隔垫片(38、39、40、41),其在内部的加热盘管(22)与外部的加热盘管(24)之间在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圆周上分布地布置。为了如此地改进热交换器(20),即,其可低成本地制造且具有高的效率,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作如下建议,即,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至少一个螺旋(55、57)在两个彼此直径相邻的间隔垫片(40、41)之间具有第一螺旋截段(64、64a),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径向间距在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间隔垫片(40、41)的区域中更小或更大。此外建议了两种用于制造此类热交换器(20)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用于高压清洁器的用于加热液体的热交换器,带有内部和外部的加热盘管,其各自具有多个螺旋,热交换器还带有间隔垫片,其在内部与外部的加热盘管之间在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圆周上分布地布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此类热交换器的方法,其中,由管子盘绕成内部的加热盘管,在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外侧,多个间隔垫片在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圆周上分布地布置且被固定,且由管子朝向间隔垫片盘绕出外部的加热盘管。
技术介绍
此类热交换器尤其用于加热用于高压清洁器的清洗液。该热交换器构造成双螺旋管,其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加热盘管。内部的加热盘管定义了燃烧室,燃料喷嘴可被定位在其中。这给予如下可能性,即,在燃烧室中点燃火焰,从而使得热交换器被热空气绕流。热交换器可由清洗液流经。然后进行由热空气经由加热盘管到待加热的液体上的热传递,该待加热的液体紧接着可以指向待清洁的物体。因此,该热交换器被用作直通式加热器。为了改善该热交换器的效率,在EP I 255085 BI中作如下建议,即,如此地以用于外部的加热盘管的螺旋的不同的径向凹槽设计间隔垫片,以使螺旋至少部分彼此径向错开地布置。这使得由经加热的空气到加热盘管上的经改善的热传递成为可能。然而为此须使用较大数量的专门设计的间隔垫片,其在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外侧处的定位须小心地进行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类型的形式的热交换器以及一种制造它的方法,其中,热交换器可低成本地制造且具有高的效率。该目的在先前所描述的形式的热交换器的情形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由此实现,S卩,外部的加热盘管的至少一个螺旋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之间具有第一螺旋截段,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径向间距在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间隔垫片的区域中更小或更大。因此沿着热交换器的圆周方向,至少在外部的加热盘管的一个螺旋的区域中该螺旋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所呈的径向间距变化。当螺旋的径向间距在间隔垫片的区域中可具有通过间隔垫片的外形被预先给定的确定的值时,在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螺旋截段中径向间距变化。因此,外部的加热盘管的至少一个螺旋至少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之间的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间隔垫片的区域中具有更小的或更大的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径向间距。如下已被证实,S卩,外部的加热盘管的至少一个螺旋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所呈的通过沿着在间隔垫片之间的圆周变化的径向间距可改善在经加热的空气与流经热交换器的液体之间的热传递,从而使得热交换器具有高的效率。如下是有利的,S卩,外部的加热盘管的多个螺旋各自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之间具有第一螺旋截段,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的间距在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间隔垫片的区域中更小或更大。其例如可作如下设置,即,外部的加热盘管的第一螺旋在热交换器的圆周上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呈保持相等的间距,与之相反在外部的加热盘管的盘绕方向上紧接于第一螺旋的第二螺旋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呈在热交换器的圆周上变化的径向间距。外部的加热盘管的第三螺旋可在盘绕方向上连接第二螺旋,第三螺旋与第一螺旋相应地再次距离第一加热盘管呈在热交换器的圆周上保持相等的间距。第四螺旋于是可以连接外部的加热盘管的第三螺旋,其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的间距在热交换器的圆周上变化。如果外部的加热盘管的多个螺旋各自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之间的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间隔垫片的区域中具有更小或更大的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径向间距,如下是有利的,即,至少两个螺旋的第一螺旋截段在外部的加热盘管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错开地布置。围绕热交换器的纵轴线,外部的加热盘管的第一螺旋的第一螺旋截段可被定位在第一角度范围中,而外部的加热盘管的第二螺旋的第一螺旋截段可被定位在第二角度范围中,其在圆周方向上相对第一角度范围错开地布置。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的情形中,至少两个螺旋的第一螺旋截段彼此错开270°地布置。此类设计方案尤其当热交换器总共具有四个在圆周方向上彼此均匀分布地布置的间隔垫片时是有利的。如果外部的加热盘管的多个螺旋各自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之间的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间隔垫片的区域中具有更小或更大的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径向间距,则可作如下设置,即,螺旋的第一螺旋截段布置在外部的加热盘管的相同的圆周区域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此类设计方案的情形中,外部的加热盘管的多个螺旋在共同的圆周区域中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之间各自包括一个螺旋截段,径向间距在该螺旋截段中比在两个间隔垫片的区域中更小或更大。尤其地可作如下设置,即,外部的加热盘管的多个在盘绕方向上相继的螺旋各自在相同的圆周区域中具有第一螺旋截段,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的间距在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限定出第一螺旋截段的间隔垫片的区域中更小或更大。因此,若干第一螺旋截段可以围绕热交换器的纵轴线以一排彼此相邻地布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的情形中,外部的加热盘管的至少一个螺旋具有两个在圆周方向上相继的螺旋截段,其各自布置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之间且在其中螺旋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呈不同的径向间距。外部的加热盘管的每个螺旋在整个360°的圆周区域上延伸。该圆周区域被间隔垫片划分,且外部的加热盘管的至少一个螺旋具有两个在圆周方向上相继的截段,其各自布置在两个间隔垫片之间且在其中螺旋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呈不同的径向间距。然而,此类间距变化不须强制地在外部的加热盘管的所有螺旋处得到应用,而是可作如下设置,即,外部的加热盘管除了带有在圆周上变化的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径向间距的螺旋之外具有另外的螺旋,其特征在于在圆周上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的保持相等的间距。可作如下设置,S卩,外部的加热盘管的至少一个螺旋在两个彼此在圆周方向上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之间的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两个间隔垫片的区域中具有更小的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径向间距,且在外部的加热盘管的圆周方向上在第一螺旋截段上连接有第二螺旋截段,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径向间距在第二螺旋截段中比在间隔垫片的区域中更大。如下是有利的,S卩,间隔垫片在其总的长度上定义出了在内部与外部的加热盘管之间的保持相等的间距。这使得间隔垫片的特别简单的装配成为可能且此外具有如下优点,即,间隔垫片在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外圆周处的定位不须精确地预先给定。优选地,热交换器的间隔垫片设计为相同的。这使得热交换器的制造和装配变得容易且进而使得进一步的成本降低成为可能。外部的加热盘管在至少一个第一螺旋截段中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所呈的径向间距有利地最小为外部的加热盘管在限定第一螺旋截段的间隔垫片的区域中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所呈的径向间距的10%。优选地,外部的加热盘管在第一螺旋截段中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所呈的径向间距最大为外部的加热盘管在限定第一螺旋截段的间隔垫片的区域中距离内部的加热盘管所呈的径向间距的200%。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的情形中,外部的加热盘管在至少一个螺旋的区域中所呈的径向间距在外部的加热盘管在间隔垫片的区域中所呈的间距的最小10%与最大200%之间变化。内部的加热盘管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一种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的情形中构造成圆柱形的。因此,内部的加热盘管的螺旋绕热交换器的纵轴线同中心地延伸且定义出了圆柱形的燃烧室。间隔垫片优选被焊接到内部的加热盘管的外侧处。如下是有利的,S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3/201180070792.html" title="热交换器和其制造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热交换器和其制造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尤其用于高压清洁器的用于加热液体的热交换器,其带有内部和外部的加热盘管(22、24),所述加热盘管各自具有多个螺旋,所述热交换器还带有间隔垫片(38、39、40、41),所述间隔垫片在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和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之间在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圆周上分布地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至少一个螺旋(55、57)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40、41)之间具有第一螺旋截段(64、64a),距离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径向间距在所述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所述间隔垫片(40、41)的区域中更小或更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尤其用于高压清洁器的用于加热液体的热交换器,其带有内部和外部的加热盘管(22、24),所述加热盘管各自具有多个螺旋,所述热交换器还带有间隔垫片(38、39、40、41),所述间隔垫片在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和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之间在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圆周上分布地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至少一个螺旋(55、57)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40、41)之间具有第一螺旋截段(64、64a),距离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径向间距在所述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所述间隔垫片(40.41)的区域中更小或更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多个螺旋(55、57)各自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40、41)之间具有第一螺旋截段(64、64a),距离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径向间距在所述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所述间隔垫片(40.41)的区域中更小或更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多个螺旋(55、57)各自具有第一螺旋截段(64、64a),距离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间距在所述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所述间隔垫片(40、41)的区域中更小或更大,其中,至少两个螺旋(55,57)的第一螺旋截段(64、64a)在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错开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螺旋(55、57)的第一螺旋截段(64、64a)彼此错开270°地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多个螺旋在相同的圆周区域中各自具有第一螺旋截段(64、64a),距离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径向间距在所述第一螺旋截段中比在所述间隔垫片的区域中更小或更大。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至少一个螺旋(55、57)包括两个在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圆周方向上相继的螺旋截段(64、66、68、70 ;64a、66a、68a、70a),它们各自布置在两个彼此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38、39、40、41)之间且在这些相继的螺旋截段中所述螺旋距离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呈不同的径向间距。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至少一个螺旋(55、57)在两个彼此在圆周方向上直接相邻的间隔垫片(40、41)之间的第一螺旋截段(64、64a)中比在这两个间隔垫片(40、41)的区域中具有更小的距离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径向间距,而且在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的圆周方向上在所述第一螺旋截段(64、64a)上连接有第二螺旋截段(66、66a),距离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径向间距在所述第二螺旋截段中比在所述两个间隔垫片(40、41)的区域中更大。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垫片(38、39、40、41)在其整个长度上定义了在内部与外部的加热盘管(22、24)之间的保持相等的间距。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垫片(38、39、.40、41)设计为相同的。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螺旋截段(64、64a)中距离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所呈的径向间距最小为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在限制出所述第一螺旋截段(64、64a)的间隔垫片(40,41)的区域中距离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径向间距的10%。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设计为圆柱形的。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包括第一部分纵向区域(52),在所述第一部分纵向区域中布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螺旋截段(64、64a),而且在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纵向上在所述第一部分纵向区域(52)上连接有第二部分纵向区域(53),在所述第二部分纵向区域中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具有保持相等的、距离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2)的间距。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纵向区域(52)最大在所述外部的加热盘管(24)的总长度的75%上延伸。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的加热盘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博姆斯特凡·埃尔哈特西格马尔·蒙茨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弗雷德·凯驰两合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