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219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的通信方法包括:主动终端广播D2D通信请求消息;被动终端向基站发送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被动终端接收基站返回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被动终端向与主动终端发送资源分配指示信息;被动终端与主动终端在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进行D2D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实现基站对主动终端和被动终端之间的D2D通信过程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 D2D)通信是指用户终端之间不需要通过基站进行数据转发而直接进行的通信,传统的D2D技术包括蓝牙,直接无线上网WiF1-Direct等。目前,蜂窝网络不具备D2D通信的功能,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必须通过基站转发数据。在蜂窝网络中引入D2D技术,能够使得距离较近的终端彼此互相发现并直接进行数据传输,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空口资源与核心网资源,而且还可以提供新的业务,如对战游戏、近距离广播以及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等。因此,目前有一些公司开始研究如何使得蜂窝网络能够支持D2D功能。图1为现有技术中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所述的步骤:步骤101:主动终端广播D2D通信请求消息,所述D2D通信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主动终端标识。步骤102:被动终端向与主动终端标识对应的主动终端返回D2D通信响应消息,所述D2D通信响应消息中携带有被动终端标识。在本步骤中,如果被动终端激活了用于D2D通信的D2D探测接收模块,并且被动终端在主动终端的通信距离之内,则被动终端会接收到主动终端的D2D通信请求消息,如果被动终端期望与主动终端进行D2D通信,则被动终端向与主动终端标识对应的主动终端返回D2D通信响应消息,所述D2D通信响应中携带有被动终端标识。步骤103:主动终端向与被动终端标识对应的被动终端发送D2D通信确认消息。步骤104:主动终端与被动终端协商双方在D2D通信过程中所使用的时频资源。步骤105:主动终端和被动终端使用协商后的时频资源进行D2D通信。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现有的主动终端和被动终端之间的D2D通信过程中没有基站的参与,导致无法实现基站对主动终端和被动终端之间的D2D通信过程的控制。另外,由于D2D通信过程中没有基站的参与,因此也难以实现网络系统对终端的扩展覆盖。例如,当主动终端A不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而被动终端B却可以与基站进行通信时,主动终端A无法直接与基站的通信,也无法通过被动终端B与基站进行通信,从而使得基站无法通过被动终端B对主动终端A进行扩展覆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四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基站对主动终端和被动终端之间的D2D通信过程的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三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装置,能够实现基站对主动终端和被动终端之间的D2D通信过程的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基站对主动终端和被动终端之间的D2D通信过程的控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主动终端广播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请求消息;向基站发送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向主动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与主动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进行D2D通信。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广播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请求消息;接收被动终端提供的基站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与被动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进行D2D通信。—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被动终端发送的设备到设备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被动终端发送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一种被动终端,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动终端广播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请求消息,将所述D2D通信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接收基站返回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将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还用于向主动终端发送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与主动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进行D2D通信。一种主动终端,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广播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被动终端提供的基站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将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与被动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进行D2D通信。一种基站,包括:第三接收单元和第三发送单元;所述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被动终端发送的设备到设备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被动终端发送用于D2D通信的述资源分配指示信肩、O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系统,包括被动终端、主动终端和基站,其中,所述被动终端,用于接收主动终端广播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请求消息,向基站发送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向主动终端发送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与主动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进行D2D通信;所述主动终端,用于广播所述D2D通信请求消息,接收所述被动终端提供的基站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与所述被动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进行D2D通?目;所述基站,用于接收所述被动终端发送的所述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被动终端发送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被动终端在接收到主动终端广播的携带有主动终端标识和D2D通信条件的D2D通信请求消息之后,向基站发送携带有D2D通信条件的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当基站同意D2D通信条件时,被动终端接收基站返回的D2D连接建立响应消息,所述D2D连接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被动终端根据该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与主动终端标识对应的主动终端进行D2D通信。由于被动终端没有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方法直接与主动终端协商D2D通信过程中所使用的时频资源,而是首先向基站发送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然后由基站为被动终端和主动终端分配可用于进行D2D通信的时频资源,从而使得基站可以有效地参与到主动终端和被动终端之间的D2D通信过程中,并对该D2D通信过程进行相应的控制。更进一步的,由于基站可以对主动终端与被动终端的D2D通信过程进行控制,因此,当被动终端可以与基站进行通信,而主动终端却不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时,主动终端将可以通过被动终端的中继而与基站进行通信,从而使得基站可以通过被动终端对主动终端进行扩展覆盖,实现了网络系统对终端的扩展覆盖。【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的第一实现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的第二实现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的第三实现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的第四实现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被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一种改进后的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案,能够实现基站对主动终端和被动终端之间的D2D通信过程的控制。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主动终端广播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请求消息;向基站发送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向主动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与主动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进行D2D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主动终端广播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请求消息; 向基站发送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 向主动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 与主动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进行D2D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2D通信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主动终端标识和D2D通信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主动终端广播的D2D通信请求消息之后,向基站发送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之前,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向与所述主动终端标识对应的主动终端返回D2D通信响应消息;所述D2D通信响应消息中携带有被动终端标识; 接收所述主动终端发送的D2D通信确认消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与所述主动终端标识对应的主动终端返回D2D通信响应消息之前,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预先发送的D2D`通信指示判断是否响应D2D通信请求消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所述主动终端标识对应的主动终端返回D2D通信响应消息包括: 在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时频位置或者标准规定的时频位置上,向与所述主动终端标识对应的主动终端返回D2D通信响应消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动终端标识为被动终端ID。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2D通信响应消息中还携带有被动终端接收D2D通信请求消息的信号接收质量信肩、O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质量信息包括: 被动终端接收到D2D通信请求消息的信噪比、信号干扰比或者接收功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D2D通信条件。10.根据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通信条件包括: 被动终端在中断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之后与主动终端进行D2D通信;或者, 被动终端中继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包括: 当所述基站同意所述D2D通信条件时,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D2D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其中,所述D2D连接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主动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包括: 向与所述主动终端标识对应的主动终端发送D2D连接建立确认消息;其中,所述D2D连接建立确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被动终端标识和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13.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广播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请求消息; 接收被动终端提供的基站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 与被动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进行D2D通信。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2D通信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主动终端标识和D2D通信条件。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终端标识为主动终端ID。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通信条件包括: 被动终端在中断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之后与主动终端进行D2D通信;或者, 被动终端中继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广播D2D通信请求消息之后,接收被动终端提供的基站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之前,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接收被动终端返回的D2D通信响应消息;其中,所述D2D通信响应消息中携带有被动终端标识;` 向与所述被动终端标识对应的被动终端发送D2D通信确认消息。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2D通信响应消息中还携带有所述被动终端接收所述D2D通信请求消息的信号接收质量信息。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质量信息包括: 被动终端接收到D2D通信请求消息的信噪比、信号干扰比或者接收功率。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被动终端发送D2D通信确认消息包括: 当接收到两个以上被动终端返回的D2D通信响应消息时,向信号接收质量信息大于预设阈值的被动终端发送D2D通信确认消息。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被动终端提供的基站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包括: 当基站同意所述D2D通信条件时,接收所述被动终端发送的D2D连接建立确认消息;其中,所述D2D连接建立确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被动终端标识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22.—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被动终端发送的设备到设备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向所述被动终端发送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D2D通信条件。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被动终端发送的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之后,向被动终端发送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之前,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当同意所述D2D通信条件时,按照预设资源分配策略为所述被动终端与主动终端分配可用于进行D2D通信的时频资源; 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生成资源分配指示信息。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通信条件包括: 被动终端在中断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之后与主动终端进行D2D通信;或者, 被动终端中继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被动终端发送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之后,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D2D通信条件为被动终端在中断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之后与主动终端进行D2D通信时,中断与所述被动终端之间的通信; 当所述D2D通信条件为被动终端中继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时,保持与所述被动终端之间的通信。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被动终端发送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包括: 向所述被动终端返回D2D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其中,所述D2D连接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资源分配指示信息。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2D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主动终端标识。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被动终端发送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之前,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主动终端标识判断是否同意被动终端与主动终端标识对应的主动终端进行D2D通信。30.一种被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动终端广播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请求消息,将所述D2D通信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发送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南谢芳崔春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