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竞争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D2D (Device to Device)通信是一种新颖的应用于蜂窝系统中的终端间直接通信技术,它允许移动终端在蜂窝网络的控制下使用蜂窝网络授权频段进行点到点通信。由于具有降低终端发射功率、延长电池使用时间、增强多播和广播传输速率、提高系统频谱效率等诸多优势,D2D通信逐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随着频谱资源的日趋紧张,能够工作在共享频段(例如ISM频段)的基于LTE标准的通信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ISM频段使用LTE通信技术,可以带来如下好处:1)为基于LTE技术的未来通信系统提供新的市场;2)为蜂窝通信提过额外的容量;3)产生新的应用和通信解决方案(例如,使用LTE技术的无线D2D通信)。为了使LTE D2D系统能够工作在ISM频段,主要的挑战来自于LTE D2D通信和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WLAN通信的共存问题。由于使用ISM频段的WLAN通信目前已经被广泛部署,因此LTE D2D通信极有可能会与某个WLAN通信同时部署在某个相同区域并且竞争使用同一频率资源。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入公用频段的竞争方法,应用于在无线接入设备所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类用户设备和第二类用户设备竞争接入公用频段的场景,其特征在于,所述竞争方法包括:1)基于退避机制确定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类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公用频段的退避时间,其中,所述退避时间为至少一个时隙的整数倍;2)基于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的网络服务质量来确定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公用频段的优先级,并基于所述优先级调整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的退避时间,以避免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的退避时间与所述第二类用户设备的退避时间产生竞争冲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入公用频段的竞争方法,应用于在无线接入设备所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类用户设备和第二类用户设备竞争接入公用频段的场景,其特征在于,所述竞争方法包括: 1)基于退避机制确定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类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公用频段的退避时间,其中,所述退避时间为至少一个时隙的整数倍; 2)基于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的网络服务质量来确定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公用频段的优先级,并基于所述优先级调整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的退避时间,以避免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的退避时间与所述第二类用户设备的退避时间产生竞争冲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公用频段的竞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的网络服务质量优于预设的网络服务质量,缩短所述退避时间;基于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的网络服务质量劣于预设的网络服务质量,延长所述退避时间;其中,调整后的所述退避时间与调整前的所述退避时间在一个时隙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入公用频段的竞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A)基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所覆盖范围内的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的数量超过第一阈值时,对所有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进行分组; B)基于分组的数量确定每一个分组中各个所述第一类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公用频段的退避时间的起始时刻的偏移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入公用频段的竞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侦测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所覆盖范围内的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赛赛,周斌,徐景,张宁,郦振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