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压模装置、模制盘基片的方法以及盘形记录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04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防止模制盘基片产生分离图案。为此目的,压模1包括一对静止模具6和可动模具7,以及用于模制盘基片2外圆周端的外圆周环16。该外圆周环16被安装成可以沿平行于可动模具7朝静止模具6移动方向的向前和向后方向移动,并具有用于卡持模制盘基片2外圆周的卡持表面39。(*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通过注模法模制盘形记录介质,诸如光盘和磁光盘的盘基片的压模装置、一种用于模制盘基片的方法以及一种盘形记录介质。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盘形记录介质,诸如光盘和磁光盘的盘基片或基板通过注模法利用压模(molding die)模制。要求这种压模能够抑制围绕模制盘基片外圆周产生毛刺,并能够在盘基片模制时均匀地排出气体。压模包括一对具有用于模制盘基片的腔的静止模具和可动模具、用于模制盘基片外圆周端的外圆周环、用于将预定的凸-凹图案记录到盘基片上的模子,用于朝向及远离静止模具移动可动模具的驱动装置。在其上要安装模子的静止模具处形成有静止侧静面光制(mirror-finished)表面。另一方面,在可动模具处形成有可动侧静面光制表面(此后称为模制表面),该表面模制盘基片的主表面。并且,在可动模具模制表面的外圆周上安装有外圆周环,以便该外圆周环可以大致平行于可动模具移动方向朝模腔移动。模子为具有中心孔的盘形结构,且抵靠到静止模具的静止侧静面光制表面上。该模子分别使其内圆周由内模子固定器固定,而其外圆周由外模子固定器固定。外圆周环大致为环形结构,并在其内圆周上形成有用于模制盘基片外圆周端的模制表面。外圆周环由弹性体如弹簧,或由利用气压、油压等的移动装置移动。如图1所示,当可动模具107向静止模具106移动且具有静止模具106和可动模具107的压模被夹紧时,形成了由可动模具107的模制表面126、抵靠静止模具106的模子113的主表面以及外圆周环116的模制表面135封闭的模腔,该空间要被填充树脂材料。在夹紧(闭合)压模时,外圆周环116以预定的压力向静止模具106移动。压模被构造成当外圆周环116的外圆周抵靠到外模子固定器115上时,在外圆周环116和模子113之间确保一用于排出模腔108内空气的空隙间隙(clearance gap)120。该空隙间隙120被设计为具有预定的尺寸,该尺寸只能排出模腔108内的空气。当将熔融的树脂材料注入模腔108中时,模腔108内的空气和自熔融树脂材料产生的气体从空隙间隙120排出。在模腔108充满熔融树脂材料时,停止注入熔融树脂材料。在注入熔融树脂材料时,只有空气和气体从空隙间隙120中排出,而熔融树脂材料被阻止流入空隙间隙120中,以便抑制在模制的盘基片上产生毛刺。在将熔融树脂材料注入模腔108过程中,在注入压力大于夹紧力情况下,会导致静止模具106和可动模具107之间的间隔变大。另一方面,持续地施加用于使外圆周环116伸入模腔108中的压力。因此,空隙间隙120不会扩大,从而可以抑制毛刺的产生。在完成熔融树脂材料的注入和树脂材料冷却后,开始开启压模。此时,模制盘基片与可动模具107的模制表面126一同移动。然后,模制盘基片通过套筒形压出销(未示出)而与可动模具107的模制表面126分离并弹出。从而,由一系列模制步骤构成的整个模制过程就完成了。在开启压模后,当模制盘基片与可动模具107的模制表面126分离时,盘基片的整个主表面是否粘附到可动模具107的模制表面126上或从后者脱离取决于压模的结构和模制工况。在盘基片的整个主表面粘附到可动模具107的模制表面126上的情况下,当盘基片被弹出时分离阻力趋于较大。因此,使用例如用于提供空气的辅助工具来强制分离盘基片。然而,难于将空气均匀地喷射到盘基片的整个主表面上。即,空气不理想地被局部喷射到盘基片的中心部分上,因空气可以很容易地流动到这里,这导致盘基片不均衡分离。因此,在压模开启后,要求盘基片的整个主表面均匀地从可动模具107的模制表面126脱离。然而,当外圆周环116被移动以便其进一步从可动模具107的模制表面伸入模腔108内时,在由外圆周环116引起的压力未传导到盘基片情况下,盘基片的整个主表面不能从可动模具107的模制表面126上脱离。实际上,在盘基片(用附图标记102标识)利用如图1所示的具有外圆周环116的压模模制情况下,由外圆周环116引起的压力不能充分传递到盘基片上。因此,盘基片的外圆周不稳定脱离,而盘基片的内圆周仍抵靠在可动模具107的模制表面126上。从而,产生的问题是在盘基片102的外圆周和内圆周之间形成一分离图案122,如图2所示。即,只有外圆周环116向盘基片102侧突出,而盘基片102的内和中间圆周仍抵靠在可动模具107的模制表面126上,并从而产生分离图案122。从而具有分离图案122的模制盘基片102不仅损坏了盘片的美观,而且使盘片的光电特性不稳定。即,例如在记录/再现信号中产生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压模装置、一种利用该压模装置模制盘基片的方法以及一种具有由该压模装置模制的盘基片的盘形记录介质来克服上述缺陷,所述压模装置可以在其开启时使模制盘基片的整个主表面均匀地与模制表面脱离,因而防止模制盘基片在模制盘基片与压模装置分离时产生分离图案。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模装置,其包括一对用于模制盘形记录介质的盘基片的静止模具和可动模具;以及用于模制盘基片的外圆周端的外圆周环;该外圆周环被安装成可沿平行于可动模具朝静止模具移动的方向向前及向后移动,并具有用于卡持模制盘基片外圆周的卡持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模装置,由于模制盘基片的外圆周被外圆周环的卡持表面卡持,当外圆周环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移动时,模制盘基片与外圆周环一同移动。从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模装置,可以防止盘基片在其主表面上产生分离图案。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一对用于模制盘形记录介质的盘基片的静止模具和可动模具、以及用于模制盘基片的外圆周端的外圆周环通过注模法模制盘基片的方法,其中外圆周环被安装成可以沿平行于可动模具向静止模具移动的方向向前和向后移动,所述用于模制盘基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远离静止模具的向后方向(相对可动模具)移动外圆周环,以使外圆周环伸出基本等于盘基片厚度的突出长度,以便在压模夹紧时进行注射模塑;当开始开启压模时,沿朝向静止模具的向前方向(相对可动模具)移动外圆周环,以使外圆周环突出,以便利用用于卡持模制盘基片外圆周的卡持表面将盘基片的主表面从用于模制盘基片的主表面的可动模具模制表面上分离预定量,所述模制盘基片外圆周形成在外圆周环的内圆周处;以及在压模开启结束后,从可动模具的模制表面中弹出盘基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模制盘基片的方法,由于盘基片的外圆周被外圆周环的卡持表面卡持,因而,当开始开启压模时,模制盘基片与外圆周环一同移动,且通过(相对可动模具)移动外圆周环以使其向静止模具突出,盘基片的主表面与可动模具的模制表面分离。然后,在压模开启结束后,模制盘基片从可动模具的模制表面弹出。从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模制盘基片的方法,可以防止盘基片在其主表面上产生分离图案。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盘形记录介质,其具有围绕其外圆周的为连续或非连续环形的卡持表面,所述盘形记录介质的外圆周的卡持表面由用于模制盘基片的外圆周端的压模装置的外圆周环形成并被外圆周环卡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盘形记录介质,由于模制盘基片使其外圆周被外圆周环的卡持表面卡持,因此模制盘基片的主表面从可动模具令人满意地分离。从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盘形记录介质,防止了在其主表面上产生分离图案,可以稳定、安全可靠地保持该盘基片的光电特性。通过下述结合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模装置,包括 一对用于模制盘形记录介质的盘基片的静止模具和可动模具;以及 用于模制盘基片外圆周端的外圆周环; 外圆周环被安装成可以沿平行于可动模具朝静止模具移动方向的向前和向后方向移动,并具有用于卡持模制盘基片的外圆周的卡持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岛义仁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