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门加压茶叶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93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茶叶揉捻机加压机构的改进。65型等大型茶叶揉捻机一般采用龙门加压机构,由于受结构的限制,操作十分费力,也影响了揉捻性能的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龙门加压茶叶揉捻机的基础上,吸收单臂立柱丝杆滑槽加压机构的优点,将动力由立柱上的传动轴通过二对角齿轮经螺母传递到加压丝杆,并采用限位键,使丝杆仅作上下运动,不作旋转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揉捻性能好,效率高,特别适宜于大型茶叶揉捻机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茶叶初制加工设备,特别是茶叶揉捻机龙门加压机构的改进。用公知技术生产的茶叶揉捻机,其揉捻加压机构大致可分为龙门加压,单臂立柱丝杆滑槽加压和重块加压三种。龙门加压机构多见于65型等大型揉捻机,其特点是加压横樑结构牢固可靠,但操作手轮位置偏高,操作不便且十分费力,更由于揉桶盖受两根导向杆的作用而不能绕加压丝杆旋转,影响了揉捻速度和揉捻性能;单臂立柱丝杆滑槽式加压机构主要用于中小型揉捻机,其最大特点是揉桶盖能绕加压丝杆旋转,提高了揉捻性能,加速了揉捻速度,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电动加压和揉捻加压采用程序控制,进而发展成双立柱式茶叶揉捻机;重块加压机构由于操作不便,因此多用于小型揉捻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适用于大型茶叶揉捻机,揉捻性能好、速度快,操作方便的加压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设计集龙门加压机构及丝杆滑槽立柱加压机构的优点于一体。1.改单臂立柱中的丝杆为光轴,再通过支于水平横樑上水平轴的两对角齿轮,改变传递方向并带动螺母把动力传递给加压丝杆。亦即在立柱内配置传动轴,轴的两端装有锥齿轮,下端与手轮或电动加压机构上的齿轮相啮合,上端与水平横樑上水平轴的锥齿轮相啮合,水平轴另一端上的锥齿轮与加压丝杆上的锥齿轮相啮合,使立柱下端的动力(手动或电动)通过齿轮、螺母传递给加压丝杆。2.保持了龙门加压机构中的横樑及其中间的螺母丝杆结构,改弓形横樑为等截面水平横樑,并去除了固定在揉桶盖上的两根导杆。这样在揉捻中,揉桶盖可以随之转动和摆动,有利于提高揉捻性能和揉捻速度。3.螺母丝杆加压机构上设有一限位键,限位键与加压丝杆上的键槽相配合,使丝杆仅作上下运动,不能旋转运动,以防止加压或松压时,因丝杆旋转而影响加压位置。本技术与龙门式加压机构相比,其优点是茶叶揉捻质量好,功效高,操作方便,而且便于与揉捻加压可变程序控制器配套。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新龙门加压茶叶揉捻机结构示意图。1-框架,2-左立柱,3-揉桶,4-揉桶盖,5-水平横樑,6-销轴,7-支座,8-限位键,9-螺母,10、16-大锥齿轮,11-加压丝杆,12-加压弹簧,13、15-锥齿轮,14-水平轴,17-右立柱,18-传动轴,19-电动或手轮加压机构。其动作过程为摇动加压手柄(或起动电动加压机构)19,加压丝杆11上升,带动揉盖4上升至最高点,推动水平横樑5,揉盖打开,此时向揉桶3内装茶,装茶结束,以相反方向推动水平横樑,揉盖随之关闭,摇动加压手柄(或起动电动加压机构),通过立柱中的传动轴18及水平横樑上水平轴14上的两对锥齿轮,带动螺母9,使中间丝杆向下运动,从而实现揉捻过程中的加压;反之,则成为减压。当需保持压力恒定,可停止手柄转动,此时,揉盖虽然随揉桶的旋转而旋转,但依靠限位键8的作用,限制了加压丝杆转动,从而保持了原来的加压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初制加工设备,特别是采用龙门加压机构的茶叶揉捻机,包括:立柱,横*,螺母丝杆传动加压机构,传动齿轮,其特征是立柱(17)内配置传动轴(18),轴的两端装有锥齿轮(16),一端与手轮或电动加压机构(19)的齿轮相啮合,另一端与水平横*上的水平轴(14)的锥齿轮相啮合;在螺母丝杆传动加压机构上有一限位键(8)其与丝杆上的键槽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茶叶初制加工设备,特别是采用龙门加压机构的茶叶揉捻机,包括立柱,横樑,螺母丝杆传动加压机构,传动齿轮,其特征是立柱(17)内配置传动轴(18),轴的两端装有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才元陈关根夏狄刚
申请(专利权)人:富阳茶叶机械总厂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