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倾倒折叠水桶,包括上圈体、下圈体,筒状防水围布,防水底布,半圆形提手;所述筒状防水围布的一端缝于上圈体上,而另一端缝于下圈体上,所述防水底布缝于下圈体上且防水底布与防水围布的下端相连接,在防水底布上设有加强筋,还至少设有二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与上圈体活动连接,而另一端与下圈体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条均与筒状防水围布外壁相抵靠。同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倾倒折叠水桶,包括上圈体、下圈体,筒状防水围布,防水底布,半圆形提手;所述筒状防水围布的一端缝于上圈体上,而另一端缝于下圈体上,所述防水底布缝于下圈体上且防水底布与防水围布的下端相连接,在防水底布上设有加强筋,还至少设有二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与上圈体活动连接,而另一端与下圈体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条均与筒状防水围布外壁相抵靠。同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新型防倾倒折叠水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户外取水存水防止倾倒而且可折叠便于携带的水桶。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户外使用的水桶,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无骨纯布水桶,一种为带有塑料圈的布围水桶,还有一种是带有钢丝(片)骨架的布围水桶,这三种水桶在户外可以取水,但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取水后不能立于非水平地面上,极易翻倒,不能达到存水的目的,只能用作打水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原因,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水后放于非水平地面不会倾倒、便于存水用的防倾倒折叠水桶,其外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条,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防倾倒折叠水桶,包括上圈体、下圈体,筒状防水围布,防水底布,半圆形提手;所述筒状防水围布的一端缝于上圈体上,而另一端缝于下圈体上,所述防水底布缝于下圈体上且防水底布与防水围布的下端相连接,在防水底布上设有加强筋,还至少设有二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与上圈体 活动连接,而另一端与下圈体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条均与筒状防水围布外壁相抵靠。进一步,所述支撑条为二根,每根支撑条的上、下端均设有圆形孔,分别与上、下圈体通过铆钉连接;支撑条上端可相对于上圈体外壁转动,而下端可相对于下圈体外壁转动。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与上圈体内壁通过上圈体与支撑条上端相连接的同一铆钉连接;提手可相对于上圈体转动。加强筋呈十字形,由两根弹性扁钢型材组成,二者结合部采用铆钉固定;其中一根扁钢型材两端通过连接支撑条与下圈体的铆钉与下圈体连接;另一根扁钢型材的两端通过连接支撑脚与下圈体的铆钉与下圈体相连接。组成所述加强筋的每根型材的两端部折弯形成与下圈体相连接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伸出下圈体底部边缘。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二支撑条,其上、下端分别与上、下圈体转动连接,支撑条与筒状防水围布相抵靠,取水后放于非水平地面可防止水桶倾倒,能达到存水的目的,方便折叠携带;且组成所述加强筋的每根型材的两端部折弯形成与下圈体相连接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伸出下圈体底部边缘,相当于在下圈体上设置四个支撑脚,便于防止筒状防水围布、防水底布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加快磨损,同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未设置筒状防水围布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所述折叠水桶包括上圈体1、下圈体2,筒状防水围布3,防水底布4,所述筒状防水围布3的一端缝于上圈体I上,而另一端缝于下圈体2上,所述防水底布缝于下圈体2上且防水底布与防水围布3的下端相连接,在防水底布4上设有加强筋5。为了解决取水后的水桶在非水平地面上容易倾倒的问题,还设有二根支撑条6,每根支撑条6的上、下端均设有圆形孔,分别与上、下圈体1、2通过铆钉连接;支撑条上端可相对于上圈体I外壁转动,而下端可相对于下圈体2外壁转动。作为水桶使用时,所述支撑条6均与筒状防水围布3外壁相抵靠。提手9的两端分别与上圈体I内壁通过上圈体I与支撑条6上端相连接的同一铆钉10连接;提手9可相对于上圈体I转动。加强筋5呈十字形,由两根弹性扁钢型材501、502组成,二者结合部采用铆钉11固定;其中一根扁钢型材501两端通过连接支撑条6与下圈体2的铆钉12与下圈体连接;另一根扁钢型材502的两端通过铆钉13与下圈体2相连接。组成所述加强筋5的每根型材的两端部折弯形成与下圈体相连接的折弯部501a、502a,所述折弯部50la、502a伸出下圈体底部边缘。所述折弯部501a、502a的设置,相当于在下圈体上设置四个支撑脚,便于防止筒状防水围布、防水底布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加快磨损。二支撑条6与上圈体I或下圈体2上的二连接点的连线即为上圈体或下圈体的直径线,即二连接点关于上圈体I或下圈体2的圆心对称。上、下圈体1、2均采用薄钢条弯曲成圆形而成,在其上设有多个铆钉孔。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技术创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技术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防倾倒折叠水桶,包括上圈体、下圈体,筒状防水围布,防水底布,半圆形提手;所述筒状防水围布的一端缝于上圈体上,而另一端缝于下圈体上,所述防水底布缝于下圈体上且防水底布与防水围布的下端相连接,在防水底布上设有加强筋,其特征在于,还至少设有二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与上圈体活动连接,而另一端与下圈体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条均与筒状防水围布外壁相抵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倾倒折叠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为二根,每根支撑条的上、下端均设有圆形孔,分别与上、下圈体通过铆钉连接;支撑条上端可相对于上圈体外壁转动,而下端可相对于下圈体外壁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倾倒折叠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与上圈体内壁通过上圈体与支撑条上端相连接的同一铆钉连接;提手可相对于上圈体转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倾倒折叠水桶,其特征在于,加强筋呈十字形,由两根弹性扁钢型材组成,二者结合部采用铆钉固定;其中一根扁钢型材两端通过连接支撑条与下圈体的铆钉与下圈体连接;另一根扁钢型材的两端通过连接支撑脚与下圈体的铆钉与下圈体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倾倒折叠水桶,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加强筋的每根型材的两端部折弯形成与下圈体相连接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伸出下圈体底部边缘。【文档编号】B65D33/06GK203381914SQ201320434974【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专利技术者】胡国剑 申请人:胡国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防倾倒折叠水桶,包括上圈体、下圈体,筒状防水围布,防水底布,半圆形提手;所述筒状防水围布的一端缝于上圈体上,而另一端缝于下圈体上,所述防水底布缝于下圈体上且防水底布与防水围布的下端相连接,在防水底布上设有加强筋,其特征在于,还至少设有二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与上圈体活动连接,而另一端与下圈体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条均与筒状防水围布外壁相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剑,
申请(专利权)人:胡国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