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4633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包括接线端子和盒体,接线端子设置在盒体内部,盒体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具有上灌胶口,下盒体具有下灌胶口。组装该接线盒时,接线端子安装在下盒体上,下盒体和上盒体组装成盒体,然后通过下灌胶口对接线盒第一次灌胶,第一次灌胶使盒体内填充了大量的胶体;连接该接线盒时,将光伏组件的各汇流带分别与接线盒的各接线端子相连,然后通过上灌胶口对接线盒第二次灌胶,第二次灌胶后,接线盒内充满胶体,胶体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填充的胶体提高了接线盒的散热性能,同时还能够使各接线端子之间保持绝缘,大大的提高了接线盒的可靠性,使该接线盒能够适用于各种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的接线盒是光伏组件构成的方阵和光伏组件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汇聚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导出。接线盒内设置接线端子,接线端子负责连接汇流带,汇流带为光伏组件的引出线,汇流带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传递给接线端子,接线盒内通常设置多个接线端子,各接线端子之间设置二极管,二极管能够将各接线端子的电能汇聚到接线盒的正负极接线柱,然后由正负极接线柱将电能导出。为了使各接线端子具有较好的散热,同时使各接线端子之间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各接线端子之间需要相距足够的距离,通常情况,接线盒的尺寸可以满足各接线端子之间的散热距离和爬电距离。但是,当接线盒应用在炎热、潮湿或沿海等特殊环境中时,各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就不能满足要求,例如,在炎热地区,接线盒的结构不能满足散热要求;在潮湿和沿海地区,接线盒内接线端子的距离不能满足爬电距离,严重影响了接线盒的可靠性,使得接线盒在特殊的环境中应用时,不能顺利汇聚光伏组件的电能并导出,影响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因此,如何提高接线盒的可靠性,使接线盒能够适用于各种环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该接线盒的可靠性较高,适用于各种环境。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包括接线端子和盒体,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盒体内部,所述盒体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具有上灌胶口,所述下盒体具有下灌胶口。优选地,所述上盒体包括上盒体本体和盒盖,所述上盒体本体的上部设有所述上灌胶口,所述盒盖与所述上灌胶口配合。优选地,所述盒盖与所述上盒体本体卡接。优选地,所述下盒体与所述上盒体本体的下部配合,所述接线端子的端部位于所述下盒体的外侧,且位于所述上盒体本体的上部。优选地,所述上灌胶口呈长条形,所述接线端子的端部分布在所述上灌胶口内。优选地,所述接线盒的正负极接线柱位于盒体的下部,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的对应位置均具有接线柱外壳,所述下灌胶口位于所述下盒体的所述接线柱外壳上。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为四个,各所述接线端子由二极管串联,两端的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正负极接线柱连接。优选地,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接线端子的面积大于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接线端子的面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包括接线端子和盒体,接线端子设置在盒体内部,盒体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具有上灌胶口,下盒体具有下灌胶口。组装该接线盒时,先将接线端子安装在下盒体上,下盒体和上盒体组装成盒体,然后通过下灌胶口对接线盒进行第一次灌胶,第一次灌胶使盒体内填充了大量的胶体;连接该接线盒时,将光伏组件的各汇流带分别与接线盒的各接线端子相连,然后通过上灌胶口对接线盒进行第二次灌胶,第二次灌胶后,接线盒内充满胶体,胶体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盒体内填充的胶体提高了接线盒的散热性能,同时还能够使各接线端子之间保持绝缘,大大的提高了接线盒的可靠性,使该接线盒能够适用于各种环境。 同时,由于胶体的散热性能和绝缘性能较好,接线端子之间由胶体保持绝缘,则可以减小各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减小接线盒的体积。具体的,上盒体包括上盒体本体和盒盖,上盒体本体的上部设有上灌胶口,盒盖与上灌胶口配合,盒盖可以通过与上盒体本体连接来与上灌胶口配合,盒盖可以与上盒体本体卡接。优选地,下盒体与上盒体本体的下部配合,接线端子的端部位于下盒体的外侧,且位于上盒体本体的上部。上灌胶口呈长条形,接线端子的端部分布在上灌胶口内。通过下灌胶口进行第一次灌胶后,下盒体和上盒体本体的下部之间充满胶体;安装接线盒时,安放到光伏组件的背板上,则接线端子的端部位于背板与上盒体本体的上部之间,可以通过侧面连接汇流带和接线端子,连接过程中,可以通过上灌胶口观察;连接好后,通过上灌胶口进行第二次灌胶,然后安装盖板,第二次灌胶后,上盒体上部和背板之间充满胶体。一种方式中,接线盒的正负极接线柱位于盒体的下部,上盒体和下盒体的对应位置均具有接线柱外壳,下灌胶口位于下盒体的接线柱外壳上。具体的,接线端子的数量为四个,各接线端子由二极管串联,两端的接线端子分别与正负极接线柱连接。光伏组件通常具有四个汇流带,能够分别与接线盒的四个接线端子连接。优选地,接线盒的四个接线端子中,位于中间的两个接线端子的面积大于位于两端的两个接线端子的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接线盒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接线盒的盒盖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接线盒的上盒体本体的背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接线盒的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和部件名称之间--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接线端子I ;二极管11 ;盒体2 ;上盒体21 ;上灌胶口 211 ;上盒体本体212 ;盒盖 312 ;卡钩214 ;卡口 215 ;下盒体22 ;下灌胶口 221 ;接线柱外壳23。【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该接线盒的可靠性较高,适用于各 种环境。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接线盒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 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接线盒的盒盖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接线盒的上 盒体本体的背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接线盒的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包括接线端子I 和盒体2,接线端子I设置在盒体2内部,盒体2包括上盒体21和下盒体22,上盒体21具 有上灌胶口 211,下盒体22具有下灌胶口 221。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I连接光伏组件的汇流带,汇流带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传 递给接线端子1,接线端子I的电能汇聚到接线盒的正负极接线柱,然后由正负极接线柱将 电能导出。组装该接线盒时,先将接线端子I安装在下盒体22上,下盒体2和上盒体21组装 成盒体2,然后通过下灌胶口 221对接线盒进行第一次灌胶,第一次灌胶使盒体2内填充了 大量的胶体。安装该接线盒时,将光伏组件的各汇流带分别与接线盒的各接线端子I相连,然 后通过上灌胶口 211对接线盒进行第二次灌胶,第二次灌胶后,接线盒内充满胶体。胶体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通过两次灌胶,使接线盒内充满胶体,并使 得接线端子I全部位于胶体内,有助于接线端子I的散热和各接线端子I之间的绝缘。该 胶体具有很好的流动性,灌胶时能够快速充满接线盒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接线盒的盒体2内填充的胶体提高了接线盒的散热性能,同 时还能够使各接线端子I之间保持绝缘,大大的提高了接线盒的可靠性,使该接线盒能够 适用于各种环境。该接线盒应用在炎热地区时,胶体受空气温度影响较小,接线盒的散热较 好;该接线盒应用在潮湿地区或沿海地区时,空气湿度不会影响胶体的绝缘性,能够使各接 线端子I之间保持绝缘。该接线盒还适用于大功率的光伏组件,内部充满胶体的接线盒具 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同时,由于胶体的散热性能和绝缘性能较好,接线端子I之间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包括接线端子(1)和盒体(2),所述接线端子(1)设置在所述盒体(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包括上盒体(21)和下盒体(22),所述上盒体(21)具有上灌胶口(211),所述下盒体(22)具有下灌胶口(2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包括接线端子(I)和盒体(2),所述接线端子(I)设置在所述盒体(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包括上盒体(21)和下盒体(22),所述上盒体(21)具有上灌胶口(211),所述下盒体(22)具有下灌胶口(2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21)包括上盒体本体(212)和盒盖(213),所述上盒体本体(212)的上部设有所述上灌胶口(211),所述盒盖(213)与所述上灌胶口(211)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13)与所述上盒体本体(212)卡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22)与所述上盒体本体(21)的下部配合,所述接线端子(I)的端部位于所述下盒体(22)的外侧,且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锋刘微张东东杨琳郭玉昆王珂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易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