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粒装置的分选构造及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3884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粒装置的脱粒筒构造,即使在大量供给脱粒处理物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脱粒处理所需的负荷增大,能对脱粒处理物实施充分的脱粒处理,处理能力优良。在脱粒室(14)中装备有以前后朝向的支轴(15)为支点旋转、并且随着其旋转对从前方的供给口(25)供给来的禾秆实施脱粒处理的脱粒筒(16),在脱粒筒的下方配备有使由脱粒筒(2)脱粒处理后的处理物漏下的承接网(17),其中,脱粒筒包括:多个棒状部件(47),以沿着支轴的前后朝向的姿势,配备成在脱粒筒的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的状态;多个脱粒齿(18),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的状态,从棒状部件朝向脱粒筒的外侧突出地装备在各棒状部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粒装置的分选构造及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本分案申请是2006年3月1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6100595370的专利技术名称为“脱粒装置”的原案申请和2001年6月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110157215.0的专利技术名称为“脱粒装置及装载有该脱粒装置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分案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粒装置,其在脱粒室中具备以前后朝向的支轴为支点旋转并且随着其旋转而对从前方的供给口供给的禾秆实施脱粒处理的脱粒筒,在上述脱粒筒的下方配备有使由上述脱粒筒脱粒处理后的处理物漏下的承接网。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那样的脱粒装置,有在形成为圆筒形的直筒部分的外周上装备螺旋状的脱粒齿而构成脱粒筒的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1-266666号公报)。在上述的构成中,脱粒室的大部分被用作脱粒筒的配置空间,只有脱粒筒周围的剩余狭窄空间可以作为脱粒处理用的处理空间而利用。因此,在将大量的禾秆作为脱粒处理物供给的高速作业等时,其处理空间有可能饱和。在产生了该饱和的情况下,容易因脱粒处理物滞留在处理空间中,而导致脱粒处理物在未进行充分的脱粒处理的状态下直接从承接网漏下的问题、或脱粒处理所需的负荷增大从而相对于脱粒筒传动的传动系统等损伤的问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粒装置,其即使在大量供给脱粒处理物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脱粒处理所需负荷的增大,能够对脱粒处理物实施充分的脱粒处理,处理能力优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构成在于,脱粒装置在脱粒室中装备有以前后朝向的支轴为支点旋转、并且随着其旋转对从前方的供给口供给来的禾秆实施脱粒处理的脱粒筒,在前述脱粒筒的下方配备有使由前述脱粒筒脱粒处理后的处理物漏下的承接网,其中,前述脱粒筒包括:多个棒状部件,以沿着前述支轴的前后朝向的姿势,配备成在前述脱粒筒的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的状态;多个脱粒齿,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的状态,从前述棒状部件朝向前述脱粒筒的外侧突出地装备在各棒状部件上。根据该构成,脱粒筒在其内部具备连通到脱粒室的空间,容许脱粒处理物进入到其内部空间中,在旋转动作时,一边搅拌其周围的脱粒处理物与进入到内部空间中的脱粒处理物,一边对这些脱粒处理物实施借助多个棒状部件及脱粒齿的击打等进行的脱粒处理。即,即使在将大量的禾秆作为脱粒处理物供给到脱粒室中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脱粒筒的内部空间作为脱粒处理用的处理空间有效利用。因此,能够避免脱粒处理物在处理空间中的滞留及处理空间的饱和,能够预防因脱粒处理物的滞留或处理空间的饱和而引起的脱粒处理物没有进行充分的脱粒处理就从承接网漏下的问题、及增大了脱粒处理所需的负荷从而相对于脱粒筒传动的传动系统损伤的问题等。此外,在脱粒筒的旋转动作时,不仅多个脱粒齿、形成脱粒筒的筒体部的多个棒状部件也起到作用在脱粒处理物上的脱粒处理部件的功能。此外,通过将多个棒状部件配备成在脱粒筒的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的状态,能够防止长秆向棒状部件的卷绕,避免因该卷绕而造成的脱粒处理物的滞留。因而,即使在大量供给脱粒处理物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脱粒处理所需负荷的增大,能够对脱粒处理物实施充分的脱粒处理。由此,能够避免因负荷的增大而造成的脱粒筒传动系统等的损伤,同时可实现脱粒性能及脱粒效率的提高。结果,可以提供耐久性及处理能力优良的脱粒装置的脱粒筒构造。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构成是,在上述脱粒筒的前端部,装备有越靠末端越细的形状的耙拢部,所述耙拢部具备随着绕上述支轴的旋转而将从上述供给口供给来的禾秆向后方耙拢并输送的螺旋齿。根据该构成,在脱粒筒的旋转动作时,与在耙拢部的作用下耙拢输送的禾秆一起,随着螺旋齿的旋转而被从供给口吸入的外界气体顺利地流到脱粒筒的周围及内部空间中,由此,能够防止由脱粒处理产生的禾秆屑等从供给口流出,并且能够更迅速地进行脱粒处理物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即后方的输送。因而,能够避免因禾秆屑等从供给口流出而造成的禾秆供给不良,并且能够促进脱粒处理物在脱粒室内的输送和脱粒处理中产生的禾秆屑等尘埃从机体后部(脱粒处理方向终端部)的排出,结果能够进一步实现脱粒性能及脱粒效率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构成是,上述棒状部件装备成,能改变朝向而成为其前后颠倒了的翻转姿势。装备在脱粒筒上的多个脱粒齿中的位于脱粒处理物量较多的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的脱粒齿,比位于脱粒处理物量较少的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脱粒齿容易磨损。所以,将棒状部件装备成,可改变朝向而成为其前后颠倒了的翻转姿势,由此,在位于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的脱粒齿的磨损显著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棒状部件的朝向,能够一下子将装备在该棒状部件上的多个脱粒齿的位置改变为磨损显著的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的脱粒齿和磨损较少的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脱粒齿互换了的状态。因而,通过只改变棒状部件的朝向的简单作业,就能将磨损较少的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脱粒齿作为脱粒处理物量较多的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的脱粒齿使用,结果,能够长期确保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的良好的处理能力,并且用于上述目的的作业容易进行,维护性优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构成是,配备在上述脱粒筒的后部侧的脱粒齿形成为,其突出部具有朝向旋转方向上游侧倾斜的后掠角。根据该构成,在脱粒筒的后部侧即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抑制了禾秆向具有后掠角的脱粒齿的钩挂,由此,能够抑制因向后部侧的脱粒齿上钩挂而造成的脱粒处理后的禾秆(脱粒禾秆)的滞留,能够促进脱粒处理后的禾秆从脱粒处理方向终端部排出。因而,促进了脱粒处理后的禾秆的排出,促进了脱粒处理物在脱粒室内的流动,所以进一步实现了脱粒效率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构成是,配备在上述脱粒筒的前部侧的脱粒齿形成为,在其突出端部具有随着绕上述支轴的旋转而将上述脱粒室内的处理物向后方推出并输送的输送部。根据该构成,在脱粒筒的前部侧即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借助具有输送部的脱粒齿,促进脱粒处理物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输送。此外,该脱粒齿在突出端部具有输送部从而成为扩大了对脱粒处理物的击打作用部的状态,由此,在脱粒处理物量较多的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能够通过扩大了击打作用部的脱粒齿有效地对大量脱粒处理物进行击打。因而,通过对配备在脱粒筒的前部侧的脱粒齿进行简单的改良,能够进一步实现脱粒性能及脱粒效率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特征构成是,上述脱粒齿以可更换的方式装备。根据该构成,在某个脱粒齿极度磨损或变形等的情况下,可以仅更换该脱粒齿。此外,在将具有后掠角的脱粒齿配备在脱粒筒的后部侧的结构、或将在突出端部具有输送部的脱粒齿配备在脱粒筒的前部侧的结构等中,在位于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的脱粒齿显著磨损而使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的处理能力降低了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棒状部件的朝向,之后将因该朝向改变而变到相对于脱粒筒来说的原来位置相反的位置上的、具有后掠角的脱粒齿及在突出端部具有输送部的脱粒齿更换,便能够较简单地恢复原来的处理能力。因而,在某个脱粒齿极度磨损或变形等情况下能以最低限度进行部件更换,经济性良好,并且在将具有后掠角的脱粒齿配备在脱粒筒的后部侧的结构、或将在突出端部具有输送部的脱粒齿配备在脱粒筒的前部侧的结构等中,也能够长期确保良好的处理能力,并且用来实现该目的的作业较容易进行,维护性优良。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特征构成是,上述脱粒齿以长度可调节的方式装备。根据该构成,即使脱粒齿磨损,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脱粒装置的分选构造及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粒装置的分选构造,具备承接伴随脱粒处理而从承接网(17)漏下的处理物并进行分选处理的摆动分选机构(19),其特征在于,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粗选部由分选板(54)构成,所述分选板(54)通过朝上的鳞状地冲出多个分选片(54A),而形成多个漏下口(54B),位于上述粗选部的左右两端部的分选片(54Ab)形成得比位于粗选部的左右中央侧的分选片(54Aa)短。

【技术特征摘要】
2005.07.14 JP 2005-205845;2005.12.28 JP 2005-37841.一种装载有脱粒装置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上述脱粒装置具备:脱粒室,在前方具有禾秆的供给口;和脱粒筒,装备在上述脱粒室中,以前后朝向的支轴为支点旋转,并且随着其旋转对从上述供给口供给来的禾秆实施脱粒处理,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粒筒具有:多个棒状部件,以沿着上述支轴的前后朝向的姿势,配备成在该脱粒筒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状态;和多个脱粒齿,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设置在上述各棒状部件上,并且装备成从上述棒状部件向上述脱粒筒的外侧突出,在上述脱粒筒的上部具备顶板,在上述顶板上,跨越上述供给口和上述脱粒装置的排出口并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地排列的状态装备有多个送尘阀,所述送尘阀将上述脱粒室内的割取禾秆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导引,上述多个送尘阀在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间隔比上述多个脱粒齿在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间隔大,上述多个脱粒齿在上述棒状部件上装备成,侧视时,多个上述脱粒齿位于相邻的上述送尘阀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粒齿形成为一直线状。3.一种装载有脱粒装置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上述脱粒装置具备:脱粒室,在前方具有禾秆的供给口;和脱粒筒,装备在上述脱粒室中,以前后朝向的支轴为支点旋转,并且随着其旋转对从上述供给口供给来的禾秆实施脱粒处理,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粒筒具有:多个棒状部件,以沿着上述支轴的前后朝向的姿势,配备成在该脱粒筒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状态;和多个脱粒齿,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设置在上述各棒状部件上,并且装备成从上述棒状部件向上述脱粒筒的外侧突出,在上述支轴上装备有多个支承板,在上述棒状部件上装备有多个连结板,上述连结板与上述棒状部件中的上述支轴侧的部位连结,通过在比上述棒状部件更靠近上述支轴的位置上将上述连结板从前后方向螺栓连结在上述支承板的外周部上,使上述棒状部件连结支承于上述支承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棒状部件形成为在其全长范围内不分割地相连的一直线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脱粒筒的周向上,上述连结板比上述棒状部件更宽地形成。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脱粒筒的周向上,上述连结板比上述棒状部件更宽地形成。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各上述连结板在上述脱粒筒的周向上的两个部位与上述支承板连结。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各上述连结板在上述脱粒筒的周向上的两个部位与上述支承板连结。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各上述连结板在上述脱粒筒的周向上的两个部位与上述支承板连结。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各上述连结板在上述脱粒筒的周向上的两个部位与上述支承板连结。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板以上述支轴为中心地形成。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板以上述支轴为中心地形成。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板以上述支轴为中心地形成。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板以上述支轴为中心地形成。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板以上述支轴为中心地形成。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板以上述支轴为中心地形成。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板以上述支轴为中心地形成。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板以上述支轴为中心地形成。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板的外周部上,形成有能够支承连结上述棒状部件的连结部,在上述连结部上,形成有用于将上述连结板螺栓连结到上述支承板的上述外周部上的孔。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板的外周部上,形成有能够支承连结上述棒状部件的连结部,在上述连结部上,形成有用于将上述连结板螺栓连结到上述支承板的上述外周部上的孔。2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板的外周部上,形成有能够支承连结上述棒状部件的连结部,在上述连结部上,形成有用于将上述连结板螺栓连结到上述支承板的上述外周部上的孔。2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板的外周部上,形成有能够支承连结上述棒状部件的连结部,在上述连结部上,形成有用于将上述连结板螺栓连结到上述支承板的上述外周部上的孔。2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板的外周部上,形成有能够支承连结上述棒状部件的连结部,在上述连结部上,形成有用于将上述连结板螺栓连结到上述支承板的上述外周部上的孔。2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冈义刚田中祐二文野裕一林茂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