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3691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3 19:53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复数个端子。金属壳体具有顶壁、两侧壁、底壁、复数个撕破式固定脚及复数个延伸式固定脚,顶壁、两侧壁及底壁共同形成容置空间、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各撕破式固定脚在侧壁形成破槽,各延伸式固定脚自侧壁位于第二开口处之一侧缘相对于侧壁向外延伸,且撕破式固定脚的宽度小于延伸式固定脚的宽度。本创作因将金属壳体中位置靠近于电连接器前端第一开口处之传统下料式固定脚改为撕破式固定脚,且撕破式固定脚在金属壳体侧壁所形成的破槽宽度极小,符合安规要求,不需对破槽贴胶带,可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复数个端子。金属壳体具有顶壁、两侧壁、底壁、复数个撕破式固定脚及复数个延伸式固定脚,顶壁、两侧壁及底壁共同形成容置空间、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各撕破式固定脚在侧壁形成破槽,各延伸式固定脚自侧壁位于第二开口处之一侧缘相对于侧壁向外延伸,且撕破式固定脚的宽度小于延伸式固定脚的宽度。本创作因将金属壳体中位置靠近于电连接器前端第一开口处之传统下料式固定脚改为撕破式固定脚,且撕破式固定脚在金属壳体侧壁所形成的破槽宽度极小,符合安规要求,不需对破槽贴胶带,可节约成本。【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撕破式固定脚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图5为一种传统电连接器之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5,传统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I’、绝缘本体2’及复数个端子3’。金属壳体I’具有容置空间10’、复数个下料式固定脚15’及复数个延伸式固定脚16’。绝缘本体2’设置于金属壳体I’之容置空间10’。各该端子3’设置于绝缘本体2’上且一端自该电连接器后端凸出于容置空间10’。下料式固定脚15’及延伸式固定脚16’可插接至电路板(未绘示)所设置的插接孔并以焊接手段将电连接器固设于电路板。由于下料式固定脚15’会在金属壳体I’侧壁形成较大的破槽101’,且下料式固定脚15’及其所造成的破槽101’位置靠近于电连接器前端开口处,在电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并装配于电子产品后,从电连接器开口可看到破槽101’,因此尖锐外物可能从电连接器开口经破槽101’伸入电子产品内,可能导致使用者触电、电子产品内部组件损坏或电路发生短路等问题,因此不符合安规要求。为了符合安规要求,传统电连接器还需要多一道对破槽101’贴上如Mylar的胶带4’的工序,组装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创作的目的在提出一种电连接器,既符合安规要求,且不需要对固定脚在金属壳体侧壁形成的破槽贴上胶带,可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创作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金属壳体,具有一顶壁、两侧壁、一底壁、复数个撕破式固定脚及复数个延伸式固定脚,该顶壁、该两侧壁及该底壁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分别与该容置空间连通;各该撕破式固定脚在该侧壁形成一破槽,各该撕破式固定脚具有一连接部、一弯折部及一焊接部,该连接部一端与该破槽之一侧缘连接且另一端相对于该侧壁向外延伸,该弯折部连接于该连接部及该焊接部之间;各该延伸式固定脚自该侧壁位于该第二开口处之一侧缘相对于该侧壁向外延伸;其中,该撕破式固定脚的宽度小于该延伸式固定脚的宽度;一绝缘本体,设置于该金属壳体之该容置空间;及复数个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为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插座。在一实施例中,该破槽的宽度小于I毫米(millimeter, mm)。在一实施例中,该破槽之该侧缘位于该侧壁与该顶壁连接的一侧缘处。在一实施例中,该破槽之该侧缘位于该侧壁与该底壁连接的一侧缘处。在一实施例中,该焊接部呈Z字型。在一实施例中,每两撕破式固定脚更具有一中间部,该中间部连接于该两撕破式固定脚之焊接部之间,该两撕破式固定脚及该中间部在该侧壁形成一 U型破槽。在一实施例中,该金属壳体更具有复数个弹性抵持件,各该侧壁更具有另一破槽,该弹性抵持件设置于该侧壁之该另一破槽,且该弹性抵持件相对于该侧壁部分内缩至该容置空间。在一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一由该基部往前延伸的舌板;各端子具有一接触部、一连接部及一焊接部,该接触部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之该舌板,该连接部连接于该接触部及该焊接部之间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之该基部,该焊接部凸出于该基部。在一实施例中,该金属壳体更具有复数个弹性卡扣件,该顶壁或该底壁更具有另一破槽,该弹性卡扣件设置于该顶壁或该底壁之该另一破槽,且该弹性卡扣件相对于该顶壁或该底壁部分内缩至该容置空间。本创作之电连接器将其金属壳体中位置靠近于电连接器前端第一开口处之传统下料式固定脚改为撕破式固定脚,且撕破式固定脚在金属壳体之侧壁所形成的破槽宽度极小,例如小于I _,使尖锐外物无法从电连接器之第一开口经破槽伸入电子产品内,已符合安规要求,因此不需要再对破槽贴上胶带,既省去胶带的料件成本,还省去一道贴胶带的工序,可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让本创作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图IB及图IC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电连接器于不同视角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电连接器之结构分解图。图3A及图3B为本创作之电连接器之撕破式固定脚其它替代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创作之电连接器之金属壳体替代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传统电连接器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为呈现对本创作之说明的一贯性,故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若有功能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组件会用相同的组件符号与名称。另为清楚呈现本创作之特征,所附图式中省略部份习知之组件。在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创作。图1A、图IB及图IC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电连接器于不同视角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电连接器之结构分解图。请同时参见图1A、图1B、图IC及图2,本创作之电连接器为USB连接器,且以USB插座为较佳,但不以此为限。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I、绝缘本体2及复数个端子3。金属壳体I具有顶壁11、两侧壁12和13及底壁14。顶壁11、两侧壁12和13及底壁14共同形成容置空间10、第一开口 IOa及第二开口 10b,第一开口 IOa及第二开口 IOb相对立,且第一开口 IOa及第二开口 IOb分别与容置空间10连通。第一开口 IOa供相配之电连接器(未绘示)插接,此相配之电连接器为USB连接器,且以USB插头为较佳,但不以此为限。第二开口 IOb供绝缘本体2插接以设置于金属壳体I之容置空间10。复数个端子3设置于绝缘本体2上,故在绝缘本体2设置于容置空间10后亦跟着设置于容置空间10。金属壳体I更包括复数个撕破式固定脚15及复数个延伸式固定脚16,在本实施例中,在侧壁12和13分别具有两个撕破式固定脚15,且分别具有一个延伸式固定脚16,但不以此为限;例如,可改为在侧壁12和13分别具有一个撕破式固定脚15。各撕破式固定脚15在侧壁12或13形成破槽101,破槽101是呈长条形的通孔(through hole),撕破式固定脚15及其所造成的破槽101位置靠近于电连接器前端之第一开口 IOa处。各撕破式固定脚15具有连接部151、弯折部152及焊接部153,连接部151 —端与破槽101之一侧缘连接且另一端相对于侧壁12或13向外延伸,弯折部152连接于连接部151及焊接部153之间。各延伸式固定脚16自侧壁12或13位于第二开口 IOb处之一侧缘相对于侧壁12或13向外延伸,故延伸式固定脚16位置靠近于电连接器后端之第二开口 IOb处。其中,撕破式固定脚1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金属壳体,具有一顶壁、两侧壁、一底壁、复数个撕破式固定脚及复数个延伸式固定脚,该顶壁、该两侧壁及该底壁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分别与该容置空间连通;各该撕破式固定脚在该侧壁形成一破槽,各该撕破式固定脚具有一连接部、一弯折部及一焊接部,该连接部一端与该破槽之一侧缘连接且另一端相对于该侧壁向外延伸,该弯折部连接于该连接部及该焊接部之间;各该延伸式固定脚自该侧壁位于该第二开口处之一侧缘相对于该侧壁向外延伸;其中,该撕破式固定脚的宽度小于该延伸式固定脚的宽度;一绝缘本体,设置于该金属壳体之该容置空间;及,复数个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典段术林万伟许夫义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