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拆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474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同电器电源接口相配合的连接器。一种不可拆式连接器,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插套、同插套连接在一起的电源线、以及将外壳和电源线密封性连接在一起的包胶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插入段和包胶段,所述插入段裸露于所述包胶外套外部,所述包胶段内置并胶结于所述包胶外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具有较大内部空间的不可拆式连接器,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内部空间狭小而造成插套结构受限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可拆式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同电器电源接口相配合的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不可拆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家用电器(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热水壶、电热水杯等)通常设计有电源接口和电源线,电源线一端设计电源插头、另一端设计连接器,使用时通过将电源插头插在电源插座上,连接器插在电器上的电源接口上而引入电源给电器。在中国专利号为2011202964982、名称为“多用电源线装置”、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3月21日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不可拆式连接器,在该专利中将本技术所指代的连接器称之为电器端插头。现有的不可拆式连接器都如该专利文件公开的那样是以全包胶来实现外壳和电源线的密封连接的,即包胶外套完全覆盖住用于固定插套的外壳。连接器中对于与插入电器电源接口部分(以下称为插入段)的外观尺寸是有标准要求的,这种全包胶的结构形式由于包胶外套占用了插入段的空间导致外壳内部用于容置插套的空间(以下称为容置孔)狭小,而容置孔狭小会造成插套(多为铜件)只能设计为回弹量小的结构形式(如断面呈“U”型的结构形式)。插套的回弹量小则材质易屈服,从而存在以下不足:夹持力低、不能够适应电源接口中的插销厚度的大范围变化,因此使用时连接器中的插套和电器电源接口中的插销会产生接触不良而导致温升过高进而烧坏电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具有较大内部空间的不可拆式连接器,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内部空间狭小而造成插套结构受限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旨在第一个目的的基础上进而提供一种具有大回弹量的插套的不可拆卸式连接器,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存在插套回弹量小而导致的使用时插套和电源接口中的插销会产生接触不良而导致温升过高进而烧坏电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不可拆式连接器,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插套、同插套连接在一起的电源线、以及将外壳和电源线密封性连接在一起的包胶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插入段和包胶段,所述插入段裸露于所述包胶外套外部,所述包胶段内置并胶结于所述包胶外套。“插入段”是指使用时连接器插入电器电源接口内的部分。“包胶外套”是指通过包胶的形式而形成的套。“包胶段”是指外壳被包胶外套包裹住的部分。由于包胶外套没有包裹住插入段,因此在保证外壳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能够在外壳内部设置具有较大空间的容置孔用于容置插套。从而为避免容置孔限制插套的结构奠定了基础。当然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外壳内设计较大空间的容置孔或较小空间的容置孔,而不像现有结构那样只能在外壳内设计较小空间的容置孔。作为优选,所述外壳设有从插入段端面开始延伸的容置孔,所述插套位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插套包括一对对向设置的弹性夹片,所述弹性夹片沿所述容置孔深度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夹片远离插入段端面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使得插套具有较大的回弹量,实现了本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夹片包括沿容置孔深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倾斜段、夹持段和弹性连接段,一对弹性夹片上的倾斜段之间形成导入口,一对弹性夹片上的的弹性连接段连接在一起。插销插入插套时方便且夹持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夹片仅远离插入段端面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能够进一步提升插套的回弹量。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壳内卡接有位于所述容置孔内的插套固定架,所述插套固定架包括扣接在一起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插套通过所述上支架配合下支架夹持住固定在所述容置孔内。既能保证外壳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又能够使插套方便地固定到外壳内。[0011 ] 作为优选,所述插套固定架设有弹性锁止块,所述包胶段设有锁止孔,所述插套固定架通过所述锁止块卡在所述锁止孔内同所述外壳连接在一起,所述锁止孔贯穿至所述包胶段的外表面。在包胶形成包胶外套之前能够将插套和外壳方便地取下,能够降低生产时因不良报废而产生的成本。同时锁止孔还能够兼做包胶时的挂胶凹坑用、以提高包胶外套和外壳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构成一封闭环,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沿所述封闭环径向的两端都扣接在一起。能够提高插套固定架夹持住插套时的稳固性、连接时的可靠性好。作为优选,所述包胶段外表面上设有挂胶凹坑。包胶形成包胶外套时,胶能够进入并固化在挂胶凹坑中形式卡块。包胶外套受到拉扯时不会从外壳上滑脱或产生断裂现象。作为优选,所述挂胶凹坑贯通至所述容置孔。包胶能够渗入到外壳内部而将位于外壳内部的插套等部件和外壳胶结在一起,拔插本技术的过程中,插套等内部部件不会产生移位。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由于包胶外套不覆盖外壳的插入段,使得在外壳内设置大空间的容置孔成为可能,为解决连接器内部空间狭小而造成插套结构受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途径。【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分体状态示意图。图2为插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中:外壳1、插入段11、插入段端面111、包胶段12、包胶定位环13、容置孔14、锁止孔15、挂胶凹坑16、插套2、弹性夹片21、倾斜段211、夹持段212、弹性连接段213、导入口 22、连接片23、导线夹持片24、插套固定架3、上支架31、下支架32、封闭环33、卡块34、扣孔35、锁止块36、电源线4、芯线41、绝缘皮42、包胶外套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不可拆式连接器,包括外壳1、插套2、插套固定架3、电源线4和包胶外套5。外壳I为一体结构的塑胶件。外壳I包括插入段11和包胶段12。插入段11和包胶段12之间设有包胶定位环13。外壳I设有从插入段端面111开始延伸的容置孔14。容置孔14贯通包胶段12的端面。包胶段12设有锁止孔15。锁止孔15从包胶段12的外表面贯通至置容置孔14。包胶段12外表面上设有挂胶凹坑16。挂胶凹坑16贯通至容置孔14。插套2为铜制作而成。插套2有三个。三个插套2分别为L极插套、N极插套和E极插套。如果为二极连接器则不需要设置E极插套。插套2包括弹性夹片21、连接片23和导线夹持片24。插套固定架3包括上支架31和下支架32。上支架31和下支架32构成一封闭环33。上支架31沿封闭环33径向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卡块34。下支架32沿封闭环33径向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扣孔35。下支架32的外表面上还设有锁止块36。电源线4的三根芯线41去除绝缘皮42后分别同三个插套2中的导线夹持片24连接在一起。参见图2,弹性夹片21有一对且对向设置。弹性夹片21包括依次设置的倾斜段211、夹持段212和弹性连接段213。一对弹性夹片上的倾斜段211之间形成导入口 22。一对弹性夹片上的的弹性连接段213连接在连接片23的一端,导线夹持片24连接在连接片23的另一端。弹性夹片21、连接片23和导线夹持片24三者为一体结构。参见图1,将本技术组装在一起的方法为:将芯线41搁置在导线夹持片24上,卷曲导线夹持片24使导线夹持片24夹持住芯线41。沿图中A向下压上支架31,使得两个卡块34——对应地扣接都两个扣孔35中、从而使上支架31配合下支架32夹持住连接片23而固定住插套2。沿图中B向将插套固定架3插入到外壳I中的容置孔14中。通过锁止块36卡在锁止孔15中而将插套固定架3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可拆式连接器,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插套、同插套连接在一起的电源线、以及将外壳和电源线密封性连接在一起的包胶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插入段和包胶段,所述插入段裸露于所述包胶外套外部,所述包胶段内置并胶结于所述包胶外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可拆式连接器,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插套、同插套连接在一起的电源线、以及将外壳和电源线密封性连接在一起的包胶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插入段和包胶段,所述插入段裸露于所述包胶外套外部,所述包胶段内置并胶结于所述包胶外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从插入段端面开始延伸的容置孔,所述插套位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插套包括一对对向设置的弹性夹片,所述弹性夹片沿所述容置孔深度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夹片远离插入段端面的一端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可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片包括沿容置孔深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倾斜段、夹持段和弹性连接段,一对弹性夹片上的倾斜段之间形成导入口,一对弹性夹片上的的弹性连接段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不可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片仅远离插入段端面的一端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杰白龙彪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