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452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包括触控基层和感应基层,触控基层设有X行ITO膜导电电极一面与感应基层设有Y行导电电极的背面通过光学透明胶相向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容式触控屏是G1M结构,G是指玻璃sensor;?是作为触控基层载体,1M是一层表面印有低线阻、低方阻的有金属网线(又称Metal?Mesh)的PET膜sensor;是用来作为感应基层载体,同时在与G贴合之后又具备防爆膜的功能,这样的电容式触摸屏制程简化,成本低廉,是中大尺寸(尤其是7寸以上)的电容式触摸屏的优佳选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式触控屏
[0001 ] 本技术涉及触摸屏
,尤其涉及一种中、大尺寸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
技术介绍
今天的社会以电容式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的电子产品日益普及,由于视觉的享受及使用是的便捷,消费者也越来越青睐于中大尺寸的触摸屏产品。从大屏手机、PAD到超极本电脑,多点触控的电容式触摸屏的运用越来越广,尺寸也越来越大。电容式触摸屏Capacity Touch Panel (CTP)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是一种通过电极和人体特性结合来感应触摸信号的触摸屏。当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后,在导电体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在人体(手指)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电场作用,手指与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四边电极产生的电流会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位于触摸屏幕后的控制器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目前的电容式触摸屏主要包括:GG(Glass-Glass)、GlF(Glass-Film)、GFF(Glass-Film-Film)、PG(PET-Glass)、OGS(One Glass Solution)等几种结构,其中:G是指玻璃盖板或者玻璃ITO导电膜sensor;F 是指 Film sensor 就是 ITO 导电膜 sensorG+G是指玻璃盖板+玻璃ITO导电膜sensor ;G+f是指玻璃ITO导电膜sensor+PET膜ITO导电膜sensor ;G+F+F是指玻璃盖板+ PET膜ITO导电膜sensor + PET膜ITO导电膜sensor;P+G是指PET膜的ITO导电膜sensor+玻璃ITO导电膜sensor ;OGS是指一块玻璃解决方案,是玻璃盖板和ITO导电sensor —体化结构;以上几种触摸屏的结构各有各自的特点,有些硬度高,耐磨损、寿命长,另一些则成本低、制程简单;但是以上不管哪种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在向中大尺寸拓展时都会存在感应电流的透明导电层图案(Parttern)的线阻过大且透过率较低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越大尺寸的电容式触摸屏图案(Pattern)的面积越大,从而导致导电线路越来越长,线路的电阻也越来越大。ITO的导电性如果是以载流子密度和迁移率的积来表示的话,7x10 -5 Q.cm左右就是极限了,所以ITO导电膜的方阻以及Pattern的线阻是很难做到很低的,这样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与人体手指之间所产生的微弱电流也就很难快而准地传输到IC芯片,也就很难实现自由自在的触控操作了。同时一味最求低电阻的ITO导电膜的透过率也会大大降低,也将不再适合于触摸屏的使用要求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感应电流的透明导电层图案Pattern的线阻低、透过率较高、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廉的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基层和感应基层;所述的触控基层的基板玻璃上设有边框,所述的边框内设置有数行相同的X行ITO膜导电电极,每行所述的X行ITO膜导电电极一端连接有金属走线,所述的金属走线沿着边框集中汇总到柔性线路板的区域;所述的感应基层的基板上设有数行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Y行导电电极,所述的Y行导电电极通过四周走线沿着触控基层的边框所对应覆盖的区域集中汇总到柔性线路板的区域;所述的触控基层设有X行ITO膜导电电极一面与感应基层表设有Y行导电电极一面通过光学透明胶相向贴合,所述的X行ITO膜导电电极与Y行导电电极相互垂直。所述的感应基层的基板为PET塑料薄膜,厚度为0.75-1.0mm。所述的Y行导电电极和四周走线可以由纳米银、石墨烯或铜制成Y行导电电极的线宽为Ι-lOu,相互间距为100-300U。本技术电容式触控屏是GlM结构,G是指玻璃sensor;是作为触控基层载体,IM是一层印有低线阻、低方阻的金属网状(Metal Mesh)的PET膜sensor ;是用来作为感应基层载体,同时在与G贴合之后又具备防爆膜的功能,这样的电容式触摸屏制程简化,成本低廉,是中大尺寸(尤其是7寸以上)的电容式触摸屏的优佳选择。【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触控基层基板玻璃结构示意图图2为涂有边框的基板玻璃结构不意图;图3为镀有IM-1TO导电膜的基板玻璃结构示意图;图4为将IM-1TO导电膜制成导电电极的基板玻璃结构示意图;图5为镀有金属导电层的基板玻璃结构不意图;图6为将金属导电层制成金属走线的基板玻璃结构示意图;图7为表面涂有保护膜层的基板玻璃结构示意图;图8为感应基层基板结构不意图;图9为在光刻胶凹槽内设有Y行导电电极的感应基层基板结构示意图;图10为CNC加工后的触控基层基板玻璃结构示意图图11为|吴切加工后的感应基层基板结构不意图;图12为贴合后的触控基层和感应基层结构不意图;图13为绑定FPC后的电容式触控屏模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电容式触控屏由触控基层和感应基层贴合构成。触控基层的基板玻璃上设有边框,边框由黑色或者白色的光阻剂制成,边框内设置有数行相同的X行ITO膜导电电极,X行ITO膜导电电极由M-1T0(Index match ITO的缩写,又称消影玻璃)制成,电阻方阻值范围在20-150 Ω / □之内,每行X行ITO膜导电电极一端连接有金属走线,所有金属走线沿着边框集中汇总到柔性线路板的区域;为了保护金属走线避免被氧化,需要在金属走线的表面做一层保护膜,保护膜是利用光刻制程而形成的一层透明的光阻剂,也可以利用真空磁控溅射或者喷涂方式在整个图案侧的表面沉积一定厚度的二氧化硅透明膜,膜厚一般在500—1500埃的范围内。制作感应的载体基板多为光学级的PET塑料薄膜,厚度一般都在0.75-1.0mm范围内,基板上设有数行凹槽,每个凹槽内设置有Y行导电电极,Y行导电电极通过四周走线沿着触控基层的边框所对应覆盖的区域集中汇总到柔性线路板的区域,Y行导电电极和四周走线可以由纳米银、石墨烯或铜等都可以制成,Y行导电电极的线宽一般为1-10U,相互间距为100-300U。Y行导电电极优选采用纳米银,利用Metal Mesh的纳米银的低线阻(通常纳米银的方阻≤20Ω/ □)良好的透过率(一般≥86%)来作为感应基层的电极,可以得到触控灵活显示清晰的中大尺寸的电容式触摸屏。[0041 ] 触控基层设有X行ITO膜导电电极表面与感应基层表设有Y行导电电极的背面通过光学透明胶相向贴合,确保X行ITO膜导电电极与Y行导电电极相互垂直。通过PET材质的感应基层通过贴合与触控基层的基板玻璃粘合在一体,这样还可以更好的预防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在日常使用时的破片或爆片,进而取代了防爆膜的贴合,起到了身兼二用的作用。上述电容式触控屏按照以下生产方法:先分别生产触控基层和感应基层,在将两者后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基层和感应基层;所述的触控基层的基板玻璃上设有边框,所述的边框内设置有数行相同的X行ITO膜导电电极,每行所述的X行ITO膜导电电极一端连接有金属走线,所述的金属走线沿着边框集中汇总到柔性线路板的区域;所述的感应基层的基板上设有数行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Y行导电电极,所述的Y行导电电极通过四周走线沿着触控基层的边框所对应覆盖的区域集中汇总到柔性线路板的区域;所述的触控基层设有X行ITO膜导电电极一面与感应基层表设有Y行导电电极一面通过光学透明胶相向贴合,所述的X行ITO膜导电电极与Y行导电电极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基层和感应基层; 所述的触控基层的基板玻璃上设有边框,所述的边框内设置有数行相同的X行ITO膜导电电极,每行所述的X行ITO膜导电电极一端连接有金属走线,所述的金属走线沿着边框集中汇总到柔性线路板的区域; 所述的感应基层的基板上设有数行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Y行导电电极,所述的Y行导电电极通过四周走线沿着触控基层的边框所对应覆盖的区域集中汇总到柔性线路板的区域; 所述的触控基层设有X行ITO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奇沈励许沭华迟晓晖李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