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土界面沉积物再悬浮后的水样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2430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水土界面沉积物再悬浮后的水样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柱形水槽、水槽顶盖、水槽底盖、旋转轴、支撑杆、螺旋杆、轴承底座、螺杆底座和驱动机构;(1)通过在柱形水槽两端开口真空取样,获得野外原状泥样和水样,实现底泥的垂向结构不受扰动,维持底泥原有特性;(2)通过上下移动支撑面板,取得不同深度的柱状泥样,实现了水体不同深度泥样的采集;(3)通过旋转轴和螺旋杆,实现了旋转水槽和震荡水槽的特征模拟,并可对两种水槽特性进行对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水土界面沉积物再悬浮后的水样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土界面沉积物再悬浮后的水样检测装置,属于浅水湖泊和河流系统水体生态环境模拟

技术介绍
水动力作用下湖泊或河道沉积物容易发生侵蚀、再悬浮,该过程会引起表层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生物数量改变等变化,从而影响水体水质。内源释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沉积物再悬浮对营养盐的释放有重要影响。在不同水深处释放营养盐含量的多少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生存有决定性影响,同时对整个水体的水环境特征也产生影响,故研究侵蚀后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是进一步研究侵蚀对水质影响的基础。目前,对底泥侵蚀的模拟实验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其中室内实验主要有震荡法、波浪水槽法和环形水槽法。震荡法是在三角瓶中装入一定量沉积物和水样,以震荡频率模拟水动力大小。该方法简单、实验条件易于控制且可多组平行,但是体积过小,不能很好的描述底泥侵蚀随风浪增强而递增的趋势。波浪水槽和环形水槽法是采用机械方法产生上覆水的定向流动使底泥发生悬浮。该方法易于控制条件,但是实验底泥的原状性受到一定破坏,较浅的上覆水与湖泊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在底泥侵蚀的实验中,保持沉积物的原状性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暴露于上覆水的界面及其结构的变化影响再悬浮的结果,并且对营养物质的释放量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实验装置的选取及设计至关重要,应尽量能够反映实际情况。底泥侵蚀的实验大多在室内进行模拟,相对室外实验模拟缺乏真实性,例如室内模拟底泥侵蚀的泥样结构在带回实验室时大多已经遭到破坏,与真实沉积物结构相差甚远。而进行室外实验又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同时无法控制室外各种客观因素对实验所产生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水土界面沉积物再悬浮后的水样检测装置,该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外力不可控和难以维持底泥原状结构、缺乏获得不同深度泥样的技术等问题,并实现了将旋转和震动并用于底泥侵蚀模拟。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土界面沉积物再悬浮后的水样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柱形水槽、水槽顶盖、水槽底盖、旋转轴、支撑杆、螺旋杆、轴承底座、螺杆底座和驱动机构;所述柱形水槽两端开口,所述水槽顶盖与水槽底盖旋接于柱形水槽的两端口可对其进行密封,在水体中取样时,顶端开口通过旋上水槽顶盖可真空抽出水体泥样和水样,取样后底端开口通过旋上水槽底盖密封水槽,实现底泥结构不受干扰,维持底泥原有特性。其中一柱形水槽的水槽底盖的底面与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设于轴承底座内,另一柱形水槽的水槽底盖的底面与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螺口,所述螺口与螺旋杆上的螺纹啮合,所述螺旋杆的底端设于螺杆底座内,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轴承底座及螺杆底座连接,驱动机构带动旋转轴与螺旋杆转动,螺旋杆转动后由螺口使得支撑杆快速上下移动,从而使两个柱形水槽分别旋转和震荡,使底泥侵蚀,实现旋转水槽和震荡水槽特征的对比模拟和两种水槽特性进行对比,进而实现水样水质测量。所述两个柱形水槽沿其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取样口,采集不同高度位置的水样进行监测。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该水样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面板、面板轨道和插板,所述柱形水槽的相对两侧沿其高度方向分别设有面板轨道,所述面板轨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插口,所述支撑面板通过在面板轨道的插口上插入插板而固定在柱形水槽的两侧。支撑面板可固定在水槽的不同高度上,不同高度的取样口取得不同深度的柱状泥样,实现水体不同深度泥样的采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I)通过在柱形水槽两端开口真空取样,获得野外原状泥样和水样,实现底泥的垂向结构不受扰动,维持底泥原有特性;(2)通过上下移动支撑面板,取得不同深度的柱状泥样,实现了水体不同深度泥样的采集;(3)通过旋转轴和螺旋杆,实现了旋转水槽和震荡水槽的特征模拟,并可对两种水槽特性进行对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柱状水槽和支撑面板组合示意图。图中:1.柱状水槽;2.支撑面板;3.面板轨道;4.水槽底盖;5.水槽顶盖;6.旋转轴;7.支撑杆;8.螺旋杆;9.螺口;10.轴承底座;11.螺杆底座;12.驱动机构;13.取样口 ;14.插口 ;15.插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水土界面沉积物再悬浮后的水样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柱形水槽1、水槽顶盖5、水槽底盖4、旋转轴6、支撑杆7、螺旋杆8、螺口 9、轴承底座10、螺杆底座11、驱动机构12、支撑面板2、面板轨道3、插口 14、插板15和取样口 13 ;所述柱形水槽I两端开口,所述水槽顶盖5与水槽底盖4旋接于柱形水槽I的两端口可对其进行密封,其中一柱形水槽I的水槽底盖4的底面与旋转轴6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6的另一端设于轴承底座10内,另一柱形水槽I的水槽底盖4的底面与支撑杆7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另一端设有螺口 9,所述螺口 9与螺旋杆8上的螺纹啮合,所述螺旋杆9的底端设于螺杆底座11内,所述驱动机构12分别与轴承底座10及螺杆底座11连接。所述柱形水槽I的相对两侧沿其高度方向分别设有面板轨道3,所述面板轨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插口 14,所述支撑面板2通过在面板轨道3的插口 14上插入插板15而固定在柱形水槽I的两侧,所述两个柱形水槽I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三个取样口 13。上述水样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柱形水槽I两端开口,将柱身插入野外采样点水体,通过顶端水槽顶盖5真空采出原状泥样和水样,使底泥的垂向结构不受扰动;通过上下移动支撑面板2,获得不同深度的柱状泥样,实现不同深度水质和淤泥特性的采集;在柱形水槽I的底盖安装旋转轴6和支撑杆7实现水槽底部密封的同时,通过驱动机构12分别带动整个水槽旋转和震动,同时实现旋转水槽和震荡水槽,使底泥侵蚀,进而测量水样。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土界面沉积物再悬浮后的水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柱形水槽、水槽顶盖、水槽底盖、旋转轴、支撑杆、螺旋杆、轴承底座、螺杆底座和驱动机构;所述柱形水槽两端开口,所述水槽顶盖与水槽底盖旋接于柱形水槽的两端口对其进行密封,其中一柱形水槽的水槽底盖的底面与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设于轴承底座内,另一柱形水槽的水槽底盖的底面与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螺口,所述螺口与螺旋杆上的螺纹啮合,所述螺旋杆的底端设于螺杆底座内,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轴承底座及螺杆底座连接,所述两个柱形水槽沿其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取样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土界面沉积物再悬浮后的水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柱形水槽、水槽顶盖、水槽底盖、旋转轴、支撑杆、螺旋杆、轴承底座、螺杆底座和驱动机构;所述柱形水槽两端开口,所述水槽顶盖与水槽底盖旋接于柱形水槽的两端口对其进行密封,其中一柱形水槽的水槽底盖的底面与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设于轴承底座内,另一柱形水槽的水槽底盖的底面与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螺口,所述螺口与螺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田涛布旻晟李梦迪石晓燕吴鑫邓伯均孙伯明李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