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旱区河谷坡地水土保持造林方法,具体涉及伊犁河谷坡地新垦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复合型造林林果复合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伊犁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是我国面向中亚,通往欧洲最近的陆路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伊犁河谷内土地资源是新疆最大的一片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处女地”,其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我国西部生态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新疆农业产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山沟水系相当发育,河系密布,且各个小水系多具有流程短,流域面积小,比降大的特点,伊犁河谷又是新疆易发水土流失的地区之一。水量补给主要是消冰融雪和降水,河川径流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洪峰呈尖峰型,加之山前坡地与水系两岸广泛分布着湿陷性黄土或第四纪沉积物,极易受到水力侵蚀作用,致使水土流失,灾害往往殃及大河灌区,大量泥沙淤塞渠系,淹没农田,导致灾害。伊犁河谷的新开发土地多集中于山前洪积扇的扇缘部位的坡地,这些区域海拔600-1000m,相对高差500m,地形坡降较大,一般都在1.5%-3.0%,甚至更大,高于土壤侵蚀易发生的1%坡降阈值。同时,伊犁河谷山前坡地的有效土壤层较薄,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伊犁河谷水土保持林果复合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在河谷新垦坡地低植被覆盖且土壤侵蚀多发区,沿等高线以6m间距开挖宽50‑55cm,深30‑35cm截水沟,选择本土杨树品种银白杨、速生杨或胡杨与引进种杨树741‑9‑1和俄罗斯杨,将2年生杨树苗以2m株距种植在截水沟内,沿等高线营造株行距为2×6m生态水土保持林;b、杨树定植成活树龄3年后,在当年3月上、中旬,在两行杨树之间以行株距2×3m栽种2年生健壮、无根系损伤的山杏品种为大红杏、小红杏或银白杏树苗,营造经济果林,采取直径40cm、深60cm树坑穴植,在坑穴底部铺10cm牛粪或发酵熟化的鸡粪、羊粪作为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伊犁河谷水土保持林果复合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在河谷新垦坡地低植被覆盖且土壤侵蚀多发区,沿等高线以6m间距开挖宽50-55cm,深30-35cm截水沟,选择本土杨树品种银白杨、速生杨或胡杨与引进种杨树741-9-1和俄罗斯杨,将2年生杨树苗以2m株距种植在截水沟内,沿等高线营造株行距为2×6m生态水土保持林;b、杨树定植成活树龄3年后,在当年3月上、中旬,在两行杨树之间以行株距2×3m栽种2年生健壮、无根系损伤的山杏品种为大红杏、小红杏或银白杏树苗,营造经济果林,采取直径40cm、深60cm树坑穴植,在坑穴底部铺10cm牛粪或发酵熟化的鸡粪、羊粪作为底肥,栽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红,王玉阳,史彦江,陈亚鹏,宋锋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