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单面针种子萌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1379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促进单面针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采种、出种、沙床准备、洗种、浸种、埋种、育种管护和芽苗采挖的工序,通过采收成熟的单面针果实,进行脱皮出种、洗种和浸种处理后实施沙藏催芽,通过管护得到发芽种子后可进行芽苗采挖。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经过浓硫酸腐蚀或机械破坏等不易操作、易损坏种仁的破壳工艺,只需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和沙藏处理,便可有效打破种子休眠和解决坚硬种壳阻力问题,种子损失率低,发芽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所需生产资料易得,适宜生产应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单面针种子萌发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单面针(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又名蚬壳花椒、山枇杷,系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常绿木质藤本植物,根、茎皮及叶均可供药用,有祛风止痛、理气化痰、活血散瘀等功效,治月经不调、多类痛症及跌打扭伤等,是妇科饮片、外用洗液等妇科中成药的常用成分。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等地。目前,市场上的单面针药材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由于受种壳坚硬、生理休眠、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种子自然萌发率低;加上株体生长比较缓慢,单面针野生资源日趋枯竭,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药材市场需求。随着日益增长的中药消费需求,规模化人工栽培单面针资源势在必行。但由于单面针种壳坚硬,自然萌发比较困难,传统生产中不经过任何激素药剂处理的单面针种子发芽率往往只有20 %左右,而且发芽时间晚、不整齐,限制了单面针种苗的规模生产。目前,我国在单面针扩繁方面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如通过浸泡浓硫酸或机械破除硬种壳以达到促进种子萌发的目的,其发芽率可达到60%;还有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无性扩繁等;但由于可操作性、实用性、简便性不强,技术要求和成本较高,不利于广泛应用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破种壳、耗材少、成本低、萌发率高、简便易行的促进单面针种子萌发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促进单面针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采种、出种、沙床准备、洗种、浸种、埋种、育种管护和芽苗采挖的工序,通过采收成熟的单面针果实,进行脱皮出种、洗种和浸种处理后实施沙藏催芽,通过管护得到发芽种子后可进行芽苗采挖,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采种:于11月~12月,当单面针果实果皮由原来的绿色或黄绿色变成红色至紫红色后,实施采种;(2)出种:将采集到的新鲜单面针果实在室内摊开自然风干,至大多数种皮开裂露出黑色种粒,再辅以人工剥取,滤掉杂质,获得纯净种子;(3)沙床准备:在沙床内先铺上10cm厚的干净细河沙,播种前一天充分喷淋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4)洗种:先将单面针种子用清水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水膨胀,再在清水中充分搅动种子然后静置,除去漂浮在水面的不饱满种子或空壳籽粒,最后对留下的优良种子用手掌反复搓洗和换水过滤,直至完全洗掉附着于种子硬壳外表的致密油蜡状物质;(5)浸种:将洗净的单面针种子放入1000mg/L~20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48h;(6)埋种:先调节沙床沙子的水分含量,使之达到适宜湿度,埋种时将浸种后的单面针种子均匀撒播于沙床上,接着再覆盖1cm~2cm厚、适宜湿度的干净细河沙,最后用透明至半透明的干净白色塑料薄膜覆盖在沙床表面进行保湿;(7)育种管护:种子沙藏期间用喷雾器对沙床喷洒清水,保持沙子水分为适宜湿度;(8)芽苗采挖:埋种后18天~21天,人工采挖取出已发芽种子用于移栽,之后每隔20天采挖芽苗一次,共挖三批次;每次采完后重新撒上1cm~2cm厚、适宜湿度的干净细河沙覆盖未发芽的种子,并盖上薄膜。以上所述步骤(3)中的沙床是选择在通风光亮、非阳光直射的挡雨棚下的水泥平地上用砖块围成;所述的砖块的高度为15cm以上。以上所述的细河沙是沙粒大小均匀,且经过网筛筛掉树皮、木屑、石砾等杂质后的河沙。以上所述的步骤(4)中的清水的水位高出底部种子层10cm以上,以便除去漂浮在水面的不饱满或空壳籽粒。以上所述的步骤(5)中的赤霉素溶液的水位高出底部种子层2cm以上。以上所述的步骤(6)中的埋种须在采种后至翌年2月间实施。以上所述的步骤(6)、(7)、(8)中的沙子的适宜湿度为沙子在手握成团、碰之即散的湿度。以上所述的步骤(8)中的已发芽种子为种壳开裂露出白芽的种子。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促进单面针种子萌发的方法,不需经过浓硫酸腐蚀或机械破坏等不易操作、易损坏种仁的破壳工艺,只需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和沙藏处理,便可有效打破种子休眠和解决坚硬种壳阻力问题,种子损失率低,处理后60天内便可获得70%左右的发芽率,比其它传统方法及已公开发表研究成果的发芽率有显著提高。2、本专利技术的促进单面针种子萌发的方法,将11月~12月采集的新鲜优质单面针种子,经过浸泡赤霉素溶液和沙藏催芽等工艺处理,越冬至翌年2月便可获得3批次整齐优质的单面针发芽种子,此时恰好气候回暖入春,符合单面针植物生长节律,非常利于移栽和培育壮苗。3、本专利技术的促进单面针种子萌发的方法,单面针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和用细沙埋藏催芽,发芽高峰期相对集中,芽苗优质,而且容易采挖和移栽,整体效果好,工艺可操作性强。4、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工艺简单,所需生产资料易得,适宜生产应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于11月中旬在广西凤山县采收野生单面针成熟果实,即单面针果实果皮由原来的绿色或黄绿色变成红色至紫红色后的成熟果实,将采集到的单面针果实在室内摊开自然风干,至大多数种皮开裂露出黑色种粒,再辅以人工剥取,滤掉杂质,获得纯净种子。在12月实施埋种。埋种前先将纯净的单面针种子用清水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水膨胀;再在清水中充分搅动种子然后静置,清水的水位高出底部种子层10cm,除去漂浮在水面的不饱满种子或空壳籽粒,最后对留下的优良种子用手掌反复搓洗和换水过滤,直至完全洗掉附着于种子硬壳外表的致密油蜡状物质。将洗净的单面针种子放入10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赤霉素溶液的水位高出底部种子层2cm。浸种期间提前备好埋种的沙床。沙床是选择在通风光亮、非阳光直射的挡雨棚下的水泥平地上用高度为15cm的砖块围成。在沙床内先铺上10cm厚的沙粒大小均匀,且经过网筛筛掉树皮、木屑、石砾等杂质后的干净细河沙,播种前一天充分喷淋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埋种前事先调节好沙床沙子的湿度,水分保持在手握成团、碰之即散为度。埋种时将浸种后的单面针种子均匀撒播于沙床上,接着再覆盖1cm厚、适宜湿度的干净细河沙,最后用透明至半透明的干净白色塑料薄膜覆盖在沙床表面进行保湿。种子沙藏期间用喷雾器对沙床喷洒清水,保持沙子水分为适宜湿度。埋种后18天,人工采挖取出种壳开裂露出白芽的已发芽种子用于移栽,之后每隔20天采挖芽苗一次,共挖三批次;每次采完后重新撒上1cm厚、适宜湿度的干净细河沙覆盖未发芽的种子,并盖上薄膜。三批次累计的种子发芽率为68.3%。实施例2:于11月下旬在广西凤山县采收野生单面针成熟果实,即单面针果实果皮由原来的绿色或黄绿色变成红色至紫红色后的成熟果实,将采集到的单面针果实在室内摊开自然风干,至大多数种皮开裂露出黑色种粒,再辅以人工剥取,滤掉杂质,获得纯净种子。在翌年1月实施埋种。埋种前先将纯净的单面针种子用清水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单面针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种、出种、沙床准备、洗种、浸种、埋种、育种管护和芽苗采挖的工序,通过采收成熟的单面针果实,进行脱皮出种、洗种和浸种处理后实施沙藏催芽,通过管护得到发芽种子后可进行芽苗采挖,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采种:于11月~12月,当单面针果实果皮由原来的绿色或黄绿色变成红色至紫红色后,实施采种;(2)出种:将采集到的新鲜单面针果实在室内摊开自然风干,至大多数种皮开裂露出黑色种粒,再辅以人工剥取,滤掉杂质,获得纯净种子;(3)沙床准备:在沙床内先铺上10cm厚的干净细河沙,播种前一天充分喷淋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4)洗种:先将单面针种子用清水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水膨胀;再在清水中充分搅动种子,然后静置,除去漂浮在水面的不饱满种子或空壳籽粒,最后对留下的优良种子用手掌反复搓洗和换水过滤,直至完全洗掉附着于种子硬壳外表的致密油蜡状物质;(5)浸种:将洗净的单面针种子放入1000mg/L~20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48h;(6)埋种:先调节沙床沙子的水分含量,使之达到适宜湿度,埋种时将浸种后的单面针种子均匀撒播于沙床上,接着再覆盖1cm~2cm厚、适宜湿度的干净细河沙,最后用透明至半透明的干净白色塑料薄膜覆盖在沙床表面进行保湿;(7)育种管护:种子沙藏期间用喷雾器对沙床喷洒清水,保持沙子水分为适宜湿度;(8)芽苗采挖:埋种后18天~21天,人工采挖取出已发芽种子用于移栽,之后每隔20天采挖芽苗一次,共挖三批次;每次采完后重新撒上1cm~2cm厚、适宜湿度的干净细河沙覆盖未发芽的种子,并盖上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单面针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种、出种、沙床准备、洗种、浸种、埋种、育种管护和芽苗采挖的工序,通过采收成熟的单面针果实,进行脱皮出种、洗种和浸种处理后实施沙藏催芽,通过管护得到发芽种子后可进行芽苗采挖,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采种:于11月~12月,当单面针果实果皮由原来的绿色或黄绿色变成红色至紫红色后,实施采种;
(2)出种:将采集到的新鲜单面针果实在室内摊开自然风干,至大多数种皮开裂露出黑色种粒,再辅以人工剥取,滤掉杂质,获得纯净种子;
(3)沙床准备:在沙床内先铺上10cm厚的干净细河沙,播种前一天充分喷淋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
(4)洗种:先将单面针种子用清水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水膨胀;再在清水中充分搅动种子,然后静置,除去漂浮在水面的不饱满种子或空壳籽粒,最后对留下的优良种子用手掌反复搓洗和换水过滤,直至完全洗掉附着于种子硬壳外表的致密油蜡状物质;
(5)浸种:将洗净的单面针种子放入1000mg/L~20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48h;
(6)埋种:先调节沙床沙子的水分含量,使之达到适宜湿度,埋种时将浸种后的单面针种子均匀撒播于沙床上,接着再覆盖1cm~2cm厚、适宜湿度的干净细河沙,最后用透明至半透明的干净白色塑料薄膜覆盖在沙床表面进行保湿;
(7)育种管护:种子沙藏期间用喷雾器对沙床喷洒清水,保持沙子水分为适宜湿度;
(8)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顺王平陈金艳李开祥孙吉康黄剑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